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梧 发表于 2011-3-14 12:04:38

关于对续修《中华汪氏通(统)宗世谱》之我见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续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是汪姓氏族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体现了汪姓氏族兴旺发达、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和谐、凝心聚力的品质。它将向世人展示汪姓氏族千支万派于一脉,显示汪氏宗亲五湖四海本一家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族情。汉阳汪振亮先生在苏、浙、沪汪氏宗亲联谊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深受鼓舞;黄山汪华文化研讨会为续修通宗谱已启动集资募捐活动。种种迹象表明,续修汪氏通宗世谱迫在眉睫,指日可待。为此,就续修通谱问题,谈一点个人见解,请各位宗亲指正。
一续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有利条件
1   盛世修谱。纵观汪氏统宗谱、汪氏通宗谱,分别篡修于明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这正是明、清两朝鼎盛时期。当今社会政通人和、国强民富。尤其是国家步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国家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如此大好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提供 了优越的社会平台。
2   追本溯源、正本清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祖敬族、寻根问祖是炎皇子孙的传统美德,为续修宗谱彰显了传统的人文平台。
3   各省、市、县、区及海外华人华侨相继成立了汪氏宗亲联谊会、研讨会、恳亲会,为续修工作组建了广阔的组织平台。
4    由于国力增强,国内基本建设加快,高铁、高速、国道、省道四通八达,民用航空飞速发展,江河湖海水路畅通,水陆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免除了人们徒步往返、舟车劳顿之苦,为续修大业创造了快捷的交通平台。
5   电信、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宗族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信息平台。
6    国内外已有众多姓氏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全国性的联宗联续工作,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平台。      二    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1    首先要组建全国性相应的组织机构:
(1)   成立续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领导组(先期可称为筹备组),负责同宗世谱的组织、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领导组成员要在汪姓氏族中有绝对权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艺术,要热心宗族事业,大公无私,公平正直,乐于奉献,还要有“宰相的肚子”。对少数沽名钓誉 、图谋私利者绝不允许参加;领导组成员可在各地宗亲联谊组织中推荐产生,也可以在黄山研讨会的基础上充实、加强,人员可以交叉,但组织不可替代。建议在今清明节活动中,将其列为议题。
(2)组建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委会 ,聘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人员担任编委,负责通谱的编纂工作。
(3)领导组 及编委会下设若干小组 ,如:信息、接待、后勤。。。。等负责具体事务。
2   加大宣传力度,向国内外汪氏宗亲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宣传发动。
(1)以领导组名义,向国内外汪姓氏族发出续修通谱倡议书,除在宗亲网上发布外,还要广为印发书面文字材料,印发各地。
(2)在汪氏宗亲网上划出专版,列出专题;
(3)以各地宗亲联谊会、研讨会为核心,向所在省、市、县汪姓氏族,特别是未参与联谊的支派或个人进行宣传联络,各联谊会要派出得力人员向周边地区汪氏宗亲进行沟通、联系,以达到“收宗会族”之目的。
(4)考虑到电脑网络普及面不够宽,可以利用报纸这一宣传优势,在发行面广、影响力大的报刊上刊登修谱公告。
3   先期着手的准备工作:
   组织一经建立,就要着手先期的准备工作,如制定计划、研究细则、筹措经费,搜集、整理资料,自上而下,先易后难,搭好框架,成熟一个,接纳一个,不能等到“万事俱备”,再来着手。
4确定中心地点,即领导组、编委会设在什么地方,既有利于国内外宗亲的便利,又有利于工作。个人认为,徽州是汪姓氏族的发祥地,设在徽州 为最佳。
三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领军挂帅由谁来担纲?这个人既要热心宗族事业,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号召力,就目前而言,我个人认为承兴先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2   经费问题。修谱最难 的是经费问题。有关人员的生活、办公、差旅、排版、印刷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解决的办法有三:黄山研讨会已启动修谱募捐活动,应大力提倡和推广;按参与支派收取人丁费;谱成功后按价收取成本费。
3    内容与范围:
续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如果把所有参与联修的支派的内容一律转载,不仅工程量大,也不易保管 。建议可采用“两统一分”的方法,即从轩辕黄帝至各支系始迁祖之世系图统一编纂,重要的历史文献统一转载;各支派始迁祖以下,各续支谱,但必须注明迁徙的具体地址(包括省、市、县、乡),直至到村,便于查找和联系。            
4    脱续问题:
鉴于历史原因,有的长期未能续谱,出现断代现象,可以采用汪振亮先生的意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搞一刀切。凡有据可查的,不姑息迁就;而查无实据无法判断,应尊重现实,酌情处理
5要本着 族不分大小,丁不论多寡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6要有紧迫感:
不能等到全国大联谊实现之后再修谱,而要以修谱促联谊,以联谊促修谱 。先搭好支架,再逐步推开,力求完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续修中华汪氏通谱,其难度之大 ,问题之多,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本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知难而进,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前人在续修《汪氏通宗世谱》时,前后经历了近30年时间,方才完成,续修中华汪氏世谱,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是望尘莫及。。

胖子道生 发表于 2011-3-14 14:02:16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支持!

亮翁 发表于 2011-3-14 14:12:36

达梧先生高见!

双子客 发表于 2011-3-14 14:16:47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引用第2楼亮翁于2011-03-14 14:12发表的: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3-14 14:57:35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时机到来、网络开通,信息发达、交通便利,人气高涨 、条件成熟,    万亊具备、只欠东风。楼主高见!

汪金清 发表于 2011-3-14 15:25:24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达梧先生高见!完全赞成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3-14 17:05:31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达梧先生对汪氏家族事业的热心,关爱.对宗谱的研究是我等所不及的,看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编篡工作少不了达梧先生,建议筹备组作为首位人选.

汪明才 发表于 2011-3-14 19:14:02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引用第4楼临清汪氏于2011-03-14 14:57发表的 :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3-14 20:39:46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引用第4楼临清汪氏于2011-03-14 14:57发表的 :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3-14 21:06:39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39 编辑 <br /><br />引用第6楼汪传海于2011-03-14 17:05发表的:

赞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对续修《中华汪氏通(统)宗世谱》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