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良 发表于 2013-9-23 19:37:22

哪位本家的家谱中有这篇谱序!

本帖最后由 汪新良 于 2014-6-12 18:26 编辑


明成化乙酉重修《汪氏族谱》序


      余尝观苏明允作《苏氏谱引》云:情见於亲,亲见於服,服始於衰至缌麻。而至於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为途人。然本其初,则一人之身也。以一人之身,而至於途人,此谱之所以作也。三复斯言,深知族氏之不可以无谱矣,然后人不能述其事焉,岂不以亲尽、情尽而忽为途人乎?此谱之所以不可不续其传也。

      吾汪氏之族谱,前人编辑奕叶相传,有自来矣。至七十二世祖碧山翁又加编续,益明且备矣!【善】敬阅之,始知汪氏之有,自鲁成公之次子,生而左手有纹似“汪”,因以为名。既长,仕於鲁。周室受封颍川,后遂以名为姓焉。传至三十一世文和公,为会稽令,遂居新安,历十三世而生越国公。厥后,子孙遭五季之乱,避地迁居四方者不一。纯父公乃越国公之七世孙也,亦以避乱自新安迁居新建,传四世至思立公,自新建迁居唐模。又六世至仁忻公,始居椆墅。掌书大作公乃仁忻公之八世孙也,子三人。长,讳 浤,次,讳 潚,三,讳 梦祥。浤、潚 二公始迁於大里。支分派析,子孙更蕃衍矣。然自碧山翁,上至颍川侯数十世之间,固昭然可见。

       碧山翁有言曰:吾‘子孙能保之续之,吾安得不感发勉励以继其志哉!’适逢椆墅及吾大里(此处必有错误),谨以旧谱质诸谧斋、淡斋二先生,参互考订,以辑续之。自七十二世以后,各支派具为列图以观世系次序,其他远族则不能悉録矣。后人观之,则源流支派昭穆,尊卑昭然,不劳考而明矣。将见於平素道路相值,岁时相迂之际。亲亲之份虽不能无隆杀之殊,而昭穆之伦,爱敬之意,莫不蔼然见於容貌辞气之间。不为无服至亲尽而忽为途人乎。揆厥自来,莫不由斯谱以致之也。岂徒为誇观览而已哉!为后人者能嗣是而传千百世愈久愈盛而弗废坠焉,是以尊祖敬宗之大者也。噫最之哉!




    明成化乙酉(1465年)七十七世孙 善庆、世才 谨识。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9-23 19:51:29

“适逢椆墅及吾大里谨以旧谱质诸谧斋、淡斋二先生”,这样断句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错误。


看十六族的总谱序就知道了,如果把碧山公的迁徙发上来就什么都明白了。

顺便提醒本家: (浤,潚, 梦祥)三公支系在世谱上记载非常明确。

汪新良 发表于 2013-9-24 06:41:02

适逢椆墅及吾大里,是不是后面还有漏掉的字,我总觉读起来不顺,志林本家能解释一下意思吗?括号里的字是清光绪十九年修谱时就有的。

汪新良 发表于 2013-9-24 06:51:42

明成化重修谱序

巧家汪金华 发表于 2013-9-24 09:18:19

相互对照,就清楚了,宗亲们,加油。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9-24 10:36:46

引用第2楼汪新良于2013-09-24 06:41发表的:
适逢椆墅及吾大里,是不是后面还有漏掉的字,我总觉读起来不顺,志林本家能解释一下意思吗?括号里的字是清光绪十九年修谱时就有的。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或许有漏掉的字,通读可以加上“相聚”二字断句。

大里就是墅野的分支,即墅野包含大里,我理解这句的意思是这样的:

“刚好碰上墅野本家和我们大里宗亲的聚会,两地相互都把旧谱拿出来寻问(大里)两位先生”

不知道是否正确?

汪新良 发表于 2013-9-29 20:04:43

回 5楼(汪志林) 的帖子

谢谢志林本家的释读!这样意思就明确了。

汪福文 发表于 2013-9-29 20:44:16

本人的理解跟志林先生差不多,“适逢稠墅及吾大里”这里的及应该作“至”“来到”的讲。也就是说“刚好稠墅宗亲来到我们大里”的意思。应该没有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位本家的家谱中有这篇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