大风 发表于 2007-11-18 22:23:20

汪大总国际视野解读国际化

汪大总国际视野解读国际化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1:24 中国汽车报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作为一位学有所成的海外华人汽车专家,汪大总在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很有名气。他不仅业务精通,而且长于管理,还担任过底特律中国人协会的第一任会长。碰巧的是,他的大哥汪大绶老先生曾经担任过中国产业报协会的秘书长,可称是我的“忘年交”。多年以前,汪大绶就曾和我提起过他的小弟,说他的这个弟弟也是“造汽车的”,供职于美国通用。不想几年后,他提到的这个弟弟就回到了中国,担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成了中国汽车人的一份子。前些日子在天津汽车论坛上,汪大总作为嘉宾应邀演讲,碰巧与我谋面,也使我感到与他还真是有些因缘。

  最近,中国汽车业的出口,以及由出口而产生的国际化问题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但关于到底什么是国际化,如何实现国际化,争论很大。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有许多困惑之处。见到汪大总之后,我猛然想起,也许在这个问题上,经历过中西文化碰撞,对中外汽车业都有切身体会的汪大总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这一场对话。

  顺便说一句,汪大总所在的“儒林汪家”可谓十代书香。他的父亲汪璠是我国著名陶瓷学家,创办了江西第一家省营瓷厂,和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院校;汪大总的祖父汪汝梅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汪大总的曾祖父汪缙卿有“乐平才子”之称,他写下的家训“求志只凭书尽读,论交须与德为临”,至今还影响着包括汪大总在内的汪氏家人。

  在我们对话过程中,汪大总的大哥汪大绶老先生一直陪同在座。我本担心我和他弟弟谈的“海阔天空”,会使他感到无聊。不想他不仅倾耳聆听,还不时地作着笔记,令我十分感动。

  ———题记

  国际化道路一定要走

  但要稳扎稳打

  李庆文:汪总你好,欢迎做客我的对话栏目。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中国汽车业的国际化。

  中国汽车现在已经迈向国际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众多跨国汽车公司都已在中国建立重要分支;二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全球化,并越来越激烈,各个汽车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和方式逐渐增多,本土汽车企业不断有新生力量介入;三是中国汽车人才及与汽车相关的机构开始国际化,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也不断涌现出像你这样的“走出去”后又回来的国际化人才。

  可以说,中国汽车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此时此刻,我们还要再谈国际化,是因为我们的国际化仍不全面、不对称。

  汪大总: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汽车企业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外资企业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必须把海外市场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丰田、通用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本土以外的市场。相对来说,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还是很不对称的,发展也不成熟。中国汽车企业现在的国际化,更多还是一种贸易上的国际化。事实上,对外贸易不等于国际化,国际化的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出口。从这一点上看,我们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还处在初级阶段。

  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包括市场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概念。不能仅考虑出口,更要考虑品牌。要做好国际化的准备,必须在人才、产品等各个方面有一定储备。国际化道路一定要走,但要稳扎稳打。

  李庆文:在现有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上,继通用之后,大家公认的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丰田。你认为丰田国际化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

  汪大总:的确,丰田的国际化非常成功。形象地说,丰田想成为另一个“通用”。但它不是简单地学习通用,还去粗取精,寻求超越。它很注意保留自己的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保留着一丝不苟的作风。丰田还很注意本土化,它派至全球各个市场的高管,都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这也是我们需要借鉴之处。

  李庆文:比较起来,中国汽车国际化在本土化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应该认真学习一些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我们经常批评一些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方面的问题,其实当我们中国汽车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也在犯类似的错误。当然,我们的企业的国际化才刚刚开始,尚无能力有效地实施本土化战略。

  国际化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融合

  学习借鉴要去粗取精

  李庆文: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克莱斯勒。1998年,美国克莱斯勒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那么以美国人的性格,为什么会让公司被德国人兼并?理由有两个:一是克莱斯勒当时运行起来确实有困难,二是它当时国际化程度不高,更多是在美国本土运作,为了可持续发展,它愿意与德国公司重组。但现在事实证明,克莱斯勒的国际化之路没有走通。相对来说,通用、福特的国际化要成功一些。从美国汽车企业国际化之路的成败,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汪大总:我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间的合作不仅是民族文化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从理论上讲,戴克重组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但由于企业文化的不融合,导致“看上去很美”的跨国公司重组却未能成功。

  李庆文:我曾经去过戴姆勒-奔驰公司一次,当时也问了他们关于与克莱斯勒重组后双方如何在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融合的问题。他们介绍说,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专机往返于美国和德国之间,让员工到对方公司学习、交流。但最终结果却表明,这种交流方法也没能发挥太大作用。

  汪大总:我还想以通用为例,其国际化的成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斯隆。斯隆来到通用时,这家公司正处于危难之中,但在斯隆成为总裁后短短五年,通用就打败福特,成为美国市场的第一。斯隆强调的一是创新的理念,二就是国际化道路。那个时候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的联合,而且是一次次人员的交流,逐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通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了“全球车”,卖到世界各个角落,取得了成功。

  李庆文:你说得很对。斯隆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根据通用的实际来考虑其国际化战略。戴克重组的失败是一种文化失败,而对这种文化失败,我们过多地关注于两个民族文化和性格上的不相融,其实更重要的是两个都很强的汽车企业文化的不相融合。对这一点汪总的看法十分富有启发性。

  国际化离不开人才储备

  选拔人才视野要开阔

  李庆文:现在我们正在和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筹备一个汽车人才论坛,他们邀请我在这个论坛上发言。我首先想到的选题就是“如何培养中国汽车业的国际化人才”。您认为是否应该有这样一批人推动中国汽车国际化的发展?在中国汽车国际化的进程中,这样的人才应该如何积聚起来?

  汪大总:这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有人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一些国际上的做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国际上一些公司在人才应用上,具有相当灵活的机制。比如有些投资者并不懂汽车,但是可以从世界各地找来懂汽车的人。最近丰田一些高管跳槽,有的公司能把在丰田工作二十多年的人挖走,靠的就是这种灵活机制。这种做法我们很难模仿,但也提供了一种思路,以解决国际化进程中必需的人才储备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要走国际化道路,在人才方面,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能说皮肤、语言一样的人才,我们就要用,不一样就不用。这种观点一定要摒弃。

  李庆文:中国现在很缺国际化人才,这种人才又成长得很慢。我们汽车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第一是由于对当地情况不够了解,本土化做得不好;第二是自己的人才队伍没有准备好;第三是国际化道路刚刚起步,缺少经验,也缺少战略构想。

  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把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整合过来之外,你认为我们中国企业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汪大总:培养自己的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应该上升到更高层面。比如在很多跨国公司,除了人力资源部门关注人才问题,其他各级经理在人事方面的参与和重视程度,要比我们这里深得多。管理大师韦尔奇说,他有75%的时间用于选拔人才。我认为这绝不夸张。国外企业各级经理都非常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不是单纯依赖人事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当然,发现和培养人才也是有标准的,其中一个就是是否有团队作风。要走国际化道路,就需要选拔有文化亲和力的、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很快融入团队中。

  国际化要有战略设计

  思路要拓宽

  李庆文:我认为,走国际化道路需要一个顶层设计,就是说要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球的视角对推行国际化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协调各种关系,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现在大家都在说国际化,但是国际化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需要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时间节点要完成什么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还缺少深入思考。

  汪大总:正是如此。出口不是国际化的目的。卖几辆车到国外很容易,但是配件供应怎么办?把自己的牌子砸了怎么办?很多企业都没有认真思考。考虑清楚把哪里作为起点,这是很重要的。比如丰田的国际化,基本上是从难到易。

  李庆文:现在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还主要集中在产品上,在其他层面研究不是很多,更深层、更系统的战略目标设计得太少,更多的是突发应对型战略,应对的是某一个市场,某一个机会。

  汪大总:要想做成国际化大公司,就一定要有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要有一致性。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比如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合资,对国外合作伙伴的操作方法也基本熟悉,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

  李庆文:再看零部件公司。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国际化程度很低,但是我认为,中国是出现国际化零部件公司最好的土壤。你曾是德尔福公司早期进入中国时的中国区首席代表,那么你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和整车企业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汪大总:零部件产业非常重要,它集中了一些关键技术。国内一些企业既有整车厂,也有自己的零部件厂,但它的资金、精力肯定是向整车方面倾斜,这样零部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就会慢一些。不过现在一些民营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还是比较快的,甚至走在了整车前面。

  最近,由美国私募基金投资组建的国际汽车零部件集团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并购、重组,组成了一家销售额近60亿美元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这对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走向国际化也是很好的启示。我认为,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前提,还是要开拓思路。

  朱志宇 陆 曦 整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大总国际视野解读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