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iger 发表于 2009-1-4 20:01:04

忠护庙的故事之五:鱼鳞街

忠护庙的故事之五:鱼鳞街
    从空中俯瞰渔梁,这个练江畔的古村落呈现为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子形;步入渔梁街,发现这条长400米的主街是两头低、中间高,呈现为鱼脊形。因此当地人都自豪地称渔梁是一条溯江而上的大鱼,而村中的鹅卵石主街道就被称之为鱼鳞街了。
    走过忠护庙,就进入鱼鳞街了。鱼鳞街长400多米,这是一条宽约三米、铺着五彩斑斓鹅卵石的古道。进村不久,就看见当路一座亭桥,当地人称狮子桥。桥宽3、5米,长6、6米,架在溪涧之上,高约10米。桥上建有一座3米见方的四柱亭,供行人歇息和避雨。桥头还建有一座小土地庙,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当地人迎福德神(徽州的土地神),拜于狮子桥上的土地庙,商肆也于当日陈设一新,开张迎客。
    鱼鳞街两旁是带有浓郁徽派风格两层结构的古民居,底层大多是带有门板的铺面,楼层也多是用木板隔成的房间、楼厅,临街装着饰有花纹栏栅的木窗,上方挑出宽宽的屋檐,不仅可以为伸出楼窗的晒衣杆遮风雨,也可以方便路边的行人不走雨路。这些民居多是亦店亦宅的房子,大致可以分为前店后宅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坊式、坊宅混合式等。
    鱼鳞街旧有店铺百余家,大致经营四类28种商品,其中米、盐、茶、木材、糖烟、肉、杂货、水果为经营较多的八大项,号称徽商四大行业的盐、茶、木、典当在此都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店铺除零售外,还兼批发、交易业务,充分发挥利用了渔梁码头运输、集散的功能。比较有名的店铺有元和堂药铺(建于清末)、巴道复运输过塘行(建于清末)等。
    鱼鳞街旁也有少数比较典型的徽派住宅大户,砖雕门楼、水磨青砖门罩,正堂上雕梁漆柱,翰墨飘香,小院饰以石笋修竹,显得脱俗典雅。如巴慰祖故居(建于清初)、宜振堂和漪澜轩(建于清初)、思政堂(建于民国年间)等。
    鱼鳞街与练江平行,犹如大鱼的主骨架,朝两边辐射出来的巷道,则像是排列的鱼骨刺。朝江一面的巷道都通往码头,靠江一边的店铺往往也是前街后江,可直接到公共码头或私人码头。渔梁坝下为大宗货运码头,建有一条宽陡的石阶级路通上主街,石阶有四十余级,号称“百步阶梯”。东端的龙船坞码头曾经可以停靠20-30吨的船只300艘以上。
    渔梁是个多姓杂居的村落,除人数占优的姚、巴两姓外,还有施、汪、杨、胡、李、毛等姓。最具有渔梁特色的是九月亮船会,引得四方群众前来观赏。亮船会当地人称嬉菩萨,村民抬出忠护庙九公菩萨、新安关周王庙菩萨,还有上姚的元帅菩萨和下姚的财神菩萨,在渔梁坝下的沙滩上游行演戏,老少同乐,龙船坞内的船只张灯结彩,会期往往延续五、六天之久。
    走过渔梁坝、崇报祠(坝祠),不远就到了鱼鳞街的尽头,新安第一关、紫阳桥遥遥在望,再往前很快就会进入新安江山水画廊。
    有人说,渔梁村头、忠护庙对面建造的那座三角亭,犹如插在鱼头上的三叉戟,把渔梁这条“大鱼”的活力定住了。其实不然,这些年来,渔梁这座古村落越发出落得古朴美丽、群居祥和、充满魅力,多少影视佳作留下了她的倩影,多少游人被她陶醉得如梦如痴……。渔梁村2007年还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落,古老的鱼鳞街啊,将走向更新更美的一页。
                                    2009、1、4、

汪乃涛 发表于 2009-1-4 21:53:43

渔梁远望新安江,
紫阳桥前如画廊。
鱼鳞街影满目情,
雕梁漆柱翰墨香。

1tiger 发表于 2009-1-5 16:06:30

乃涛本家"诗"路敏捷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忠护庙的故事之五:鱼鳞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