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祝明 发表于 2006-8-11 10:22:27

建议设一个“抢救汪氏记忆”专区

目前有很多汪氏民宅、祠堂正摇摇欲坠,如果不抢修说不定哪天就倒塌,抢救汪氏记忆已经迫在眉睫!

汪祝明 发表于 2006-8-11 10:23:29

【转帖】关于急需将郑村(西溪)“和义堂”“善继堂”上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http://www.huangshan.gov.cn/bbs/blogview.asp?logID=9677

关于急需将郑村“和义堂”“善继堂”上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
郑村“和义堂”“善继堂”建于乾隆至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虽历尽沧桑,所幸的是保存较为完好,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古建筑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倒塌,也将成为永久的遗憾和历史的回忆。
“和义堂”“善继堂”又称翰林院和进士第,是徽州儒商的一朵奇葩,具有徽商成功的创业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其建筑极俱特色,整个民居占地8000多平方米,气势恢宏,至今没有人数清过有多少扇门和多少个天井,高墙黛瓦铁门,墙体洁白坚固,难以攀越,防盗性能优越。各进之间有封火墙,东西屋内有很长的防火巷相隔,楼上有地蒙砖是防火的好办法,利用天井采光,利用地形的高差,设计了良好的排水系统,房屋多为两层结构,第一层层高约4米,空气清新非常舒适没有压抑感。楼上楼下的房间都有花窗木雕相装饰,显得古朴典雅。室内选料考究,大柱子采用白果树,柱子下面都用花岗石精制成鼓形的柱托,天井下面全用青一色的花岗石铺成。由于房子高大空气清新,没有压抑感,特别是夏季更感凉爽。房屋是群体结构,房连房,进连进,使人有走入迷宫的感觉。这是西递和宏村的房子无法比拟的。许多研究徽州古民居的人看后都赞叹不已,特别是清朝徽州出了“十里四翰林”, “和义堂”就有一个汪运錀, “善继堂”还出了进士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西溪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乾隆时期建有一个“不疏园”。“不疏园”的设计非常精美,是集别墅、园林、学馆为一体的豪华建筑,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学馆,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藏书丰富,凝聚了当时社会名流和优秀学子,来此讲学、听讲和研究学问,特别要指出的是礼聘江永和戴震来“不疏园”教其子孙,而戴震又借此师从江永,另外来“不疏园”的还有郑牧、汪肇龙、程瑶田、汪悟凤、方矩、金榜等从江永研习六经之学,以上七人称为江门七子,在经学上各有成就。在此期间江永自己的学说也得到了发展,又得其弟子戴、程、金的继承和发扬,很自然成为当时讲学和汉学的研究中心。江永的《算学》(原名《翼梅》)、《乡当图考》、《律吕阐微》和《古韵标准》等四种重要著作都是在“不疏园”期间完成的。从壬申到辛巳的十年中戴震二次来“不疏园”,所以汪悟凤之子汪灼在《四先生合传》中对戴震的功成名就写了这样两句话:“先生名成于征聘,而学之成源于两馆余家”,实是真实写照。以江、戴著作之名声和影响,“不疏园”也自然成为皖派汉学的发祥地。解放前曾住过国民党的军官和士兵,不过士兵住在大厅里。解放后也住过解放军,那是49年刘邓大军过江以后,住在我们村里休整了一个多月,我们大厅里就养了很多高头大马,也住了好多解放军。后来他门就去解放大西南了。土改工作组看到这个大房子,认为是大地主,不敢来住。“四清”工作对也不敢住,后来一了解里面大都是贫下中农,才搬进来住。
更有人说,看了西递和宏村,仅见徽州文化的一小部分,不看西溪“四堂”是遗憾,等于枉来徽州跑一趟。
如果歙县的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携起手来,对西溪“四堂”加以保护和利用,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旅游资源,将为宣传徽文化和儒商增添新的景点。如汪宗沂祖孙三代(清代进士、甲午举人民国参议员、新安画派著名画家),对黄山情有独尊,不同时期游览了黄山,都写出了游集,不同的是前游、后游、 卧游名称不同,前、后游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对黄山的赞美和抒怀,而卧游则是用画来描绘黄山的美景和“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给人以一种更直观的美的享受。历史跨度从1885 —1936 达半个世纪,如果把三集集中起来,也可为宣传和了解黄山增添新的精采内容。更为有利的是西溪“四堂”的区位优势,西有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 ,东有新安画家黄宾虹故居,而且距离都很近,郑村还有郑村祠堂、贞白里古牌坊、忠烈祠三连牌坊可供参观。总的看来旅游这篇文章还是可以大做一番,其效益目前还难以故计,主要看总体的策划如何,能否高瞻远瞩,给旅游者带来吸引力和乐趣。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8-11 22:00:05

建议很好。

gzgywjj 发表于 2006-8-11 23:14:19

大家提出些具体的方案吧!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2-7-25 20:46:02

引用楼主汪祝明于2006-08-11 10:22发表的 建议设一个“抢救汪氏记忆”专区 :
目前有很多汪氏民宅、祠堂正摇摇欲坠,如果不抢修说不定哪天就倒塌,抢救汪氏记忆已经迫在眉睫!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武汉汪振文 发表于 2012-11-29 20:45:56

看了西递和宏村,仅见徽州文化的一小部分,不看西溪“四堂”是遗憾,等于枉来徽州跑一趟。
------支持这种说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设一个“抢救汪氏记忆”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