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8-18 14:01:37

枞阳县官埠桥屯阳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座落在汪家老屋东约一华里,前有蛇山把守,万亩莲湖;后有群山呼应,起伏连绵;左有抱龙盘踞,金鸡昂首;右有鸽子飞翔,白鹿奔驰。堪称九相龙灯闹京街之分水宝地。宗祠自明朝天启年间始建以来,历经数百年的自然风雨和政治风暴的洗礼,几废几建,如今残骨尚存,宗祠门楼巍然挺立。汉白玉雕“汪氏宗祠”牌匾赫然于门楼上,祠内院落尚有百年桂花老树为伴。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8-18 16:17:34

枞阳县官埠桥屯阳汪氏宗祠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8-20 08:28:01

庄口汪氏:一本堂




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郭村村庄口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8-20 09:14:29

汪氏宗祠座落在无为县城后新街(自来水一厂对面),该祠堂原建于乾隆九年(1745年)建筑面积六百多平方米。由于时代久远历史的变迁等原因,汪氏宗祠在相当长的时间变成无户主房产,没有人居住和使用,一直由政府代管。 http://www.heyedi.com/uploads/allimg/091102/1_091102105708_1.jpg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8-20 12:01:42

宏村[乐叙堂]图片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8-23 19:53:48

图片:

这个礼堂就是以伯漪,伯涟公,两位公各后面一字取的名
并不是新化洋江,新化县可能是湖南省,我们是永新洋江。古时叫我们哪里叫洋江,现在叫洋溪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8-24 06:04:43

补充1楼图片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8-24 06:06:12

补充3楼图片
厦门集美英村汪氏宗祠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8-24 08:46:17

      瞻淇村汪氏宗祠:自从公元1201年汪楫与父汪俊(始祖68世)由凤凰迁往瞻淇,汪俊娶本村江氏为妻,从此而起,汪姓大发,人丁兴旺,明末清初时,后人受祖先崇拜、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建汪氏总祠一座和八座支祠。总祠取名继述祠,该祠坐南朝北,方位角北偏东40度,总祠古代不允许妇女入内,仅在每年的清明、中秋时开门,供本族男性祭祀祖先。其祠规模宏大,临街的入口处原作右各有一座八角楼,楼间连以游廊,中为御道。享堂五开间,屋架用草架,前后檐步架间采用了轩的作法。左右两侧有廊和后面的寝殿相连。享堂和寝殿间旧时为水池。寝殿为二层楼式,内供蓝底金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挂有亁隆皇帝所赐的“福”字,可惜毁于九十年代,现只存两块清同治八年重立,光绪二十八年刻的石碑,一为《祠规十条》,一为《祖训十条》,及一道雕刻精致的石栏杆,九块石栏板自左至右依次刻有梅、柏、荷、竹、松、玉兰、佛手、桃花等图案,十根石望柱头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狮,雌雄石狮左右分立,堪称石雕一绝。瞻淇村习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组团和区域,家是组团和区域基本的构成单元,支祠随血缘组团分布,形成各自的次中心。八支祠前村瞻五,后村有三,分布均匀。各支祠因为人丁兴旺程度、财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小规模不一。敦和堂(现存完整):位于上街旁,距总祠较近,并得到皇帝“恩荣”的题匾,规模宏大,做工考究,门面正面用青砖磨砖对缝方式砌出门楼,门楼上有砖木石雕“百象图”,墙内为朱红色木构门屋,子角梁上做有套兽,色彩鲜艳明丽,大异于徽州建筑的素雅。三开间享堂用料硕大,前后檐作轩。月梁梁楣弯得平缓而舒展,偏于明式做法,尤其具有多种形象的象形梁头,增加了堂内的装饰效果。敦睦堂:历史上遭火灾三次,1975—1982年间前进被毁,现仍存有大部分,据说此祠是全族中最富有的,木构殿堂全部用白果树做成,其瞻地面积和建造式样和总祠相仿,由此应不虚其言。四友堂:这一分支出了许多做官的,在族中地位较高,该堂最初和敦和堂是兄弟二人始建的,故在村内此两堂人关系较亲密,该祠已毁。敬义堂、敦叙堂、嘉合堂、馀庆堂、四维堂,这五祠于1982—1990年间被毁。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8-24 10:04:49

      位于箬坑乡伦坑村内,为“汪氏支祠”。由仪门、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总占地近1千平方米,祠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重修,保存较为完整。该建筑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祠前水池及栏杆仍保持原样,仪门两侧的抱鼓石以及祠内的石雕、木雕均精雕细作,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审美观。祠内保存的石碑刻对徽学的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003年4月公布为第五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宗祠研究及介绍专用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