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海潮 发表于 2012-7-17 15:23:08

求资料

请本家帮帮忙谁有立信公的详细资料及其儿子应鼐公的资料谢谢

汪苟仔 发表于 2012-7-17 17:05:59

回 楼主(汪氏海潮) 的帖子

69世:立信,三公次子。字诚甫,子六 ── 应麒、应麟、应鸿、应凤、鼎、鼐。幼从父居六安安丰,后居京口兴玖坊。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进士,咸淳间(1265—1274)除端明殿学士,南宋抗元名臣。直言大节,光昭史册。约1222—1224年生,1275年卒于高邮抗元军中,葬丹阳都水堂(湖北恩施白果乡汪家漕有立信公之大墓,是另一个立信),享年约五十三岁。诸子不肯从众降元,或逃亡或隐居以避元难。

汪苟仔 发表于 2012-7-17 17:08:21

回 1楼(汪苟仔) 的帖子

六十九世立信公,字诚甫,号紫源,安徽六安人。宋淳佑七年(1247年)登进士,理宗见他相貌雄伟,对侍臣日:“此阁帅才也。”授乌江主簿,辟沿江制摹,知桐县。未上,辟刑湖司干办,通判建康府。咸淳十年(1274年)元兵大举伐宋,贾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以立信为端明殿大学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募兵以援江上诸郡。立信受诏不辞,并献卫国三策,即日上道。贾似道不听其上文三策,致宋兵大败。立信与似道遇于芜湖,贾扶公肩叹日,不听公言,以致今日,既至,则建康守兵悉溃,而四面皆元兵。立信知事不可成,叹日:吾今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已而闻似道师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日:“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嘱以家事,三日扼喉而卒。以光禄大夫致仕,遗表闻,赠太傅、谥忠节。爱将金明以立信之丧归葬丹阳。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2-7-17 20:40:06

61世惟政公──69世立信公祖脉世系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9671

68世:三,宗智公之子。子三 ── 立功、立信、立礼。带父携子于开禧末年(1207)迁六安安丰(今寿县安丰乡)。次年携幼女回原籍祭祖,并向宗兄托养并代嫁幼女。迁徙时内人有孕在身,次年诞生即为次子,取名立信。

69世:立功,三公长子。 子一 ── 应鸾。
69世:立信,三公次子。字诚甫,号紫源。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戊辰,生于安丰,后居京口,再后居建康城兴政坊。公乃南宋抗元名臣,实乃忠烈,直言大节,光昭史册。享年约六十八岁,德祐元年(1275)殉职于高邮抗元军史,葬(今江苏)溧水,一曰葬丹阳,今湖北恩施白果乡汪家漕有立信公大墓,疑因子孙迁葬。妣康氏,生子六 ── 应鼎、应鼐、应麒、应麟、应鸿、应凤。
      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历任端明殿大学士。咸淳七年(1273)以公为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授江淮招讨使。时逢元军大举伐宋,公至建康(今南京),已是四面皆元兵,宋军悉溃,知事不成,乃率所部至高邮,欲控淮汉以为后图。闻贾似道部全军覆没,江汉宋臣望风降遁。公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遂慷慨悲歌、扼喉而卒。赠太傅,谥忠节。诸子不肯从众降元,或逃亡或隐居以避元难。
69世:立礼,三公三子。 子一 ── 应熊。

70世:应鸾,立功公之子。子一 ── 烈顺。
70世:应鼎,立信公长子。或逃亡,各项不详。
70世:应鼐,立信公次子。子一 ── 仁素。逃居湖北麻城,后人迁江西万载乌溪,今成大族。
70世:应麒,立信公三子。或逃亡,各项不详。
70世:应麟,立信公四子。子一 ── 烈福。与弟奉母康氏、护皇太后及幼帝南下,后回原籍南京徽州府,后子孙振焉。
70世:应鸿,立信公五子。子一 ── 烈祖。奉母康氏、护皇太后及幼帝南下,逃居福建泉州,落籍惠安象浦。为闵南始祖。
70世:应鳯,立信公六子。聪惠大才,不幸早卒。
70世:应熊,立礼公之子。素志忠贞,义不仕元。

注:本主题《61世惟政公—69世立信公祖脉世系》,由原《立信公祖脉世系初探》修改扩编而成。 因通宗世谱53—57卷缺失,而惟政公—立信公支恰在54—55卷之中,实乃遗憾。以上是我搜集少许零星资料起篇,后吸纳苟仔本家和济圣本家提供的资料加以汇编。此乃抛砖引玉之举,冀此希望诸位宗亲继续提供系统、详细的资料。感谢苟仔本家和济圣本家!
      后来《通宗世谱》之“祁门五谱-辰下部”的出现,才得以全面补充至68世止。因要突出立信公的地位和事迹,故69世及之后的旁支就省略了。又因《通宗世谱》之立信公及其兄弟之后裔几乎没有记载,故他们子孙的资料是零散拼凑的,不尽全面、确切、可靠。

汪氏海潮 发表于 2014-4-2 20:32:55

这些资料都看过,可是没有这六个的名字啊,只有夫麟和夫鹏两个的名字,而且夫麟早卒。就是找不到这六个的名字和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