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6-8-9 10:22:23

明皇封义士汪仲诚

引自:http://lantaixxhj.blog.hexun.com/4290294_d.html

明皇封义士汪仲诚

      获嘉县南部,在黄河故堤上有一个小村庄——古墙村(明朝时曾称杜村社),村里住着在明朝初从县城南十里许的小汪庄(今大呈乡孟庄村)迁居于此的汪姓一族,族中有一位明朝宣宗皇帝勅封的“义士”汪仲诚。欲知义士汪仲诚缘由,请您细听端详。
      据古墙村汪姓族谱说,“老家始自江南徽州歙县洪琴村,因先祖出任而未获南归”。为什么该汪姓来自江南呢?这得从头说起。
      该汪姓,出自周朝鲁国公族之后。鲁国本是一个与西周姬氏王朝同姓的诸侯国,远祖尊奉黄帝、后稷、周文王,近祖则是鲁国开国君主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史载,自伯禽十九传到鲁成公姬黑肱。在公元前573年,因鲁成公姬黑肱积德殷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天意显灵使姒氏梦见白兔与虹绕在一起,而后姒氏身感孕而生一子,排行老二。其子生下来时手心中的手纹酷似一“汪”字,遂以“汪”命其名。姬汪是黄帝的35世直系裔孙。汪长大后相貌奇异,志气超凡,“仕于鲁,为上大夫,建大功,拜将军,嗣爵为侯,食采于颖川(今山东西南部一带)”,史称其为颖川侯或汪侯,后裔以姬汪的名字“汪”为姓,遂有汪姓,迄于今已有2578年的历史。
约在东汉末年,自汪侯公传31世到汪文和。汪文和为东汉龙骧将军,因中原大乱,而渡江南迁,被孙策封为会稽令(今浙江绍兴一带),随之全家从山东沂河迁至徽州歙县。到东晋时,汪姓一族出了两个宰相,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从汪侯出生到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历时909年。
      自汪侯传44世到汪华,时值隋末唐初(公元627年前后),因汪华能障六州、能献六州,以讨贼有功食邑三千户,封为越国公,进爵英济王。其父汪僧莹也被封为越国公,祖父汪勋被封为太封君,汪姓又被列为唐朝36“国柱梁姓”之一。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下旨,朝廷出人、出资为汪姓等36国姓编修家谱。汪华的九个儿子均被封侯,而后子孙绵衍宇内,其积德累仁之效愈久愈盛。汪华长子汪建,为官于郎州都督府,宋元追封为忠惠侯,其后裔汪思立居住在歙县的唐模,后裔又逐渐迁徙到稠墅、大里、凤凰、潜口,丛睦、坊松、明山、西山、信行、古城关、沙溪、章祁、严镇、洪源、下堠、上路、方塘等地。次子汪灿,为官于费州涪川令,宋元追封忠利侯。三子汪逵,为官于薜王府,宋元追封为忠仁侯。四子汪广,为官于佑卫府,宋元追封为忠齐侯。五子汪达,袭封越国公,宋元追封为忠应侯。六子汪逊,为官于左卫府,宋元追封为忠泽侯。七子汪爽,为官于岐王府,宋元追封为忠德侯,其后裔汪道安居于婺源大畈,后又从大畈而迁居鳙溪、环珠、里吉、水休、宁玉山、弋阳、饶城、德兴、宣城、开化、浮梁、金华、桐林、湖广、上绕各地。八子汪俊,为官于郑王府参将军,宋元追封为忠佑侯。九子汪献,宋元追封为忠获嘉侯,其后裔居于获嘉县南十里许的小汪庄(今获嘉县大呈乡的孟庄村)。
      明朝初年,汪献后裔从小汪庄迁居到古杜村(今冯庄镇的古墙村)。明朝宣宗宣德年间,汪姓一族已是人丁兴旺,家业昌盛,堪称当地的殷实富户。时置1436年,正是明朝英宗继位,执掌朝政,因天不作美,灾荒连年发生。如正统二年(1437年)四月,英宗就下旨“免河南被灾田粮”,六月开始“赈河南饥”;三年(1438年)三月,除救济京师地震外,还赈陕西饥,十月再赈陕西饥;四年(1439年)六月,京师再次地震,七月免两畿、山东、江西、河南被灾税粮;五年(1440年)六月,再免两畿被灾田粮,十一月赈浙江饥,免苏、松、常、镇、嘉、湖水灾税粮,十二月免南畿、浙江、山东、河南被灾税粮。至此,英宗皇帝在刚刚继位的五年中,连年不断的救灾赈灾,使得本不充盈的国库,更显捉襟见肘。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古墙村汪氏仲诚公,暗自思量:国家在困难时还能施仁救民于水火之中,“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自己应该如何?我汪氏先祖,世世代代均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成为国家之栋梁,我虽不能象先祖那样“障六州、献六州”,但我可以“不轻五谷,不私五谷”,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以了自己学先祖为国出力的愿望。遂把自己的想法说于母亲后,便得到大力的支持。全家人也齐声响应,决定急国家之所急,勇跃慷慨捐献小麦1010石①于朝廷,以一家之力帮助国家救灾赈饥。
      汪氏仲诚公尊照老母亲:“捐粮要走自家路,住自家的店,喝自家的水,吃自家的饭”的意愿,立即写奏折上报官府,贴布告招聘人马。而后用自家的钱给沿途各驿站交纳过路费、住宿费、餐饮费等,把一切手续全部办理停当。遂之,浩浩荡荡的汪家捐粮队伍便整装进京。族人形容队伍之长时说:“队伍前边的已经进了北京,后边的还未动身。”由此可知当时的运粮队伍长达一千多里,因为当时的运输工具不象现在的火车、汽车,而是人力独轮小推车,一车也就能装1石粮食(二百斤),粮食是用布袋盛装的,一布袋装五斗(100斤),两布袋装一石,小独轮车上一边放一个,因路途远,一人拉一人推,中途可以替换。粮食在仓库里是存放在粮囤里,把粮食从粮囤里装到布袋里,再把布袋装上车,然后造册登记,贴上标记,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装好一辆车走一辆车,前后车距离就拉开了,队伍也就长了。现在古墙汪氏教育后代时,还经常站在村东头,眼望东北方向,指着依稀可辨的庄稼地说:“那又黄又低的庄稼,就是先祖义士仲诚公捐粮时所走的路” 。
      汪氏仲诚公为国献麦,捐赈济饥,不为功名利禄,义满云天。仲诚此举动地惊天,英宗皇帝很受感动,于正统五年(1440年)十二月二日,专门颁发圣旨嘉奖仲诚公。圣旨中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麦一千一十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联用嘉之。今特赐勅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派差役四年,尚允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欤哉。故勅。卒,崇祀忠义祠” 。此圣旨一直在汪氏祠堂悬挂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破四旧”而被毁。现古墙汪氏祠堂山门横匾上就写着“忠义流芳”四个金光大字,每年祠堂的对联上都写着“东晋一门双宰相,南唐九子九封侯”;“唐授国公绵世泽,明封义士振家声”;“能障六州能献六州尽心知命丕著圣贤德业,不轻五谷不私五谷捐赈济饥远追祖宗谟猷”。
      注:①、捐小麦数,明·万历32年(1640)《获嘉县志·卷七·人物·义民》记载的是“1010石”,而古墙村《汪氏族谱》上记载的却是“6020石”。两个数字记载不一,且悬殊太大。整理者认为了应以明朝万历32年的县志为准,但不论数字大小,事实却是真实的。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6-8-9 14:03:52

值得弘扬.

亮翁 发表于 2006-8-9 14:21:55

汪氏仲诚公为国献麦,捐赈济饥,不为功名利禄,义满云天,流芳千古!

gzgywjj 发表于 2006-8-9 16:50:08

好资料!!!!

hnnywjg 发表于 2006-8-9 20:36:53

献公后裔。好资料!

汪建新 发表于 2007-5-7 21:27:41

我为我是献公的后人自豪,我为我是汪氏后人自豪!

hnnywjg 发表于 2007-5-8 12:11:08

欢迎建新本家!

建新本家是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古墙村的。这里是献公之后。

汪昆 发表于 2007-5-8 12:23:01

学习了!

汪睿 发表于 2007-5-8 13:04:43


欢迎建新本家!

建新本家是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古墙村的。这里是献公之后。




真是万幸,我还准备去一趟冯庄镇古墙村的,不知建新本家能否找到谱

汪建新 发表于 2007-5-12 19:16:56

来吧本家,我近两天个家说了,他们说有家谱的.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明皇封义士汪仲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