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人 发表于 2013-10-31 12:22:21

介绍徽州名居和义堂一书

徽州名居和义堂一书由汪育真编写,书中介绍了和义堂的历史 人文及建造格局,全书六万字,並载有和义堂汪氏1世至97世的详细族谱,属建公派。每本售价18元,有需求者请与作者联系,由作者本人签名售书,联系电话18751929762。
和义堂是安徽省省保单位,也是皖南已知的、保存最完好的、最大的私家院宅。和义堂建于1780年,当时汪家家族在外经商官盐和当铺,家底相当雄厚。到了清政府对盐商开始限制的时候,汪家祖先当机立断回乡搞儒学,建造了这幢房子。和义堂有13个天井,48个房间,总占地1600多平方米,分左中右、前中后九宫形布局,内设大厅、方厅、东厅等,全为砖木结构。黟县宏村古民居是当年平民百姓的住所,和义堂乃达官贵人的住宅。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10-31 13:49:37

我需要一本,已经电话短信给您。另外建议淘宝销售,可以在付款和邮寄上得到很多优势,谢谢!

汪明才 发表于 2013-10-31 18:50:47

我需也定一本    13951548878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3-10-31 19:53:33

祝贺介绍徽州名居和义堂一书面世!

xajc99 发表于 2013-10-31 19:56:33

一、概述
   现今之郑村由早年郑村、西溪两个自然村在建国初期(1949年)合并而成,明清之季同为“滚绣乡”所辖。两村位于丰乐河北岸,郑村在上,西溪在下,中间仅隔一小径。
   二、追根溯源
   郑村古时名为双桥,北宋天禧中期(1020年)有讳球者由律村(今富堨镇)迁此。岁久族蕃,遂以姓称其地,乃为大姓。传四世德成,熙宁间(1070年)开有三塘(富亭、古岑、蒋塘),水面十亩,故称他为“三塘居士”。又于居之南,凿渠为堨,名“莘墟堨”,以资灌溉。十世曰安,至元间(1270年左右)李世达叛元,安捍御郡城有功,授歙县令,死后,民祀之,号“郑令君庙”。十一世曰千龄,官至休宁县尹,以为官清正而著名,被学者谥为“贞白先生”,司表其居为“贞白里”。十二世曰玉,为时硕儒,门人鲍元康为构“师山书院”,给其授业,至正未(1369年)被封翰林待制,不士,以死殉节,世人称之为“师山先生”。十三世曰绍,捐资兴建小母堨。十六世曰行简,明永乐乙末(1415年)中进士,官至上虞县尹。十八世曰达,明成化戊戌(1478年)中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郑曦中进士。清同治十年(1871年)郑成章中同科三里三翰林之一。名列新安医学的“郑村喉科”的西、南园乃同胞手足,南园于丰先生(1692—1767)为兄,西园于蕃先生(1694—1765)为弟,两人在父亲郑以显带往江西经商的同时还钻研歧黄,尤精“喉科”,至今已传世行医十二代,出过不少名医,已入志者有:郑于丰、郑于蕃、郑梅涧(宏纲)(1727—1787)、郑宏绩、郑承湘、郑承海、郑承瀚(1746—1813)、郑承洛(1755—1830)、郑麟、郑尘、郑钟寿(1806—1863)、郑大樽(1827—1907)、郑沛(1866—1918)等,他们分别著有《白喉阐微》、《咽喉辨法》、《痘科切要》、《熟地黄论》、《居叹燕窝考》、《咽喉伤燥论》、《胎产方论》、《杏庵医案》、《秋斋偶记》、《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记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愚虑医草》、《喉菌发明》、《医案》、《喉科杂证》、《灵素汤液溯源》、《喉科秘钥》、《运气图解》、《问山医案》等多部著作。有吹药、手术、汤药三结合之医术,近代郑渭占、郑墨西等名医更为发扬光大。郑氏白喉医术的成就比德国获此项目诺贝尔奖金的冯贝林要早97年。
   西溪主姓汪,乃越国公汪华(586—649)长子建公(623—682,俗称大老爷)之后。七十一世祖人鉴(1230—1302)因古关庐舍适当,驿道氛恶,尘嚣概然,有乔迁之志。西看山川环绕,沙水潆洄于此,是盛世发祥之地,遂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迁入,曰西溪。继娶郑村郑安之女为妻,郑氏有未决之事,必请“九七姑夫”至也,人称“九七宣教先生”。生子三:孟子会(1256—1314),继叔人龙为后,仍居古关为古城派;仲子介(1266—1332)为里祠祖;季子嵩(1276—1353)为外祠祖。里祠即“承志堂”,在今郑村小学内东首,1959年以改建校舍为由被毁。里祠下分炳文公(1298—1363)支祠和有文公(1301—1367)支祠。炳文支下有“余庆堂”,乃中门,一门三房;有文支下有“积善堂”,乃新屋下门,一门一房,还有“永庆堂”,即下门,一门五房。里祠共九房,现仅存瑄童(1403—1477)一房的后人。外祠,即“忠烈祠”,未设支祠。景文公(1296—1338)长子支下有“敬义堂”、“崇义堂”、“宝善堂”、“植德堂”和“敦本堂”,即里门,一门五房;次子有“三善堂”,即外门,一门三房。焕文公(1309--?)支下“族长门”,一门三房。外祠共十一房,经查焕文公支下现已无据可考。元朝至正十八年(1360年)冬,由于“莘墟堨”潭深,渠高不便灌溉,每为农患。于是里人汪自明(外祠)、黄子墉(潭渡)同村人商量,连同郑元初(郑村)集资相得堨基于菖蒲溪滩界,鲍、汪溪口,接竺溪潭上游之水,汇灵山之余波,垒石为坝,内夯以松木桩,横杂枝,以沙土筑实,横绝二溪之流(按:一种土法上马的水利技术)。次年渠成,三村均受益。1395年汪积善(1346—1421)捐资修小母堨。汪徽寿(里祠1511—1598)明万历辛卯(1591年)捐款千缗修河西大平桥。八十四世祖汪景昌,又名彪(1645—1688),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武进士,因医师误用药而仙逝京师。1688年彪的五位弟弟景旻、景昱、景暹、景晃(1666—1761)、景昴同往兰溪弃儒就贾,十余载家业浸昌。又辟谷水(湖南县名)、江苏、浙江等地经营官盐、当铺、米行、木行、布行及南货等。景晃“饥者食、寒者衣、幼者教、老者养”,一生光棺木就捐出三千余个,行善耗资两万缗以上。他的义举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仲子泰安(1699—1761)对他的继续维持。泰安还耗巨资建了“不疏园”,顾名思义意在要后人就学其中,切勿疏远田园而单纯地追求功名利禄。园内藏有二十四橱各类书籍,亭台楼阁,书屋草堂,竹树葱茏,花草相掩,真乃就读的好处所。可惜的是“不疏园”好景不长,被太平天国官兵所焚。在泰安和泰安长子汪梧凤(1725—1772)的促成下,“不疏园”成了皖派汉学的发源地和中心。梧凤以江永(1681—1762)为师,以戴震(1724—1777)为友,招来了郑用牧(1714—1792)、汪稚川(1722—1780)、程易田(1725—1814)、方晞源(1729—1789)、金蕊中(1735—1801)等“好学之士”(人称“七君子”),在“不疏园”悉心研究探讨汉学。梧凤注有《松溪文集》、《诗学汝为》等多部著作。梧凤次子为灼(1748—1821)注有《渔村文集》、《渔村诗集》等著作(存世极少,仅北京博物馆有珍本)。梧凤胞弟漪(1730—1779)承父业从贾,供兄等“七君子”钻研汉学,在推动皖派汉学研究方面功不可没。漪有四子:为炤(1753—1774)、为炳(1755—1794)、为炯(1756—1820)、为(1760—1811),四兄弟在父亲的资助下,1780年先后分别建了“善述堂”(大房)、“和义堂”(二房)、“善继堂”(三房)、“务本堂”(四房)四大建筑,为世人留下了稀世珍宝。“大房”主营粮油,在江、浙等多地设有店铺。族内汪绍增、汪运镃、汪恩源是书法家;汪丙炎、汪麐杰、汪恕常、汪朝友是名画家。“二房”主营官盐、当铺,长年往返湘、江、浙等省之间。族内有汪绍埈(1781—1840)、汪运鏊(1814—1898)、汪运錀(1832—1879)、汪恩汇(1851—1906)、汪鸿瑞(1858—1928)、汪家瑾(1867—1899)、汪锡爵(1869—1928)、汪印泉(1882—1959)、汪和友(1896—1976)、汪曾德(1923—2000)等十位书法家,被誉为“书法世家”。值得一提的是,汪印泉除自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写字外,还将侄儿和友也介绍到馆内写字。2002年正值印泉120周年华诞之际,他的季子汪济仁、外孙章隆念、孙汪育真还为其出版了《汪印泉法书墨迹选》一书,博得众人好评。教育家汪运鏊,举人,在家设馆办学,授业门生中的程庆熊、汪运錀、汪恩潍、汪恩浔、汪宗沂、汪嘉棠、汪鸣珂、汪福熙、汪律本、严通、严达、汪麐杰、郑翊清、郑承绪、王茂菽等都分别获得了功名和成就,其余百余位学子也都考了上秀才。其胞弟运錀是在兄运鏊的调教下,后拜李鸿璋为业师,是同治辛末(1871年)三里三翰林之一,官拜贵州抚台,托病隐居不士。天文学家汪鸣珂(1849—1918)著有《歙县天文志》一书,并制有《度分纪限仪》草图及说明。“三房”主营丝绸布业,红火于江、浙一带。该房名人甚多,已榜列县志的有:汪宗沂(进士)、汪律本(民国参议院参议员)、汪行恕(留学生)、汪采白(画家)、汪同祖(留学生)、汪岳年(芜关中学校长)、汪民视(寄生虫专家)、汪勗予(画家)等八人,况全是进士汪宗沂的直系(弟、儿、孙、曾孙)。还有时任江西英山县教渝的教育家汪时堉;书法家汪运镳(宗沂父)、汪福熙(宗沂长子)。解放上海时任炮兵团长的汪必诚率部起义,为解放上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平易近人,位居浙江轻工业厅厅长仍关心家乡的建设。还有济世扶贫的开明人士汪席伍。客姓中定居西溪的程应鸣先生(1897—1956),从教多年,1956年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获劳动光荣纪念章。
   三、徽派建筑
   1、贞白里坊,位于郑村一巷口,仿木结构,两柱一间三楼,始建于元末,是歙县年代最久的牌坊。该坊于明弘治十二年(1500年)重立,明嘉靖六年(1528年)重修,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再修,故坊上石料不同质。现主要构件外形尚好,唯梁上深浮雕及部分文字剥落严重。
   2、郑氏宗祠,始建于成化丙戌(1466年),万历乙卯(1615年)大修,康熙已亥(1719)重修,1995年美国友人安思远先生捐资又修一次,被县文化局列为景点,对外开放,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保”,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宗祠之一。该祠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祠前大道上立一石门坊,显得典雅华丽。祠堂厅为五间三楼建筑,造型别致,用料讲究。
   3、古民宅“和义堂”占地1612.3m2,分东、中、西三大列,呈九宫封闭式,内有贯穿三大列的通道,四通八达,路路皆通。屋内有天井17个,大小厅堂15幢,住房46间,偏房30间,门(不含房门和楼梯门)41道,砖、木雕处处可见,楼板上也铺有地面砖。是世间少有的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亟待有关方面予以打抢救、保护。
   4、除拥有上述三处特殊景点外,还有纪念“贞白先生”的“贞白之门坊”(明正德)、纪念“越国公”汪华的“忠烈祠坊”(1510)、纪念“司农少卿”叔詹(1080—1160)的“司农卿坊”(1510)、纪念叔詹子若海的“直秘阁坊”(1510)和“黄氏节孝门坊”(清代乾隆),还有文革期间被毁的“许村牌坊”、“世光坊”、“偶然坊”(明正德1507年)、进士坊(明永乐)。“西溪文会”在“西溪汪里”门亭之西,是文人和社会名流切磋学问、仲裁调解村中大小事物之处,占地约600m2,至今尚存一半,极易抢救修复。被毁的名胜古迹还有“忠烈祠”、“师山书院”、“令君祠”、“贞白祠”、“炳文公支祠”、“有文公支祠”、“大夫第”、“文昌阁”(清康熙癸已年)、延龄桥及苏氏古居(明嘉靖,现迁至潜口)、“环翠楼”、“馀园”(现镇政府所在地)等。“西园”、“南园”、“善述堂”、“善继堂”、“务本堂”等古民居由于历史的原因,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善继堂”内的采白故居和南园里幸存的三层楼古民居还尚存世,亟待有关方面及时维修。
   村中还掘有四个水塘(新塘、菜园塘、荷花塘、西园塘),该四水塘除用作消防之用外,可供游人垂钓、观光。
   村中还有古井三口(祠堂坦井、方井、后门园井),至今井水仍清凉透明。
    四、人口变迁
    郑氏向来轮祚排行字,依次是“维、克、式、敦、叙,乃、知、励、忠、贞,敬、慎、传、奕、宪,熙、雍、萃、隽、英”等20个字,排完后又从头排起。衍至今日“励”字辈为最小辈份,共38代。
   不同的是汪姓则以身居多少世而行资论辈,衍至今最小辈份为九十七世孙(里祠1人、外祠3人)。据《新安歙邑西沙溪汪氏族谱》载,鼎盛年代当属八十四世祖,同一辈份中男性522人(里祠290人,外祠332人)。而今单以里祠九十四世为例(包括一部分乔居他乡的在内),仅40人。为何相差如此之大?一、徽商的崛起,官场的得意,使得不少族人奔赴全国各地,经营起自己的一方天地,有的定居他乡繁衍生息,有的疲于奔命在拼搏中客死他乡。二、战争之残酷,最为代表的是崇祯乙亥(1635)流寇破城;癸末(1643)左兵肆掠,举乡外出避难,死伤不少族人;咸丰庚申(1860)太平天国的血洗。三、血吸虫的肆虐。
   经调查解放后郑村有三次人口大变动:一、1954年江北发大水,无为、安庆等地先后自动迁来十几户;二、1958年新安江库区移民,从街口、街源、正口、定潭等地迁入移民106户406人,以毕、汪、李、凌、张五姓居多,至今已有800余人,约占郑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三、户籍改革后,不少南乡人为了使儿子能取上妻子,孙辈能就近上学,举家定居郑村,村委还为外来户单独成立村民小组,至此郑村变为十八个村民小组。今日郑村之人口以客姓居多。
   解放后在“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方针指引下,县血防站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采取“水改旱”、“开新沟灭老沟”和“喷撒农药”等措施,1987年郑村就消灭了钉螺。同时又给病人免费治疗,百姓的健康水平得到空前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优生优育的广泛宣传,计生工作成绩显著,2000年计生工作各个环节百分之百达标,邵娟娟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先进个人。截至2005年,全村有835户共2355人(含非农)。
   五、建置、区划及主要负责人
   附表一:1950—1968年村级干部组建名单
   附表二:1969—2005年村各部委干部组建名单
   六、郑村的教育
   郑村历来对教育极为重视,深明“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的道理。清代之前都为私塾,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新思想影响下,郑村、西溪的上层人物便有所共鸣。1905年由郑雨仁(南园)、郑翊清(西园)主持创办了“师山小学”,将“师山书院”东首的房屋辟为校舍,汪律本(西溪)等将汪氏紧靠师山小学的一大块空地无偿捐出平作操场。抗战爆发,在浙经商的西溪人汪干明、汪德良等纷纷返回故里,见家乡学校少,非郑氏子弟就读师山学费昂贵,汪氏子弟很多无法就学,十分痛心。1938年连同汪福熙,在汪氏里祠祠堂办起了“歙县私立剑华小学”。届时,“剑华”和“师山”并存十三年之久,也就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教学竞争,风盛一时,成为美谈,歙之东、南、西、北乡均有学子慕名前来就读。1950年冬由县文教科出面将两校合并成“郑村小学”,校址在原“剑华小学”,“师山小学”也设有教室。师山小学的校训为“贞白”二字,剑华小学的校训为“毅”,意在贞白做人,刚毅不衰。解放后郑村小学教育面向大众,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改革开放后,郑村小学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导向,先后为高级学府造就了不少人才,今有陈祥旭、江宁、郑迎松、郑红、张万明、蔡园园等六位博士生分别留学于美国、英国、加拿大、英国、香港(2人),继续深造报效祖国。
   95年郑村小学九十华诞之际,村两委发动群众集资四万多元,并将村电影院产权赠给郑村小学,支持办教育。郑村村委会在1999年又向县移委立项报告,为郑村小学获得计划外资金15万元。同年在县教育局和各位校友、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下,教学大楼的建造正式启动,并于2002年竣工。如今一幢建筑面积为1598m2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造价为八十余万元,并有配备30台电脑的微机室、电教馆、实验室,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铺平了占地4000 m2的大操场。2005年百年校庆之际,村委又捐资1000元支持教育。当今之郑村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2005年被黄山市教育局批准为“黄山市农村示范学校”。
   七、历年获奖情况及领导表彰
    1、1983年郑丽华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2、1983年郑村调解委员会被省司法厅评为“先进集体”,授予“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锦旗;
   3、1984年被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
   4、1988年被县妇联评为“优秀妇代会”;姚桂娣出席省第七、八、九届妇女代表大会;
   5、1991年7月7日特大洪水,两委发动群众抗灾自救,一天恢复水利设施,二天恢复跨越丰乐河的高压线电路,七天修复郑村桥,被市县评为抗洪先进集体、先进支部,汪应勋参加市抗洪抢险报告团;县组织部报道郑村抗洪纪实,题为“时刻显优势,万众一心抗洪灾”;姚桂娣获“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6、1992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7、1992年被市妇联评为“优秀妇代会”;
   8、1994年10月2日省委书记卢荣景来检查支部工作,评价很高;
   9、郑村支部业余党校成立;
   10、《黄山日报》题为《党建三新带来面貌三新》、《远方送来的锦旗》、《县司法局郑村调解委员会新起色,重视培养接班人》等三篇文章报道郑村党支部;
   11、1995汪应勋被授予“全国优秀村委会主任”(全国仅200人);
   12、1996年汪桂声、方启文被司法部授予“从事调解工作三十年”先进个人,评为“县标准化调解委员会”;
   13、1996年战胜6月30日特大洪灾,被县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14、1996年评为“县先进党支部”;
   15、1997年县授“村民自治示范村”铜牌一块;
   16、1997年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
   17、1997年被县评为“红旗支部”,市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
   18、1998年发动群众为灾区捐款6300元,衣物579件,全镇第一;
   19、1998年本村创作《八女唱郑村》节目在县文艺调演获得二等奖;
   20、1998年县评定为“安全文明村”;
   21、1998年继续被评为“红旗支部”,市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
   22、1999年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亲临农户家中检查工作;
   23、2000年3月7日中央电视台“中国人口”栏目播放郑村自办节目《八女唱郑村》镜头;
   24、2000年姚桂娣被选为歙县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
   25、2000年汪应勋被评为黄山市第二届劳模;
   26、2001年中央计生委和韩国友人来我村调研中国妇女精神风采;
   27、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金局长来调研税费改革情况;
   28、2001年被评为“市级先进调解委员会”;
   29、2001年汪桂声被评为“省计生协会优秀代表”;
   30、2001年姚桂娣被选为“黄山市第二届党代会代表”;
   31、建党80周年,组织全体党员去西递参观农民办旅游,并与王村村结为“友好村”。
   八、农副业
   文革前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制约,老一套的生产方式和品种的单一化,加上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摧残(缺电、缺设备),粮食产量始终无法提高(每亩三百斤左右),进而群众的生活水平一直较低。
   1969年郑村通上了高压电,建立了电灌站,办起了粮食加工厂,对于郑村的发展是一大推动。通电后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生产开支也相应有所增加,人们深感“口袋”里的钱太少了,光靠农业已经无法投入再生产。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大队办了塑料厂、茶场,各队分别自发办起了草织品厂、纸板厂、蘑菇房、花舍、油坊,种起了甘蔗、西瓜、芋头、茭白、荸荠等农副产品,并与“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县土产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产、供、销合同,走“以副养农”之路,活跃了经济,尝到了甜头。集体有了钱,水利设施不断地得到完善,先后又添置了“丰收35”拖拉机两台、“七一”牌汽车一辆、手扶拖拉机若干台、抽水机为之更多。“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广大村民不辞劳苦“割田成方”,“建机耕路”,机动车在田间能随心所欲。更不可忘的是当年的公社书记桂仲熙同志、技术员杨金发同志及村两委呕心沥血,带领郑村人造了郑村桥,郑村的一切从此便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高幅度上升(见附表三),人均口粮有所增加(见附表四),人均收入更为提高(见附表五)。
   1982年分田到户,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更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郑村人更加意气风发,1999年农业综合开发牌坊群示范片启动后,郑村的田野是:田成方,路渠成网,树成行,处处一片生机,今日粮食亩产已超千斤。从2002年起村里还免收村民的水利费。原有水田2400亩,2005年被“高恒置业有限公司东方绿洲植物园”征去一半。
   九、旧貎换新颜,为民办实事
   1、1993年新建商品房十间,新会议室、医疗室启用,商品房招标出租,增加集体经济;
   2、1995年开通了程控电话,固定电话基本普及;
   3、1996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收视二十八个频道;
   4、由村投资、群众集资、村民投工,村内所有路段都浇上水泥路面(四十余条),接通了郑村——上沙溪的水泥路面,潭渡村口——郑村村口的水泥路面;
   5、铺设了书院前——郑村桥头地下涵管,并在涵管上浇灌了永久性水泥大道,杜绝了村内因下大雨发生内涝的状况;
   6、建农贸市场和门面房八个,通道两侧新辟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宣传栏和广告栏;三楼设有计生服务室、会议室、两委办公室、档案室;
   7、建男女公厕各一,每天有人冲扫;
   8、村内主干道安有路灯;
   9、村内设有垃圾箱、垃圾池,村民自觉垃圾袋装化;
   10、村投入资金将自来水装到各户门口,全村吃上放心水;
   11、整治街道容貎,将原手工业社的低小平房改建成楼房,取名“贞白市口”,公开招标出租;
   12、启动“丰乐河郑村桥上游防洪、造地、清淤综合治理工程”,既达到了防洪的目的,又使昔日的荒滩变为“黄金之地”;
   13、在村口设公交停靠站、避雨棚,方便过往旅客。
   十、结束语
   这次纂写村史的年代为1020—2005年,限于编者水平的有限,资料的欠缺,时间的短促,根本无法淋漓尽致地突出郑村的历史,甚至还有不少错误,恳请上级领导、广大村民和知情者多提宝贵意见,为下次纂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顾问:仇乃桐
编纂小组:姚桂娣、吴卫平、胡新生、汪应勋、
郑友鹏、郑式渊、郑志诚
执笔:汪育真、吕磊

xajc99 发表于 2013-10-31 19:59: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67dd00100dlys.html当今之“贵族”——和义堂

西溪人 发表于 2013-11-16 10:13:56

回4楼 5楼 楼主,4楼所载文章是我2005年为歙县郑村村委会所写的文章,您怎么也有电子稿?能交个朋友吗?联系电话 18751929762,恭候您的回复。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11-16 10:20:34

已读此书,历史人文部分帮我解决了建公支系十六族的很多问题,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介绍徽州名居和义堂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