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汪氏 发表于 2012-7-1 01:59:15

灌南新安镇建镇史及徽商移民汪氏传统居住区

新安古镇,始建于明嘉靖末年,初名悦来集。扩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建成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定名新安镇。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历史上的新安镇曾是淮北盐运、柴运的重要口岸和淮海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商贸十分繁华,清末以降,商贸日渐衰落,但因地扼淮海东部南北交通咽喉,又成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屡经战火。至新中国成立之时,已成废墟一片,到处残垣断壁,人口锐减,市面萧条。今日的新安镇,是1958年设立灌南县后重新改造建设而成的。
(一)
新安镇位于旧海州府南界,西有古硕项湖,西南距硕项湖东岸古渔场口镇仅五里,东有古莞渎盐场,距古莞渎蒲镇约十多里。官河(今盐河)在此与古关头河十字交汇。官河自北穿武障河而南,分成两支;东曰中河,西曰西河。两河穿关头河河而南,约二里处,汇入界河,向东与中河汇合东南行,入平望河,向西有古白头河汇入古硕项湖。关头河西出古硕湖而东,在此穿西河,中河而东,汇入古莞渎河。中河以东称东关河,中河以西称西关河。此处河港交叉,芦苇丛生,原为一片芦荡,荒凉之地。明洪武年间,从江南来了一批移民,主要有周、惠、刘、管、段、金诸姓氏,据说是被洪军赶散而来,也就是朱元璋怕聚居的大族造反,所以用他的军队赶散这些大族。人们当时都说是“红绳赶散”。在此圈地垦殖,安家立户。以后人烟逐渐增多,被编入海州户籍,成为原住居民,称为里人。明嘉靖年间,又有一些徽州客商来硕项湖畔渔场口经营鱼、盐、米、酒生意。日子久了,便打算在渔场口立镇,安家居住。其中,有个叫程鹏的人,原是个歙州的庠生,跟大家说:我们为子孙打算,须要找土壤坚实肥沃的地方,后世盖房架屋才能坚固,也可传之长远啊。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对,于是一起来称量土壤轻重。而渔场口的土质量轻,关河的土质量重,因此决定向里人购买土地安家,是为商民。他们经常以米、酒向向人交换鱼、盐,相处甚洽,就和里人商议在中河与东关河交汇处共立一集,取名“悦来集”,以表每月相聚之意。悦来集开市后,生意日渐兴隆,商民与里人来集上居住的人也多起来了,到了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商民又共议立镇,由他们出资向里人购买土地,在悦来集的基础上,向四周扩建。到了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69年),镇势已成。镇跨东、西关河与中河之上,共分八牌,中河自北穿镇中心而南,东岸由北而南为一牌、二牌、三牌、四牌、五牌、六牌,西岸由南而北六牌、七牌、八牌。其中六牌地跨中河东西两岸,五牌为原悦来集故址,地跨东关河南北两岸,七牌地跨西关河南北两岸沿中河北上接八牌。街长南北七里有余,东西二里有余。四周环列五庄:北有涌武庄,西北有莞葛庄,西南有惠家庄,南有莽留庄,东北有新沟庄。时因西河水急,不便行舟,南北航运都经中河从街心穿过。新安镇一经建成,便成为商旅、官差往来的驻足之所,很快便发展起来。镇上市面商店栉比,街心河中帆樯林立。客商云集,人声如潮,状犹腾蛟出浦,蔚为壮观。
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进士,嘉庆七年知海州的唐仲冕。一次初夏白海州船行经中河赴吴门,因新安镇是海州南大门,出了新安镇便离开了海州地界,所以他停舟,在旅店里住了两个晚上,虽然睡的是芦苇席子,但听听边民打麦的叱牛歌声,闲步看看市面,走走关河上的独木小桥,回到窗前,别有悠思地抚起琴来,似乎中河的潮声,和琴音浑为一体,而流向窗外。他又忽有所思,啊!昔日的这里,原为鹤乡苇荡,今时已是暮鼓晨钟,灯火人家的小镇。但他也不感淡漠,明日舟过两淮,蒲帆半日就可到达扬州了。他想到这里便兴致抚琴唱道:
中河波浅舣轻舨,信宿符蘑旅店窗。打麦声中嘶小骑,
转逢尘外度横杠。潮音已上琴三叠,舟具曾无鹤一双。
路入淮阴风色利,蒲帆半日到邗江。
新安镇的建立是徽商的一大功业。程鹏把建镇设计的镇势为“振翅一凤”,五牌为凤头,四、七牌为凤身,六牌为凤翅,一、二、三、八牌为凤尾。他们共议欲取镇名为新安镇,这是因为从晋太康元年(280)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478年间,曾先后多次改黄山歙县为新安,以新安为镇名,来表达他们不忘本源。程鹏还撰写一副楹联:“分黄山半点秀气,镇东海一郡文风。”挂在镇五牌魁星阁内。徽商矜功自伐,忘了里人的支持,为此在里人和徽商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里人诉之于海州官府,要求改镇名为朐南镇,取消不敬对联。事情惊动当时的海州知府周燧,他便亲自来镇上视察处理,见镇势已成,状若“振翅一凤”,规模壮丽,认为官河镇势,若“腾蛟起凤”很成功,不可毁没,还将魁星阁楹联改写为“分黄山秀气,镇东海文风。"并劝里人息镇名之争。里人不服,仍争讼不已。直到明崇祯九年(公元1 636年),才由海州知府陈维恭作出最后裁决,仍命镇名为新安镇。镇名之争,进行了四十年,这在其它建镇史上实属罕见。
清康熙时状元汪应铨莅临新安镇,全镇文士名流,齐集彤华宫文昌阁,又论及楹联之争一事。汪应铨兴致挥毫,重书此联,改第二句镇字为振,当场文士,人人叫好。程鹏一联,经过两改,一字之别,使全镇里人与徽商,又重归于好,终息为一联而百年之争,数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
新安镇至清代乾隆时,已发展成为海州府南界第一大镇。

海西汪氏 发表于 2012-7-1 02:01:49

综上所述,灌南县城新安镇的前身是悦来集,而悦来集是徽商建立的,老悦来集在今天的新安镇五排巷一带,当时迁入灌南的徽商程氏、汪氏就聚居在这一带、、、

海西汪氏 发表于 2012-7-1 02:04:30

海西汪氏 发表于 2012-7-1 02:07:06

上图是民国十五年绘制的灌南新安镇地图,这幅图基本保存了明朝新安镇建镇之初五行八卦的格局、、、

海西汪氏 发表于 2012-7-1 02:27:39


此图画红圈部分就是新安镇前身 悦来集及周边地带,也是徽商迁入灌南汪王程赵四大家族的主要聚居区,绿圈处为新安镇外围两个汪氏聚居地,黄圈处为清朝建立的汪氏节孝坊,篮圈处是民国年间汪氏族人捐出自己家宅改造的汪氏祠堂,建国后与附近的惠氏祠堂、惠泽巡检司办公地点西衙门一起被党校占用,几年前我去党校院内见汪祠堂的旧屋还在,最近两年党校搬迁,旧址被卖给一个私营学校,汪氏祠堂房屋被彻底拆除、、、

汪子涵 发表于 2012-8-9 15:34:21

新安镇姓氏与徽州宗族的渊源

新安镇众多姓氏都是外来迁徙进来的,其中更多源于徽州。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宗族谱牒无从查考。因此,探讨徽州宗族迁徙过程有助我们慎终追远厘清头绪。   
    徽州宗族历史悠久。大禹时代前后,徽州氏族多属三苗族和古越族土著先民。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到汉末时期,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友好共处、通婚融合,逐步统一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   
    从徽州族史考证看,徽州除本土氏族外,多为北方迁徙而来。特别是在晋、唐、宋时期,形成了三大迁徙高潮。第一次迁徙高潮源于两晋“永嘉之乱”,来徽的有程、鲍、俞、余、黄、谢、詹、胡、郑等九族。第二次迁徙高潮行于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来徽的有陆、陈、叶、孙、洪、罗、舒、姚、赵、戴、康、施、冯、夏、李、朱、潘、刘、曹、毕、王、江、许、廖等24族。第三次迁徙高潮起于两宋“靖康之乱”,来徽的有柯、宋、张、周、阮、杨、蒋、刘、饶、马、滕、孔、徐、吕、韩等15族。当然,入“徽”为官不归和文人学士慕恋新安大好山水栖此不回,也是外姓留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从朝代上看,明代以前可考的大族有57个,主要大族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姓,洪、余、鲍、戴、曹、江、孙、毕、朱、巴等姓次之。外地大姓迁徙徽州主要在汉、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等朝代,迁徙最多是在唐代,共有24个姓氏家族;其次为宋代,有15个氏族。这与上述中原氏族三次入徽大迁徙是相一致的。迁徽大族原籍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福建等省。可见,中原地区是徽州氏族的主籍地。   
   徽州多名门望族,素有“新安十五姓”和“徽州八大姓”之说。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

程姓
   伯符(世居广平,初名乔。周成王时封“程伯”,居程国,今河南洛阳上程聚一带。)  
   14.  婴(保赵孤文子。晋封忠诚君。)  
   25.  黑(字于智,又作智迁。从汉高祖征战有功,封“历侯”,封地在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县一带),食邑千户,谥曰“简”。配李氏,二子:厘、整)  
   45.  元谭 徽州始祖(字会普,娶东海徐进女。生东汉延熙乙丑(公元245年)。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75岁),渡江仕元帝,初为江阳守,迁襄州刺史,明年(公元320年,76岁)持节新安太守。永昌元年(公元322年,78岁)代还,为百姓请留。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卒于任上,享年八十一岁。葬郡西二十三都十里牌。宋追封忠佑公。二子:彪、超)  
   58.  灵洗(字玄涤,梁海宁县簧墩人。侯景叛乱时,组织黟、歙、休诸县的乡民武装抗拒侯景乱兵,保障了新安郡的百姓,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陈代梁后,归顺陈,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封遂安县侯。后又因军功而升任南豫州刺史、左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等职,并封重安县公。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太建四年,诏配享高祖庙庭。夫人董氏生五子,妾刘氏、李氏、王氏生十七子。按婺源城西冲山谱序言:公二十二子七十二孙。二十二子:文季、文祯、文华、文慎、文粲、文秀、 文和、文恭、文干、文翼、文曾、 文肃、文奇、文瑾、文养、文恺、文瑶、文琮、文藻、文震、文晓、文瓒)  
72. 簧墩(今屯溪区屯光镇黄墩村)八大房  澐(迁休宁。三子:仲繁、仲节、南节)  淘(字南金,居篁墩,为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东密岩将。嗣子:旭)  湘(字从龙。龙纪中授检校工部尚书。迁婺源,二子:全礼、全皋)  汾(字季及。娶胡、李、木、柴氏。迁河西。五子:全炳、彦赟、彦榕、彦枢、彦材)  澈(又作泽。早卒。子:番)  浑(迁开化二十七都六保,三子:郇、郓、郎)  沚(迁休宁新屯。二子,次子出嗣淘后,子:盈)  洎(子:大雅)

汪姓  
    汪姓是徽州大姓,自从汪文和汉建安二年(197年)徙居歙县,成为徽州汪氏一世祖后,徽州汪氏非常兴旺发达。其十四世孙汪华生有九个儿子,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而且汪氏人口众多。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汪华本名汪世华,避李世民讳而改汪华,是隋末绩溪县汪村(当时属歙县)人。原本是歙州郡兵首领,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随后又高举义旗,连续攻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于是,拥六州之地,自号吴王,颁布了一系列使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浙、赣、皖三省交界的这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唐武德四年(621年),汪华有感于唐朝的强盛和德政,上表请求归附,被任命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并封上柱国越国公。武德七年(624年),汪华奉召进京,任忠武将军等职。唐太宗征辽时,一度委任汪华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八年(649年)病逝于长安,永徽三年(652年),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七子汪爽的后裔,13代汪道安在唐代以兵马使镇婺源,道安有子2人:源、濆,治第大田。  
    休宁西门汪氏出于婺源大畈,汪高再迁至婺源回岭;宋初汪接又至休宁西门,子孙日蕃,支分派衍。
    婺源凤亭汪氏系汪华弟开国公汪铁佛后裔。   

吴姓  
    左台吴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为始祖的吴氏支派,新安是左台吴氏分布的重要地区,吴姓人口数以万计,人丁极为兴旺。  
    吴义方在唐初以博学闻名,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朝廷大招天下名儒讲字于新安歙州(今安徽休宁),吴义方也参加了这一盛会,由于喜爱当地的山水之美,遂举家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于此。   
    左台吴氏在宋元以后的发展极为兴旺,如宋仁宗时,太伯75世孙吴用清,字渭滨,居富饶,据说是由于吴用清积德行善,因此子孙蕃盛,到他曾、玄孙辈的时候,人丁已达1500余人。宗族的发展使左台吴氏产生了许多支派,后来分居金陵、德兴、太平、宣城、安丰、池阳等地。据元代吴王粥的记载,当时富饶、澄塘、休宁、婺源、绩溪、庐江、繁昌等地吴姓多为左台一脉。而据《环溪吴氏家谱》的记载,宋延平年间迁居环溪的环溪吴氏就是新安左台吴氏金竺派衍生而成的支派。环溪吴氏的始迁祖是吴允升,他是金竺派始祖吴琇的七世孙。环溪吴氏的发展相当兴旺,子孙蕃盛,分为五大房,宗族之中可称得上是人才鼎盛,以科第出身的就有23人,监生、贡生有近40人。吴允升的18世孙吴肇荣,康熙年间历任东昌府同知、安陆府知府等职,他任东昌府同知时,严法制、禁赌博、清保甲,百姓称他为“青天”,后任湖广安陆知府,很注意堤防,常单车巡视,在他任职期间没有发生永患,他对审狱也有独到之处,屡破冤案,颇得百姓称颂。此外,吴文光,嘉靖年间中举,任湖广应山知县;吴显,天启年间中武魁;吴子云,顺治年间进士,任河南学政,吴文火斤,任云南新兴州知州;吴文炎,康熙年间进士,任云南开化府知府;吴文炎之子吴士进,亦是康熙年间进士,任云南楚雄府同治;吴兴宗,登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会魁,任徽州府府丞,吴文然,历任内阁中书、江西建昌府同知。环溪吴氏外迁的族人也有不少,遍布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汉口、松江、青浦、莘庄、亳州、婺源、正阳、桐城、嘉兴、嘉定、绍兴、乐平、广德、彰德、休宁等地。  
    左台吴氏发展到民国时期,形成的支派有:临溪、高桥、商 、衡川、东里、澄塘、鉴潭、石桥、莘墟、唐模、吴家林、望而却步圩、金山、敉宁、忠孝城南、梅结、忠孝、北岸、化生、前山、沈村、坟堂、茆田、南圩、石壁、泽富、大 、眉山、璜源、石岭、渚口、柏墩、镇北、篁南、长林、石人前、丰溪、朗源、岭后、汉洞、番溪、商山、向果、莘田、石潭、信山、瑞芝、龙池、墩上、梅庄、横冈、泰溪、梢云、云集、郎川、方塘、 山等等。  
    吴氏溯源世表  黄帝----少昊(玄嚣)----矫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朴-----差弗-----毁-----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三子)  ------太伯(得吴姓始祖)  -----仲雍(传吴姓始祖)  -----季历(周文王之父)

黄姓  
   颛顼的孙女食燕子蛋怀孕而生大业,大业生皋陶,皋陶生伯益,而伯益则被认为是黄姓血缘始祖。  
   偃姓的皋陶生了六个儿子(有的说是三个),长子大费(音闭),又叫伯益,就是黄、赵、江、秦等姓的共同血缘始祖。潢川黄国建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1世纪夏代初年。 黄国为伯益后代所建,而伯益是被夏启杀害的。伯益死后,夏王朝与伯益后裔东夷族的斗争并未结束。作为伯益东夷集团的一支,黄国也一直参加了反抗夏王朝的斗争。这种斗争从夏启开始,一直持续到夏朝第八代国王姒芬时期,《竹书纪年》有这样的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黄夷、白夷……风夷。”这里所说的黄夷,已不是远古炎黄时代的黄夷黄鸟氏族,而应是指夏代的黄国。至夏芬时期,黄国已被夏王朝所征服。  
    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今日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就是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  
1. 黄香(56—106年)江夏黄氏始祖   2. 黄琼(86—164年)   3. 储   4. 琬(140—192年)   5. 松寿   6. 远   7. 长文   8. 期   9. 积,新安太守,生二子:寻、苾。   10. 寻(黄墩始祖,寻生二子:原奕、贞奕);苾(金华黄氏始祖)  黄积,字元集,于西晋太康戊申(288)年,南渡新安任太守。

胡姓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被封為陳侯,谥胡公,后裔遂以谥为姓。满传六十一世,有胡伸者,唐时因避兵乱,迁居歙县黄墩,为新安胡氏始祖。清华胡氏伸孙学,登咸通九年进士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文德二年致仕,由黄墩徒居婺北清华,是为清华胡氏始祖。眀经胡氏  胡昌冀,唐昭宗李晔之子,随义祖胡三而改姓,因此又有俗称“李改胡”,明经胡始祖,中明经科进士而称“明经胡”。   
   龙川胡氏  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始祖胡炎,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今属河南),东晋大兴四年(318年),敕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歙县)。后于咸康元年(335年)元月,与绩溪华阳女王氏结为连理,并于两年后迁居地势“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登源河)蜿蜒而来,羡其山水清丽,便卜龙川之口荆林里聚族而居”。经1600多年,传至当今的“锦”字辈,计历48世

王姓  徽州王姓两大支  
    太原郡:《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载:唐代王仲舒(字弘中,谥文靖公)为迁江南宣州王氏始祖。其孙王希羽(字鹏远,官秘阁校正)为避唐末兵乱,初迁歙之黄墩,不久再徙东七里泽富,即新安王氏之始,也是歙之泽富王氏始迁祖。希羽孙王明,宋初为广州太守,告归泽富后居处改名荣归,后子孙蕃衍,其地又更名王村。《武口王氏统宗世谱》云:唐仲舒公,自河南而家于宣州船茬塘。仲舒死后,当黄巢起义军逼近时,其夫人李氏为避乱,携七子逃难居簧墩。  
    王希翔唐未自黄墩迁居婺源武口;王云北宋后期自篁墩迁居婺源中云;王瑜号双杉仲舒孙唐光启年间自黄墩迁居婺源龙井墩。清之大臣王茂荫出自该族。  
    婺源武口,中云,双杉都是该支!    
    琅琊郡:出自江左王氏(江左出自琅琊)之后,导公后裔褒公为王氏咸阳祖,褒公四传至綝,綝公生十子,其中第三子曰曒;曒公又五传至玙,为唐肃宗宰相;玙公二子,长曰及,次曰又,又生鐬,鐬公生璧,是为新安王氏始祖。璧公字大献,好骑射任侠。时值唐季,天下大乱,民无宁日。璧公率众戢民安境,民所赖之。时杨行密为宣歙观察使,闻璧公名,历补军职。璧公随之东征西伐,屡建战功。杨行密建国为吴,拜璧公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行密卒,子渥嗣立,淫虐无道,出璧公为祁门令。璧公遂请老致仕,定居于祁门城西百余里之苦竹港。璧公生有九子,皆仕于南唐和吴越,或为谏议大夫,或为行军司马。九子共二十三孙,分徒各郡,散处江之东西,如安徽之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休宁、宣城、江西之婺源、九江、彭泽、湖口、浙江之建德,以及江苏之南京、泰州、高邮等地、号称一百三十六房,为江南王氏之又一大族。
   
李姓  
    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因此地多松,又有清泉可供制墨,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不久,他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圭为“墨务官”,并赐姓李,奚氏一家从此变为李姓。李墨顿时名扬天下,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在这种风气的激荡下,各朝制墨高手纷纷涌现,推动了徽州墨业的发展。到了清代,徽墨制作出现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胡开文墨店作为后起之秀,善于把握时机,在商业竞争中逐渐领先,名列清代四大墨家之首。

方姓  
    西汉末年司马长史方纮,“因王莽篡乱,避居江左,遂家丹阳。丹阳昔为歙之东乡,今属严州,是为徽严二州之共祖也”。纮二传为储,东汉和帝时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立祠享祭。方储有三子,其长子仪之后,迁湖、常、鄞、滁、仁和、南海、莆田、兴化、九江,以莆田最盛。其次子觌、季子洪之后流布亦广。汉唐间居住于歙东乡及浙江省交通便利处的方氏,主要是觌与洪的后代。  
    二十八世孙肃(方洪后代),唐文宗七年(833年)登进士,任杭州仁和县令,三年后迁桐庐万户,始居白云村,为白云村始祖。肃有三子,长子翚无传;次子干唐僖宗时以诗名江之南,人称玄英先生;羽为季子,也善诗文。二十九世孙干和羽唐末迁回歙!  
    三十三世孙(方觌后代)杰兴,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由歙东乡迁居歙县。《灵山方氏宗谱序》(1543年)记述其迁徙的原因是“避五季之乱”。杰兴是为灵山派始祖。  
    三十三世孙(方干后代)《方村分派世系》载,“黟侯三十三世孙景玘公字公玉,仕唐为浙江廉使,致政归田,值世变乱,避地而居于歙南,以姓名其村”。  
    三十四世孙承威,自古睦州白云村(桐庐)迁歙南方巷井坞,即今瀹坑,是为瀹坑派始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灌南新安镇建镇史及徽商移民汪氏传统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