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篪 发表于 2012-3-1 17:24:07

关于蒙学(三、四)

         3、《百家姓》   
      <百家姓》,蒙学读本,一卷,著者佚名,旧题钱塘老儒所作。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韵文,虽乏文理,但编排巧妙,读来顺口,便于记诵,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收录姓氏498个,其中单姓436个,复姓62个。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颇具实用性的《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其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4、《千字文》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签字》,童蒙读物,一卷,南朝梁周兴嗣撰,约成书于梁大同年间。 辑录书法家王羲之笔迹不同字1000个,因此而得名。四言韵语,共二百五十句,叙有自然、社会、伦理、历史、教育等方面知识,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琅琅上口,自隋开始流行。因《千字文》流传甚广,以致文书编卷,常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像我们看到的许多姓氏的宗谱中,其领谱字号,大多使用《千字文》的字序代替数字来排序。      《千字文》不仅在汉族广为流行,兄弟民族地区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子。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      
       据史书记载,梁武帝为了教他的儿子识字,派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让周兴嗣重新组织编成韵文。为了完成皇帝的任务,周兴嗣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了,头发都白了,一千个杂乱的字被他组织成了构思精巧、对仗工整、婉转有致的“绝妙文章”。无论是否信实,这则记载都表现了周兴嗣的才华。      
       后有各种注本,如《千字文考略》、《叙千文》、《训蒙千文》等。版本有明万历十年汪以成的经义斋刻本等。      
       汪氏宗亲朋友,您知道明万历年间的烈祖汪以成是哪个支系吗?《汪氏通宗世谱》能查到相关的信息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蒙学(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