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9-7-11 20:11:51

汪森与"粤西三载"

汪森与"粤西三载"            

    清代广西地方文学、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成绩斐然,这时期,康熙年间旅桂官员汪森开其先河。他前后花费十余年时间,将与广西有关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民族、风土人情、山川草木等诸方面的文章,汇总辑录成三部大型文献典籍《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后人统称为“粤西三载”(又称“粤西通载”),为广西保存了丰富的乡邦文化遗产。“粤西三载”也成为后来专家学者研究广西不可不读的史料。

    藏书万卷著作等身

    汪森(1653~1723年),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浙江词派主要词人之一。汪氏原为安徽休宁县望族,汪森祖父汪可镇由皖迁到浙江桐乡。

    汪森自幼好学,文采出众,19岁就通过科举考试作为拔贡(贡生的一种)进京。汪氏三兄弟都是当时较著名的学者,同时因藏书而名盛,世称“汪氏三子”。他们读书藏书,不遗余力,多方收罗、勘校典籍,并“筑楼以贮之”。老大文桂建有裘杼楼,老二汪森有碧巢书屋,老三文柏有古香楼和澡之堂,三兄弟收藏珍本秘籍数万卷。他们以文会友,还与黄宗羲等文人名士结下深厚的友谊。

    据汪森在《小方壶文抄》一书中详述,有一次,他和兄长一起到濮川 (今浙江桐乡市濮院镇)泛舟,在集市里看见有人卖旧书,尽数购归。这些旧书中有一本手抄的《<尚书>详解》,只有正文,没有注释,该书边幅微有老鼠啃过的痕迹,纸虽破裂但没有完全坏烂,字迹依稀可辨,他和兄长像淘到宝贝般非常高兴,重新抄录,收到藏书楼中。汪氏兄弟爱书藏书之癖由此可见一斑。

    汪森一生著作等身。除了“粤西三载”,他与朱彝尊(诗人、学者、藏书家)共同编辑的《词综》,选录了唐朝至元代的词作,是一部久享盛誉的重要词选。他本身还有《小方壶存稿》、《旅行日记》等多部著作。

汪森主要在文学上有贡献,史籍对他政绩的记载不多。史载,汪森为官多惠政。康熙32年(1693年),40岁的汪森出任桂林府通判,负责管理军粮。看到粮仓大多歪斜不整,他即捐资修葺,并制订出纳条规,使粮政井然有序。上级知其卓有才干,令他兼理临桂、永福、阳朔三县。

立志编撰潜心搜集

    初到桂林,汪森不但为漓江的奇山秀水所倾倒,也被当地的风土人情、古迹名胜所吸引。

    通判职任较轻,往往比较清闲。每逢公余之暇,他寻访古迹碑碣,搜求府县志书及文献古籍,只要看到跟粤西有关的诗文,便抄摘归纳。但是,位于南蛮之地的桂林,很多书籍在战争中遭受焚烧破坏,他能找到的,只有清朝编纂的广西省志及浔州府志、全州志、临桂县志等寥寥几种而已。他还翻阅自己携带的藏书,凡属有关广西的诗词,都抄录下来,但所得还是不多。

    汪森深感粤西文献资料奇缺,决心全面整理广西文献。康熙39年(1700年)秋,他调任太平府(治今崇左)通判,道经平乐、苍梧、浔州(治今桂平)、南宁前往就职,舟行2000里,他一路搜购图书。然而,在偏僻的边境,搜集粤西诗文更为不易。康熙41年(1702年),汪森因母逝卸任回乡。

    在广西10年,限于史籍的缺乏,编撰未能完成。回乡后,汪森杜门不出,潜心搜集、整理历代有关广西的诗文。他翻阅家藏的先人遗籍,后又得到江苏常熟毛氏“汲古阁”所藏各省志书,粤西之志大体齐备。当时寓居苏州的老友朱彝尊,也多次邮寄所集有关广西的诗词及藏书给他。

    汪森在《粤西文载》序中提到,自己前后“搜阅历代史及诸家文集并类书小说,不下二千余种”,夜以继日地进行校勘汇编,只要文中提到广西的只言片语,他就采纳收录;若标题与粤西沾边,但文中内容“绝不与粤西有关者,则概去之”。如此不畏艰难,汪森终在康熙42~44年间(1703~1705年)编录成160多万字的“粤西三载”。

    《粤西诗载》收录了上至秦汉,下至明末有关广西的诗歌,共计25卷,约30万字;《粤西文载》是一部从秦汉到明末有关广西的文章总集,涉及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山水、气候、风俗、物产等各个方面,保存了多种古代的文章体式,计75卷,约100多万字;《粤西丛载》辑录广西山川地理、物产、民族风情、遗闻杂事等,共30 卷,30多万字。

    据资料记载,“粤西三载”仅有清康熙四十三四年汪氏梅雪堂刻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广,不少大型图书馆也缺藏或不全。被收入《四库全书》评价颇高
    学者研究认为,汪森收录编辑的“粤西三载”中,有不少反映广西民俗的珍贵史料,其中就有展现壮族古代耕作方式的“象耕”。《广西大百科全书》记载,古代壮族地区多产象,人们驯之帮助运输、耕田、作战或举行象舞,明代广西还设有捕象、驯象的“象卫”。

    《粤西诗载》中收录的诗作有不少提到“象耕”。例如,唐代柳宗元在《岭南郊行》中曾有“山腹雨晴添象迹”的诗句,宋代诗人王禹偁在诗句中也提到“民种山田见象耕”。到了明朝,诗人使用“象耕”、“训象”等辞藻的更为普遍,如明嘉靖年间沈明臣就有《送王十二之训象》的诗篇。

    《粤西诗载》中还有不少对广西少数民族衣食住行、自然山水的记录。如:宋代诗人陈藻有“大布红裙瑶女著,半规白扇野人持”;明代诗人桑悦有“牵裳跳跃舞婆娑,罗汉吹笙女仔歌”等描写惟妙惟肖的诗句;宋代诗人邹浩咏阳朔漓江边上的九马画山景观:“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 等等。

    难能可贵的是,《粤西文载》中收集了从先秦至明末与广西有关的历史人物小传1700多篇。许多人的故事都是正史中查不到的。该书还收录了33大类名目繁多的文章体式,有庄严神圣的诏勅檄表,有畅论军国大事的议论考辨,有状物抒情的赋记书序,有谀颂死者的墓志碑铭,还有祝祷神祇的“清词”和民俗应用的“上梁文”等,体式不同,功用各异,使人们可从中了解往日广西多民族杂居、五彩斑斓的社会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70 多年后,“粤西三载”被收入《四库全书》,并得到极高的评价——总纂官纪昀说它“其蒐搜採殊见广备”,“所录碑版题咏之作,多志乘所未备”,这是汪森当初编书时未曾料到的。他编书的初衷仅是“公诸同好”,使人能通过诗文身临其境,能对比广西的历史发展,并为后人编写地方志提供资料。他曾自惭这三本书仅为 “纂辑之书”,希望能流传久些而不被有识之士讪笑。他也因此被公认为“广西通”。

    世变沧桑,汪氏编纂“粤西三载”时所据典籍,今多已失传,因而“粤西三载”传至今日,而非单纯的文学文献,已被视为重要的地方历史文献。对于“粤西三载”的价值,有学者认为:“时至今日,就研究广西地方各项历史问题而言,在保存原始资料方面和资料的完备充实方面,还没有著作超过它。”

来源:南国早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森与"粤西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