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nywjg 发表于 2010-6-4 22:01:03

专访百仕达商业公司总经理汪若虹

专访百仕达商业公司总经理汪若虹
2010-4-22 16:41:08 关键字:百仕达 深圳 高管 汪若虹   百仕达地产有限公司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百仕达控股主要从事地产开发的附属机构,成立于1993年3月16日,注册资金3.75亿元人民币,在竞争激烈的深圳市场,百仕达地产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势品牌,也可以算做是全国地产行业的“另类”,随着4月22日旗下喜荟城购物中心的开业,其必将再次聚焦社会各界的目光。日前,联商网编辑采访了百仕达商业公司总经理汪若虹,这位从基层走到高层管理的女强人,给我们描绘了在她心中喜荟城所倡导的理念,以及未来百仕达地产的发展战略蓝图。

  联商网:百仕达作为深圳地产的一个强势品牌,如何看待目前深圳的商业地产市场?
  汪:深圳商业地产在经历了2005年之前的“浮躁青春期”之后,表现越来越沉稳大度,投资商对商业地产不再急功近利,而是从区域开发价值提升,地产品牌持续增值的角度给予商业地产以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而且深圳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城市精神,也成为商业地产在经营思路上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源动力。深圳购物中心起点高、品质好、整体经营水平高,已经成为全国同行竞相学习的典范。可以说,最近的几年是“深圳购物中心的春天”,还远未到饱和的地步,但现阶段也存在网点布局不合理、业态结构不合理、经营水平仍须提高的问题:
  第一,深圳商业发展也受到关内、外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关内地域东西狭长,全市高档购物中心的网点多数集中于深南大道一线,布局显然缺少纵深,造成较多高品质生活社区存在市场空白,例如,深圳东部的盐田,其市场消费潜力未来还可能成就至少2家区域型购物中心,区域型、社区型购物中心在今后的几年肯定将是新购物中心的主流方向。
  第二,虽然关内外巨大的城市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这不可能是永久的现象,高档次的购物中心“突围出关”将是必然的,相对特区内狭小的竞争空间,关外大型高品质居住区逐渐成型,将为下一轮购物中心在关外的大发展蕴酝酿巨量的商机,而这一爆发式的增长势头很可能就在轨道交通二期建成后出现。
  第三,深圳因为毗邻香港,在购物中心经营管理能力、营销水平上都超前于国内其他城市,但是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购物中心比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一点在新兴的购物中心行业表现更为明显,短短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购物中心行业很难说有多少成功的经验积累,深圳的同行们尤其应该在科学管理方式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方面,率先做出典范。

  联商网:喜荟城目前的招商情况如何?是否符合您当初的预期?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开业?
  汪:今年4月22日喜荟城就开业了,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和支持下,喜荟城的招商筹建工作可谓圆满——商铺招商率实现100%,除少数几间店铺装修接近尾声外,4月22日开业当天93%以上的商家均可正常开门迎客,到5.1小长假以前,肯定将实现全场100%投入营业。

  联商网:在招商的过程中,贵公司秉承的理念是什么?换句话说,有什么选择的标准?
  汪:说实话,与一般购物中心动辄十几万平方,几十万平方的规模相比,喜荟城6万平方米的面积并不算大,我们与新加坡、香港的大多数购物中心规模相当,在我们的理念中,喜荟城不求最大,但求最精。大的并非就是最好的,适中的营业面积,确保了购物中心在成本使用上的高效率,可以更为精细地关注顾客体验中的各种需求,保证了服务水平和消费品质。所以,喜荟城从筹建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我们身处于深圳罗湖最大的高尚居住社区之中,周边沉淀着30年来的成功创业者家庭,他们大多家庭成员结构稳定,资产丰厚,视野开阔,过分商务的品牌面目是不适宜出现在他们的家门口的。而且我们的体量也决定了不能追求大而全的组合模式,而是针对自身商圈的需求特点,面向中产家庭消费,讲求品牌质量与市场认可度,并不一味盲目地走极端化的国际奢侈品路线。另外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我们所倡导的“拉阔生活”理念的认同,这将是未来共同营销的基础。

  联商网:据悉,喜荟城借鉴日本六本木的成功经验,将艺术化渗透到商业每个角落,这在深圳的购物中心里是独一无二的,当初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如何看待其发展前景?
  汪:说到借鉴日本六本木,说到艺术化理念对商业的渗透,还是从了解我们百仕达开始,百仕达在深圳,甚至全国地产行业都算是一个“另类”,十几年来,百仕达地产凭借仅有的两个项目,却成为了中国高端地产项目开发与运营的地产先锋,致力于引领行业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同时擅于在精品开发过程中发现和提升物业价值。尤其是在对品牌气质的培育上,精品化的艺术营销路线一直就贯穿其中,在百仕达的营销舞台上, “毕加索画展”来过,“达利作品展”来过,谭盾来过,贾樟柯来过,这里还推介过西班牙、米兰、巴黎等世界优秀文化,百仕达的品牌气质里早已经融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因子。
  当然,对于喜荟城我们并不会重复过去的老路,毕竟喜荟城的品牌要求不同,喜荟城视自己为公众文化交流空间之一,营销手段将更多侧重于人文与大众潮流艺术的推广,并且关注社区与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紧密互动,倡导推动环保、关爱、和谐的生活方式,与众商家一起向顾客传达面向未来的新生活方案。这一路线与我们的品牌定位相匹配,不走殿堂级的艺术路线,结合商业零售的特点,“拉阔生活的艺术,倡导艺术化的生活”,与各种机构合作,鼓励与支持本土艺术发展,为本土艺术家或创意机构提供向大众展示作品的平台,让艺术家展示自我,并更主动地创作和发表作品。喜荟城还将通过举办各类艺术展览、艺术活动,在普罗市民间推广艺术,把艺术带入日常生活,培养和激发顾客的艺术享受和艺术热情。走大众路线,强调生活味道,这是我们在制订喜荟城营销路线时与过往最大的不同,我相信将会非常具有生命力。


  联商网:深圳的商业竞争很激烈,如何处理好与传统商圈以及其他新商圈的竞争,争取客流?然后在管理与运作上,凭借自身的什么特色去应对?
  
  汪:这几年听同行朋友用得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饱和”,一个就是“竞争”,要我说,也许说这话的朋友只看到了现象,却没有去研究本质,笼统地去谈饱和,肯定得不出积极的答案。以我们喜荟城所在的罗湖为例,罗湖是深圳商业源头,传统商圈人民南、东门、地王(华润万象城)被称作罗湖“金三角”。在由人民南、东门、地王构成的商业“金三角”里,的确竞争激烈,但是,罗湖区域范围那么大,并不只有“金三角”。看看地图,相信大家就会认同我的话——真正居住在“金三角”的居民才占了全部罗湖人口的多少?大部分的罗湖住宅楼盘都位于哪里?——住在罗湖区东部的大部分居民购物、休闲消费必须要去商务情结严重的万象城,去拥挤不堪的东门,这才是最不正常的。这只能说明罗湖大型商业集中扎堆的现象太严重,购物中心 “太偏食”——大家都扎堆去市中心区抢点,却把消费者真正的需要给忽略了。用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时髦理论来形容,就是——中心区正经历着竞争残酷的“红海”,而区域市场这片广阔“蓝海”正尚待开发。一边是日益拥挤的交通,高企的租金成本,激烈的价格促销战,一边是利润空间显著、无限接近消费终端需求的“零竞争”环境,“红”“蓝”之间,怎样选择,相信答案不言自明。
  在深圳这个流动人口与常住居民数量严重倒挂的城市里,“常住居民”的含金量毫无疑问是最高的,他们也是品牌消费的最忠诚的拥护者。那么生活稳定而富足的常住居民对消费过程最基本的期待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是便利、第二是丰富、第三是乐趣。让百仕达、莲塘的消费者开车去地王,很可能遇到堵车,也许要耗去个把小时在路上,这就不叫便利,更谈不上乐趣。近年来区域型购物中心能够后来居上,数量上直追超区域型购物中心,首先也是因为便利。区域型购物中心,作为居民身边的购物中心,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顾客的需求,最快地完成消费过程,令顾客花最少的成本体验最多的商品和服务,这是它最大的竞争优势。根据2007年的专业数据统计,我国区域型购物中心在整体的购物中心所占的比例达到了32%,这个数字比2006年增加了14%,这意味着在最近二、三年中国的区域购物中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购物中心的主流热点。

  联商网:在商业地产方向上,百仕达未来整个发展会采取怎样的战略?
  汪:喜荟城购物中心是百仕达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但肯定不会最后一个,公司一向风格稳健,近年来开始在条件合适情况对商业地产进行一些尝试,相信近2年会让大家看到更多印有百仕达标记的商业地产作品。

  联商网:能否谈谈您个人的从业经历,包括当初为何会选择零售业?
  汪:我个人的经历并不复杂,90年代起一来到深圳就开始了这段可能会从事一生的事业。从基层到高层管理,一步步走来,经过茂业、海雅、铜锣湾等企业,也在商业地产最为灸手可热的年代里投入过商业顾问咨询行业,算是风雨兼程吧,当然感触也很多。大学刚毕业时候选择零售业更多算是巧合吧。但是这十多年一步步走来,我其实发现骨子里我已经融入这个行业了——性格使然,在这个行业里,激情是永远不能缺少的,我喜欢自己与团队之间不断的碰撞,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他可爱、有价值的一面,作为团队的领导我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大家像和面团一样融在一起,不分彼此,感染大家,也被大家感染,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联商网:在多年的工作中,让您感到最自豪的一些事或成就是什么?
  汪:说成就,有点言过其实。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为喜荟城感到自豪,为自己努力得到的成果而欣慰,这是每一个操盘人都能感应到的心情。

  联商网:关于个人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规划与目标?
  汪:在零售业,在购物中心行业,未知的领域还很多,尤其是在购物中心的长期持续经营方面,中国内地的同行都处在探索阶段,毕竟这个行业还是太年轻了,没有多少案例可以称为经典,我们只能俯身耕耘,继续挑战自己。

  联商网:对于初入零售业的年轻人,您最想与他们分享的经验或者体会是什么?
  汪:年轻是最大的财富,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但请保守住你的心,不骄不躁,点滴积累,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
  (联商网 诸振家)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6-5 07:43:47

应该突出汪氏品牌建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百仕达商业公司总经理汪若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