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9-12-10 21:43:56

汪龙溪与“梦丝家”品牌建设

<div class="articleTitle"><div style="DISPLAY: inline"><font face="黑体" color="#9b3644" size="5">汪龙溪与“梦丝家”品牌建设</font><span class="time"><font color="#595959" size="1">(2009-12-02 22:09:49)</font></span></div></div><div class="articleTag"><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标签:<a class="tag" href="http://uni&#46;sina&#46;com&#46;cn/c&#46;php?t=blog&k=%C3%CE%CB%BF%BC%D2%B9%AB%CB%BE&ts=bpost&stype=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2c7e47">梦丝家公司</font></a><wbr /> <a class="tag" href="http://uni&#46;sina&#46;com&#46;cn/c&#46;php?t=blog&k=%B2%CF%C9%A3%B2%FA%D2%B5&ts=bpost&stype=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2c7e47">蚕桑产业</font></a><wbr /> <a class="tag" href="http://uni&#46;sina&#46;com&#46;cn/c&#46;php?t=blog&k=%B2%CF%C5%A9&ts=bpost&stype=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2c7e47">蚕农</font></a><wbr /> <a class="tag" href="http://uni&#46;sina&#46;com&#46;cn/c&#46;php?t=blog&k=%CD%F4%C1%FA%CF%AA&ts=bpost&stype=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2c7e47">汪龙溪</font></a><wbr /> <a class="tag" href="http://uni&#46;sina&#46;com&#46;cn/c&#46;php?t=blog&k=%D4%D3%CC%B8&ts=bpost&stype=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2c7e47">杂谈</font></a><wbr /></td><td valign="top" align="right" width="250"></td></tr></tbody></table></div><div class="articleContent" id="articleBody"><p align="center">为 梦 想 扬 帆</p><p align="center"><b>——汪龙溪与“梦丝家”品牌建设</b></p><p align="center">《名牌战略推进》杂志记者周 涧</p><p align="center"> <wbr /></p><p align="left">4月4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了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确定16个行业的183种产品入选目录,新增产品125种,其中“蚕丝被”被列入第69条。据悉,在此前的 1月8日,中国丝绸协会以中丝协1号文件发函各会员单位,印发《中国丝绸协会2007年工作要点》,其中专门谈到,抓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把“蚕丝被”列为2007年培育计划的时机,推选出优秀的企业,让好的企业、好的产品引领市场发展。</p><p>近日,记者专程来到黄冈市英山县梦丝家科技工业园,采访了湖北省唯一一家被省商务厅和省名推委推荐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蚕丝被”生产企业——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龙溪先生。</p><p align="center"><b>大别山南麓“白龙”的故事</b></p><p>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英山县,林丰水沛、山峦常翠、环境清新、万物向荣。绿茶、蚕桑是那里的特色资源,英山当地有一首流传千家万户的歌谣:“大别山中两条龙,青山绿水沫春风,青龙能使民致富,白龙能治万家穷。”这里说的“青龙”是指英山的茶叶产业,而“白龙”则指的是蚕桑产业。</p><p>蚕桑产业,作为英山的传统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山县因经济基础薄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了让大山里的老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国家科委、国务院扶贫办开始在英山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并将英山的蚕桑产业作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扶持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在科技扶贫开发战略的驱动下,英山的蚕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县桑园面积扩大到10万亩,年产蚕茧超过了500万公斤,蚕桑系列收入突破了1亿元大关,蚕农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县50%的农民靠种桑养蚕摆脱了贫困。</p><p>但致富之路并不平坦,到了90年代初以后,由于受国际纺织品出口影响和国内计划体制困扰,先是茧价的暴涨引发了全国性的“蚕茧大战”,继而是伴随“蚕茧大战”所带来的蚕茧质量大幅度下降,导致缫丝等蚕丝深加工企业效益全面亏损,一大批丝绸加工企业先后停产或关闭。接着,蚕茧市场倍受冷落,蚕茧无人问津,茧价直线锐减。为了改变“茧贱伤农”的现状,当年担当蚕桑资源向市场商品转化的英山茧丝绸人,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研究,率先在全国探索创新开发出了绿色天然环保型的被誉为“最健康的被子”——蚕丝被。蚕丝被产品的问世,不仅以轻柔、保暖以及天然的保健功能特性,给现代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需求满足;同时,它又以产品本身耗丝量大而积极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p><p>1996年,英山丝绵制品厂更名为湖北雍华丝绸保健制品有限公司。这时候,一位从1976年就从蚕桑技术员干起的老茧丝绸人汪龙溪,出任雍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p><p>其实,当年汪龙溪入主掌印雍华时,这家企业经营状况十分窘迫、濒临倒闭,他是从另一家经营效益正红火的企业的副厂长职位调过来“挽救危局”的。汪龙溪1993年被组织任命为县茧丝绸进出口公司党支部书记,1996年初又被调到湖北绢纺厂担任分管供销的副厂长,其间仅用5个月时间,他就将工厂投产以来库存积压的48吨桑绵球销售一空,为企业创造销售收入685万元,此举震惊英山茧丝绸界,汪龙溪被誉为经营奇才。正当汪龙溪准备甩开膀子在绢纺厂继续大干一场的时候,雍华公司需要他“临危受命”,这位38岁的中共党员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毕竟都是为了蚕桑事业和英山县域经济的发展。“到厂区去看了之后,真的让人心寒。” 汪龙溪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人在草中走,水从窗上流”。工厂早已停产,厂区内杂草齐腰,污水横流,只有几个工人在打麻将。工厂的账面上没有一分钱资金。</p><p> <wbr />那一年,汪龙溪的家庭也正处在很艰难的时期,妻子下岗,两个孩子都在读书,还有父母和身患残疾的弟弟,都需要他去扶养。看到当时厂里的情形,想到自家艰难的处境,许多个夜晚汪龙溪躺在床上没有合眼,他是忧心如焚哪!蚕丝被产品这么好,怎么就会捧着金饭碗还找不到饭吃呢?不管怎么说,先扶“大家”再顾“小家”,把生产搞起来,将职工的心稳定下来。于是,汪龙溪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戚的借款共12万元,作为企业的启动资金,在他的带动下,全厂职工也纷纷集资凑集了40万元,就是这40万元的救命钱让工厂运转起来了。接着,他亲自带着一帮人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改进和革新生产工艺和产品包装,并在当地电视台做起了常年广告宣传,“雍华”蚕丝被品牌终于在市场上被打响了。这一年,雍华公司蚕丝被年销售量达到了5000多床,实现销售收入150多万元,产品开始进入省城武汉和首都北京等大城市,“雍华”牌蚕丝被还被评上了“湖北省精品名牌”金奖。雍华公司在汪龙溪的带领下彻底地旧貌换新颜走上了振兴之路,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1998年被湖北省政府评为名优特新产品“金奖”,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选为“名牌产品”,成为英山作为对外宣资本的一个响亮的本土名牌。</p><p>大别山南麓的“白龙”开始昂首奋发、欲翔九天了。</p><p align="center"><b>梦丝家关于“家文化”的情结</b></p><p>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民营经济的活力开始显现,为了放开手脚发展蚕桑产业,繁荣英山县域经济,经过了多年市场风雨洗礼的汪龙溪决心离开“国企”办“民企”,走不依赖政府“保姆”呵护的自我创业之路。2000年5月,英山县第一家民营丝绸家纺企业——“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p><p>梦丝家公司最初的股东只有三个人:汪龙溪和他的妻子与儿子。最初的股本只有5.6万元。而关于“梦丝家”的商标名称,则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p><p align="left">这年春节,汪龙溪与家人一道乐融融地看电视。电视字幕上不间断地“飞”出“新春快乐”、“合家团圆”、“和美幸福”、“健康长寿”等祝福的词语,让他顿时感到了一种亲情的温馨,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论在多远的地方工作、学习都要赶回家过年的人们,他感到“家”的呼唤对于所有人都是铭心刻骨的。于是,一个灵感在他的脑海中划亮闪过——“梦丝家”的品牌名就这样诞生了。</p><p align="left">梦里思家,梦在丝家,游子归来喜相聚,痴心不改梦丝家。</p><p>为什么倾爱“梦丝家”,汪龙溪还有自己更深层意义的解释:</p><p>自己的企业是以生产蚕丝被为主导产品的。由于蚕不接触任何农药或者化学物品,蚕丝产品通常被认为是真正来自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蚕丝的动物蛋白纤维所附含的氨基酸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再加上蚕丝的轻盈柔软,注定了它的华贵品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现代时尚寝品的蚕丝被替代传统棉絮被已经成了时代的大趋势,“丝”与“棉”的较量,诠释了时代的进步。从产品的功能意义上讲,云丝锦衾、轻柔拂体,暖意融融,香甜入梦,可谓人生的美妙享受。让天下家庭都能够享受这天然极品,是他多年来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p><p>再从品牌的精神意义上看,“梦丝家”的谐音为“梦思家”,它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求学求职,人生漂泊无定,虽说“处处为家”,但都不是“梦”里追寻的那写满童趣或亲人齐集的那个“家”。颠沛的游子,遥望故乡,遥望亲人,思家是一种痛,也是一种甜,更是人生一种最美好的情愫。</p><p>“亲人入梦来,乡音唤浓情”。一丝梦连千万家——“梦丝家”以“丝”为载体,拨动了人类情感的心弦,让人们在消费“梦丝家”丝织健康产品的同时,生理和心理都充满融融的暖意。“梦”是意境,“丝”是品质,“家”是消费实体——“梦丝家”品牌的汉字组合,既符合产品的特性,又带有浓酽的人间温情,使人感到心理愉悦。</p><p>正是汪龙溪对“家”的涵义的深刻思考,“梦丝家”企业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些年来,梦丝家公司已吸纳来自本县经贸、工业等战线上的40多个单位的下岗职工占员工总数的95%以上,他们联系着100多个家庭,这些一百多人的下岗职工现在有三成以上都成了公司的股东、成了“梦丝家”大家庭的主人。在“梦丝家”这个大家庭里,职工不仅收入稳定,而且还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女工生育保险;每年不仅安排职工培训充电提高素质,而且还安排他们到祖国的名胜景区旅游悠闲、让他们调整身心开拓眼界;职工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家谋利造福。正因为大家都是在“为自家的事工作”,所以梦丝家公司发展很快,成为了当地丝绸家纺产业的龙头企业,年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都要超过本县同行其他企业的三倍以上。</p><p>正是汪龙溪对“家”的涵义的深刻思考,所以他立志把“梦丝家”品牌做成一个长寿的品牌。因为随着梦丝家公司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工要依赖这个“大家庭”来生活,而只有企业的“家”兴旺了,不仅职工的生活得到改善,而且又可能带动英山家乡的更多乡亲脱贫致富。他说: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自己能够得到多少,而在于更多的人能够得到什么。</p><p>从梦丝家公司创业七年来的经营实践看,关于“家文化”的情结,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职工的和谐相处上,而且在企业品牌的传播上也无不打上“家文化”的烙印:</p><p>——2001年3月,以“献给母亲的爱”为创意,制作电视宣传片在武汉电视台播放数月,用家庭亲情感染消费者;</p><p align="left">——2005年6月至10月,独家赞助支持冠名“黄冈市首届梦丝家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把梦丝家公司的“情文化”和“家文化”自然地融于共创和谐社会的公益活动之中,使“梦丝家”品牌更具亲和感,让“梦丝家”品牌成为推动“尊老爱老、助老敬老”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一个大众注目的焦点,率先以“善举”的名义把“梦丝家”品牌植入人们的心田;</p><p>——2005年11月至12月,独家赞助支持“黄冈市慈善募捐巡演”活动,进一步将梦丝家公司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情文化”和“家文化”以动态的“文化传播”的形式向更广的区域范围推广和渗透,在弘扬善德,播撒善种的同时也将“梦丝家”品牌的“爱心形象”巡回展示在更多的社会公众面前,使“梦丝家”企业得到更多人的认知和尊敬。</p><p align="center"><b>梦丝家品牌的“信誉”含金量</b></p><p>可以说,当年汪龙溪从梦丝家公司创业一开始,就对建树“品牌”有了强烈的意识。他认为,办企业不同于做生意,做生意可能只有一次的双方买卖,但办企业却要一生一世甚至几代人的精力和信誉投入;因此办企业是做事业,只有事业才是长久的。而做事业必须要创品牌,要靠品牌来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扩张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延续企业的经营生命。</p><p>把企业当作长久的事业来做,就必须要打造品牌的影响力。品牌的核心是企业的信誉,信誉的核心是产品的质量,所以,品牌的影响力最终是靠品质来说话的。</p><p>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汪龙溪从小就经常听父亲讲一副经商的对联:“人品重于商品,卖货不卖良心”,这其实也是父亲告诫他长大真诚做人做事的“家训”。几十年来这个“家训”一直成为汪龙溪内心坚守的商德信条,并将它实践在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梦丝家公司从创业初始阶段起,在蚕丝被的生产各个环节中就坚决拒绝任何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观念和行为,确保蚕丝足量、确保真丝真品质。早在2000年,梦丝家公司就独家在全国公开发布“消费者如发现梦丝家蚕丝被产品质量有假赔偿一万元”的郑重承诺。这个承诺直到七年后的今天仍然还在公开宣传,“梦丝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誉度,就是在这承诺的推进中一天天地在增长。</p><p>当然,这些年来梦丝家公司坚持做真品、做品牌也面临着许多困惑,比如受到同行低质低价产品的市场冲击,比如企业的利润空间窄小,比如企业的财富积累速度缓慢,甚至一些经销代理商因为梦丝家没有所谓高利润空间的产品而终止了与公司的业务合作。面对这些困惑,作为企业的领军人,汪龙溪始终没有动摇“真丝真品质”的质量信念,他在企业内部坚持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实行质量追踪制度,把质量保障落实在每一个责任人的身上。他经常告诫员工:做产品就是做责任,做品牌就是做信誉,做企业就是做人格。社会上一些靠做假、靠以次充好而发财的厂家最终都是短命的,没有信誉难立世,没有诚信难兴业,办企业如果不对消费者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为此,汪龙溪还亲自创作编写了《梦丝家文明经商“十一字经”》,采用朴实、通俗的口语化形式,生动地将“质量文化”和“诚信文化”通过易懂、易记的形式进行精神传导,将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在“生意场、讲双赢、和谐才共生;重人格、产品正、经商树人品”的理念旗帜下。同时,今年梦丝家公司又在过去的“假一赔万“的质量承诺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一份理念表述更加完整的新的《“梦丝家”品牌质量信誉承诺宣言》公开在媒体发布,将“以真品质的产品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的梦丝家品牌价值理念进行广泛传播张扬。</p><p>正因为“梦丝家”产品的质量信誉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因此,“梦丝家”注册商标获得 “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梦丝家”品牌的相关产品获得了“中国优秀环保产品”、“生态纺织品”、“湖北名牌产品”等称号,梦丝家企业也成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确认的全国蚕丝被唯一定点生产企业,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品牌企业,湖北省“全省纳税信用百佳企业”、“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p><p align="center"><b>毕升故里“丝被之乡”的愿景</b></p><p> <wbr /> <wbr /> <wbr /> 在汪龙溪这些年的经营思考中,对于“梦丝家”品牌的建设是有着宏大的理想愿景的。他始终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建一方功业。大别山南麓的英山县没有畅达的交通,没有繁荣的市场,只有大山赐予的茶桑宝藏。我们只能靠山吃山,发扬特色,通过创办蚕丝被生产企业的方式,以“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社会消费者”为产业价值链,将英山地区的蚕桑资源优势转化成商品优势,让当地农民从栽桑养蚕的劳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p><p>汪龙溪介绍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虽然在前几年梦丝家公司创业时“新农村”的概念还没有被明确地提出来,但我们心里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地位,首先要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口袋里有现钱。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办企业,以工促农,只有兴商业,以贸补农。农民口袋里有钱了,才有可能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稳定的经济基础。</p><p>还在2002年的时候,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来到梦丝家公司视察蚕丝被的生产情况,他鼓励汪龙溪办好企业,为家乡的农业建设多作贡献,并欣然为梦丝家公司题词:“发展工业,促进农业”。这些年来,宋健的题词一直在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成了激励全体梦丝家人“扎根家乡兴工兴农,建设英山美好家园”的精神信念。正因为梦丝家人树立了“着眼长远办企业”的意识,公司才会将每年的收入积累,用于企业基地的规模建设和扩大再生产。2005年7月底,投入1500万元的梦丝家科技工业园区首期工程已经竣工落成,公司在经过数度扩规后,又打造了一个长效发展的创业平台。为了让家乡农民真正得到有效收益,梦丝家公司还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推行蚕农以桑园折价入股参与企业经营的模式,鼓励蚕农融入蚕桑产业链,让蚕农农忙时在家种桑养蚕,农闲时进厂生产加工蚕丝制品,为广大蚕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p><p>近两年,汪龙溪的品牌建设观又有了更高境界的思考。他认为,一个企业哪怕发展得再快、成长得再大,也不足以让一个区域的经济迅速腾飞。区域经济的繁荣需要有一个产业集群作支撑,而只有产业集群才可以形成一个放大的集束品牌在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从而托起一个区域的经济快速提升。丝被加工的产业群就是英山蚕桑资源商品化的转化器和地方经济活跃腾飞的推助器。</p><p>据有关资料记载,英山,是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故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最早发轫于英山的蚕丝被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也是一次床上寝品的创新革命,它推动了人类健康睡眠的时代新潮,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茧丝绸产业战略工程的时代机遇的到来,英山县作为“东桑西移”产业战略的重点扶持地区,必将迎来丝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当代我国中小城镇品牌之林中,英山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分和席位!</p><p>鉴于以上的思考,从2007年初开始,梦丝家公司在电视、报纸、车身、路牌等媒体广告以及产品包装和所有宣传品上,都处处在强化“毕升故里,丝被之乡”的“大品牌”概念。梦丝家公司以一家企业的单兵之力,在为整个英山的区域品牌呐喊造势,这种精神、这种气度、这种境界,不能不令人钦佩和敬重!</p><p>大凡着眼长远的企业家都会是一个思想家。德国的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就是思想和剑,但是最终是思想战胜了剑,因为无形的东西才是无限的!</p><p>在汪龙溪无形的思维中,总在飘逸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由汪龙溪作词、著名作曲家王原平谱曲的梦丝家公司的品牌歌《丝路远》中的一段歌词:“温馨千年梦,呵护万家欢,五湖四海丝路远,情暖人间……千里万里梦丝家,梦里共婵娟。自然中国,梦想生活,美美满满圆圆……”</p><p>梦丝家人虽身在大别山,却胸怀全天下。“真丝织梦暖人间”、“人间共享梦丝家”是汪龙溪和梦丝家人孜孜追求的美好愿景。</p><p>要实现这个梦想和愿景,需要一张聚风借力的帆,而只有“品牌”才是催动梦想之舟畅行的那张神奇金帆。从“梦丝家”品牌建设实践来看,汪龙溪无疑便是为梦想扬帆的人。</p><p>有帆梦想就不遥远!</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龙溪与“梦丝家”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