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0-10 13:10:49

俊二公祖脉世系考证谱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7-17 10:02 编辑


俊二公下广丰玉田及建德李镇裔族祖脉世系考证谱
    按:古徽州第一伟人、隋末吴王、唐越国公 ── 四十四世汪华,是汪氏第一显祖。华公共有九子,个个身名显赫、仕居各地、各成分派,后裔更是分支无数。经长期对诸多宗谱及相关历史的研究得知:因战乱、灾荒、瘟疫、却难、元蒙奴役统治、多朝强制迁徙等诸多历史原因,致使外迁宗支多数祖谱失传。往往迁后数代迟迟未能创谱接脉,而后来的创谱人又因年代久远、史料奇缺、资费不济、祖脉难考等原因,故而有部分外迁宗支创修谱,或错接祖脉勉强以统宗计世,或干脆不接祖脉以分支排序。俊二公支下广丰玉田及建德李镇裔族之老谱,亦如前叙 ── 错接祖脉,竟将元代的汪俊二与唐代的汪俊强划等号,但谱书的列祖画像顺序又与之不符,形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

    疑点与分析:(一)支谱载:世华八子,四五世,俊二公,讳通甫,字伯信,原籍歙州,即越国公之裔孙,登元武宗己酉(1309)科孝廉,知信州(上饶),遂居于永北偶,为汪始祖;宜人董氏,与公合葬东门外小坝头虎头山有碑,生子二 ── 胜达、胜美。(二)谱书的列祖画像顺序依次是:汪、文和、道献、世华、爽、道安,往后就是分支诸祖,并无俊公等45世其他八祖。(三)众所周知:华公八子 ── 汪俊,生于唐太宗贞观五年(631 ),仕唐至郑王府(河南)户曹参军,生子五 ── 处默、处方、处忠、处厚、处静,葬绩溪登源里汪村西盘园,世称八王坟。(四)此支的当今世序仅65世左右,而普遍世序是85 — 105世,相差20—40代。鉴于前四点,首先是“世华八子”与“越国公之裔孙”自相矛盾,其次是元代“汪俊二”与唐代“汪俊”相隔约655年,其三是二者的仕职、葬地和子嗣都不相同,其四是从列祖画像分析此支应属道安公之后。

    近期,受浙江农林大学汪和生教授的求助《请帮查俊二公》http://www.iwang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770,并传来了此支的宗谱图片,就祖脉世系考证一事委托与我。受此之托,深知责任重大,唯持审慎客观、合情合理之原则,怀尽心探讨、竭力考证之态度,达去伪存真、还原史实之效果。在多年研谱考谱的基础上,经近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考证,现拟编“爽公至俊二公一脉”至分支五世如下,仅供广丰及建德俊二公支下宗贤及诸位同仁参考。

                              ── 颍川汪侯92世裔、爽公下秋一公支、九华星云(长富) 2013年5月撰于安徽九华山
    45世:爽,字子开,华公七子。唐朝,太宗/高宗时期。据《越国公垂裕录》载唐贞观三年己丑(629)十二月二十日由庞母所生,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684)六月二十九日卒,享年五十六岁。
    核考应属三房庞氏夫人出,生于武德元年戊寅(618)正月十九日,卒于咸亨四年癸酉(673)六月初九日,享年五十六岁。贞观十八年甲辰(644)任右武卫,唐永徽五年甲寅(654 )配左卫勋府,唐总章二年己巳(669 ),仕岐王府(陕西)法曹参军。爽公仕于陕西等地,家居绩溪。
    原配闵氏,生卒育不详;继配戴氏,江阴圭铭公女,唐武徳元年戊寅(618)二月十三日午时生,唐调露元年己卯(679)七月十八日卒,享年六十二。生子二 ── 礼、处贵。
    公与闵妣先葬云岚山,后与二妣同(迁)葬绩溪登源南十一都三图一大田中心(今属绩溪县瀛川乡仁里村七塔组,昔日的大田今成村庄,爽公墓被民宅所困),土名七塔,世称七王坟。南宋六次追封为忠德侯、忠德顺助侯、忠德顺助广休侯、忠德顺助广休协贶侯、崇和公、崇和衍烈公。

46世 47世 48世 49世 50世 生      平      考      略
处贵    爽公次子,字士博,一字金宫,号文愈。唐朝,高宗/武则天时期。约生于唐高宗贞观十一年(637)前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应孝廉(一种科举名称)未捷。少时学习经史(儒学),青年复读老庄(道学),举经不健不义(中年时反认为诸多经书皆为不健康不仁义的),天授(690)隐居丘园,临终悉取书焚之,曰“吾不能以德训子孙,复使累之耶。 配李氏,继胡氏,卒葬失考。生子三 ── 可善、太元、太照。公卒于周圣历元年(698),享年六十二岁,(不知何故)由绩溪登源迁歙县慈菰复迁宣州太平县(古属宣州,今属黄山市黄山区、古县城广阳镇现位于太平湖底部)岭南浮城村橘子园,合葬太平居近南岗。


太元    一曰太玄或泰元,处贵公次子,亦名悱,字致道。唐朝,高宗/武则天时朝。约生于唐高宗显庆中年(658),工八体书、善骑射(会八种书法、善骑马射箭,能文善武也),但疑因愤世而未走仕途。妣上党鲍氏,生子二 ── 仁素、仁恭。居太平,父卒后,因孤癖孝行而终身庐于父墓侧,享年四十岁,葬宣州太平县父墓傍。




仁素    泰元公长子,字廷学,又字德儒。唐朝,武则天/玄宗/肃宗时期。约生于唐高宗仪凤初年(676),志尚贞洁,行存方敬,隐居不仕。配施氏,生子三 ── 凤仪、凤思、凤林。随三子任,由宣州太平迁至宣州泾县桃花潭,享年八十一岁,卒葬泾县居侧。






凤思    仁素公次子,字子仪。唐朝,玄宗时期。约生于唐(周)武则天延载年间(694—695),唐玄宗天宝末年(754—755。一曰唐肃宗乾元元年戊戌即公元758年)仕歙县令 。配程氏,生子四 ── 文秀、文景、文相、文希。随自任由太平迁故里歙县慈菰,享年七十三岁,葬绩溪汪里村南山下。








文秀      凤思公长子,字焕章。唐朝,玄宗/肃宗/代宗时期。约生于唐玄宗先天年间(712—713),唐宝应元年壬寅(762 )仕绩溪县令。配张氏,生子二 ── 行璇、行节。由歙县慈菰迁居绩溪,唐肃宗上元初(760。一曰开元初即公元713年,定错)为修谱作序,享年五十四岁,卒 葬绩溪东龙须乡西山下。世谱等老谱载: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公未诞生)为修谱作序,宝应壬辰(宝应是壬寅,公元762年;壬辰是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任歙县令。后者肯定是错误,惟如前者校记为是。

51世 52世 53世 54世55世生      平      考      略
行璇    (璿是璇的异体字)文秀公长子,字君玉,又字察玑。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期。约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前后,唐代宗广德初(763),任中散大夫卫卿尉。配王氏,生子七 ── 说言、审言、谠言、直言、讷言、昌言、慎言。居绩溪汪里。 享年七十岁,葬绩溪胡里村。


说言    行璇公长子,字昌宗。唐朝,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时期。约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前后,约唐德宗贞元初年(785 —786)以祖勋授云麾将军,仕歙宣等六州都督御史(亦曰都翰御史、都捍御史、都辖御史)。配李氏,生子三 ── 咸、穆、晋。仕居歙县,享年七十四岁,公妣俱葬歙县。




咸     说言公长子,字广之。唐朝,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时期。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前后,约唐宪宗元和初年(806—808)仕唐至睦州(今浙江 建德)清溪县令。配陈氏,生子一 ── 浚。家居歙州,公卒于官,葬歙县南山下,妣卒葬歙西葛塘山寺下。






浚     咸公独子,字文渊。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时期。约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前后,博通经史,文武双全,举贤不第,弃文就武。 唐文宗开成二年丁巳(837),仕唐至歙州都豪寨将西城池指挥使,仕至散骑常侍。配吕氏,生子四 ── 师全、师保、师相、师儒,享年九十三岁,居歙州,葬歙西葛塘山寺前。重修宗谱。








师全     浚公长子,字义夫。唐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时期。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前后,唐武宗会昌二年壬戌(842),授歙州四面城池副指挥使、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配程氏,生子二 ── 道安、道兴,享年八十一,居歙州,卒葬歙北云岚山。

56世 57世 58世 59世 60世生      平      考      略
道安     师全公长子,字元振,一曰成泰。生于唐文宗大和元年丁未(827),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847年,公二十一岁),刺史于德海奏补充衙前兵马使,差充婺源镇都虞侯,总戎镇婺源。自歙县慈菰迁居婺源,为婺源始祖,续修宗谱。 配吴氏,生子三 ── 源、濆、淦。懿宗咸通四年癸未(863)疾卒,享年三十七岁,葬婺源之北武口山下。婺民怀其保镇之恩,立庙于武口思溪,世称彭王庙,誉武口大王,永享年祭,有求即应。宋追封八字平阳王,后又追封威忠德仁圣英烈王。


源     道安公长子,字深叟,因隐不仕,后人誉为愿公,随父总戎婺源,始居还珠里乌水源。生子四 ── 敏、惠、勤、强,公葬五镇大田寺畔。其后裔散徙于浮溪、宣城、弋阳、潜山、池州、庐江、凤阳、宁国、太平、休宁、绩溪等地。宋有翰林学士汪藻,元有礼部尚书汪泽民,明有参政凤翰林学士汪俊、国子祭酒汪伟、编修汪佃。簪缨世济皆其后裔。

强     源公四子,亦名士强,字健行,仕建昌府滤溪县左堂,享年八十二岁。生子三 ── 世雄、世杰、世度,其中次子世杰出祧二兄惠为嗣。公妣同葬绩溪大障山下。
世雄     強公长子,仕某衙副使,生子三 ── 知古、知及、知殷。他项不详。








知及     世雄公次子,迁居婺源浙源,是为浙源始祖。生子四 ── 思(恩一)、恩(恩二)、息(恩三)、恩四(恩四公支下74世文智为桐城梅城汪氏始祖),公葬婺源凤凰山。

61世 62世63世 64世65世生      平      考      略
恩    知及公次子,行名恩二,饶州剌史,晩年随次子迁居凤亭。生子二 ── 祈、新。他项不详。
新     恩公次子,由婺源浙源迁居婺源凤亭,是为凤亭始祖。生子一 ── 罗。他项不详。
罗    新公之子,以义行旌长者。生子四 ── 文赞、文焕(居凤亭)、文海(迁大园陂下)、文忠(迁古陂)。他项不详。
文赞     罗公长子,公居凤亭,后裔迁居凤砂及其周边。生子一 ── 继宁。他项不详。
继宁     文赞公长子,生子三 ── 仪凤(止)、延岳(迁前村小江山)、怀善。他项不详。

66世67世 68世 69世 70世生      平      考      略
怀善       继宁公三子,生子二 ── 沔、矩(迁板潭)。他项不详。
沔     怀善公长子,生子五 ── 叔夏(迁凤砂,因子孙显宋赠承事郎)、叔玠、叔至(迁三溪)、叔衡(迁江头)。他项不详。
叔玠     沔公次子,迁凤砂井尾,是为井尾始祖。生子二 ── 友贤、友仁。传至克刚登宋淳熙进土,光祖登宋咸淳进士。
友仁    叔玠公次子,生子二 ── 伯兴、伯诚。他项不详。
伯诚     友仁公次子,生子四 ── 若纳、若时、若虚(因子显,宋赠通直郎)、若藻。他项不详。

71世72世 73世74世75世生      平      考      略
若时     伯诚公次子,因子显宋赠迪功郎。生子四 ── 克俊(八传有讳孟高迁南源)、克允、克庸、克绍。
克绍     若时公四子,由婺源井尾迁婺源冲田,是为冲田始祖。生子二 ── 义从、义庆。此支谱稿应截止至明朝初期,后未续登,故统宗谱及通宗世谱均缺记续系。
义从     克绍公长子,生子一 ── 梓。他项不详。
梓     义从公之子,生子一 ── 易良。他项不详。
易良    梓公之子,生子一 ── 盛二。盛二生子一:魁五;魁五生子一:宣老。 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义庆     克绍公次子,生子四 ── 辛一、辛二、辛十二、良一。他项不详。
辛一     义庆公长子,生子一 ── 通二。他项不详。
通二     辛一公之子,由婺源冲田迁婺源黄土岭,是为黄土岭始祖。生子二 ── 师、观。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辛二     义庆公次子,生子 三 ── 通一、通三、通六。他项不详。
通一     辛二公长子,生子X ── 悦一、悦三、悦六。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通三     辛二公次子,生子X ── 悦二、悦五、悦八。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通六     辛二公三子,生子X ── 悦四、悦十。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辛十二     义庆公三子,生子 二 ── 通四、通五。他项不详。
通四     辛十二公长子,生子 二 ── 悦七、悦九。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通五    辛十二公次子,生子 一 ── 荣。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良一     义庆公四子,生子 一 ── 俊一、俊二。他项不详。
俊一     良一公长子,他项缺记,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俊二     良一公次子,他项缺记,因此支谱系截止至明朝初期,之后未曾参与大统续谱登记,故通宗世谱世系至此为止。
    今为广丰玉田族谱寻根核考,接为始祖。不仅行名、支派相符,并且世序、年代亦相符,甚至官名还与诸位堂兄弟行名相符,是很好的结果。

75世76世 77世 78世 79世 生      平      考      略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五世
俊二     良一公次子,行名俊二,官名通甫,字伯信,祖籍歙州及婺源,乃越国公之裔孙也。约生于元至元二十至二十五年(1283—1285),登元武宗己酉(1309)孝廉科进士,仕至信州(上饶)知府。遂居于永北偶(地名待考,应是信州东北边),是为永北汪氏始祖。
    配董氏,公及夫人生卒寿不详,公妣合葬东门外小坝头虎头山,有碑。生子二 ── 胜达、胜美。

胜达     俊二公长子,配杨氏,生子一 ── 文海。他项不详。
文海     胜达公之子,行名文,配柳氏、周氏、潘氏,生子三 ── 寿官、大发、大登。
寿官     文海公长子,行名行六,字玉昆,配周氏、刘氏,葬三十二都白石山,有碑,生子一 ── 永镐。
永镐     寿官公之子,行名忠十四,配严氏,生子一 ── 乐隐。公妣生卒失考,公与杉溪仲梅公葬三十四都,妣葬大石头。广公即此分派。
大发     文海公次子,行名福一,名仲仁,字仲偕,配程氏、胡氏。
大登     文海公三子,行名福三,名仁俊,字仁修,官廪生。配程氏、王氏、周氏。生子六 ── 絃、缵、纶、纬、绪、统。
絃     大登公长子,行名缘二,字弓先,配郑氏,生卒葬失考。
缵     大登公次子,行名缘三,字继先,庚子科授林部,仕至仁密知县。配吴氏、阮氏,生子一 ── 子积。
纶     大登公三子,行名缘四,字儒先,配周氏,生卒葬失考。
纬     大登公四子,行名缘七,字营生,庠生。配詹氏,生卒葬失考。
绪     大登公五子,行名缘八,字业先,配周氏、陆氏,过继胞弟,葬江家温。
统     大登公六子,行名缘十一,字光先,配王氏,生卒葬失考。
胜美    俊二公次子,配縿氏,生子三 ── 文珍、文恺、文瑞。他项不详。
文珍    胜美公长子,配余氏,生卒葬失考。
文恺     胜美公次子,配吴氏,生卒葬失考。
文瑞     胜美公三子,配王氏、刘氏,生卒葬失考。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0-10 13:11:34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9-7 15:11 编辑

俊二公祖脉考证的缘起、过程、思路、及相关情况呈述

    请看《请帮查俊二公》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5770 ,这是浙江农林大学汪和生教授、于2013年5月3日发与家网的寻根求助帖。他对自己是统宗65世、本族谱系又与众不同而迷惑不解,他也传来了此支的宗谱图片。

    俊二公支下(江西省)广丰县玉田汪氏、(浙江省)建德市(即古睦州、后严州)李镇汪氏,其祖传老谱就因错接祖脉,竟将元代的汪俊二与唐代的汪俊强划等号,但谱书的列祖画像顺序又与之严重不符,形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

    一,分支老谱的记叙、疑点与分析:

    (一)支谱载:世华八子,四五世,俊二公,讳通甫,字伯信,原籍歙州,即越国公之裔孙,登元武宗己酉(1309)科孝廉(进士或举人,约生于1284年),知信州(任知府,今上饶),遂居于永北偶,为汪始祖;宜人董氏,与公合葬东门外小坝头虎头山,有碑,生子二 ── 胜达、胜美。

    (二)谱书的列祖画像顺序依次是:颍川侯汪公、江南祖文和公、新安祖道献公、越国公世华祖、支派祖爽公、婺源祖道安公,再往后就是广丰分支诸祖,显然并无俊公等45世其他八祖的画像出现。

    (三)众所周知:华公八子 ── 汪俊,生于唐太宗贞观五年(631 ),仕唐至郑王府(河南)户曹参军,生子五 ── 处默、处方、处忠、处厚、处静,葬绩溪登源里汪村西盘园,世称八王坟。

    (四)此支的当今世序仅统宗65世左右,而我们汪氏普遍世序是85 — 105世,相差20—40代,尤以错差30代左右最为可能。

    (五)俊二公本是元朝之人,而将俊二公与45世俊公强划等号,应是后来续谱时因总系丢失而作的无奈改动。从列祖画像的顺序和数量分析,这种做法显然是无知、愚蠢和低级错误的表现。

    二,鉴于上述分析,得出五点结论:

    (一)老谱记叙中“世华八子”与“越国公之裔孙”两词,明显自相矛盾;

    (二)相关史料中“元代汪俊二”与“唐代汪俊”相比,年代差距约655年;
   
    (三)广丰“汪俊二”与歙州“汪俊”的仕职、葬地和子嗣,完全不相同;

    (四)从广丰老谱列祖画像的顺序和数量分析,此支明显应属道安公之后。

    (五)广丰玉田支系始迁祖、元初出生的“汪俊二”,应属统宗73—77世。

    三,支谱考证与通谱衔接及其理由:

    (一)锁定道安公支下、婺源及其周边谱系范围,共筛查到三条相关线索。经审慎甄别,唯婺源冲田族、75世汪俊二最为近似。

    (二)广丰玉田始迁祖与婺源冲田族“汪俊二”,不仅行名、支派相符,并且世序、年代相符,甚至名讳与众兄弟行名亦相符。

    (三)元朝自1279年至1368年,而“汪俊二”约生于1284年左右,此支共有4代数字化名讳,俊二是数字化初名的第2代,完全符合元朝前期出生者的史实区间。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0-10 21:38:42

      此项考证本来是今年五月中旬就已基本完成了的,只期等待和生本家可能找到新的资料,可时至今日近五个月了,并未等来任何新的资料。所以,近两日我将前期的资料重新整理后就发出来了。

汪和生汪 发表于 2013-11-4 08:19:22

在仔细学习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7-17 08:58:12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7-17 09:14 编辑

    浙江农林大学汪和生宗亲,在因公赴皖期间,于昨日乘大巴车由合肥至九华山,专程到访我家。经过几个小时的交谈,仔细查阅了婺栖宗谱,并对以上考证资料的部分内容作了少修改、调整和补充。
    和生宗亲是汪氏美男,亦是汪氏精英,因公务繁忙和身份缘故,长期以来他极少跟帖和交流。通过这次面谈,始知他也是宗亲事业的有心人,只是对宗谱的研读还没有真正入门,还有待广泛和深入。

汪黄市老三 发表于 2016-11-26 21:02:43

我地有一支自称为俊一公支系,于1944年与我支联修,现拥丁400余。地处麻城孝感乡属地,俊一,字宁,子四以字派,孙五,应字派。
不知可否联宗?
该支已衍28世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俊二公祖脉世系考证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