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封林 发表于 2013-11-15 20:24:54

清通谱之餘思四紀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1 编辑

                   
  按:越國公有三子失傳,一子無傳。感愴之餘,各述其事,附錄於斯,以示世世知所謹而無所忘云。
越國公第二子、涪川令諱燦支系(缺)
       賔按:舊譜涪川令正燦公者,令於涪川也。生二子,長曰處嶷,次曰處崇。遂世家涪川,今隸西蜀重慶府,去我新安六千餘里。此可必其無子若孫乎?必其子孫無蕃衍乎?必其無賢達者出而為我祖宗光乎?迄今千有餘年,風馬牛不相及。四海九州之內,有對面而不相識者焉,是豈有他哉?地之相隔也,譜之不相通也。夫以分形連氣之親,淪而至於鄉人之不若,彼此悠悠邈焉。遺恨昔者,何愛一介之使、一紙之書而不相求相應,以通千百年一家之好乎?此先世賢者之責,而尤達者之責也!今縱求之,淘金于東海之沙,認玉于西山之石,亦難矣哉。嗚呼!萬派同源,千流一脉,我念然矣。胡馬依北風,越鳥棲南枝。彼豈無是思乎?缅惟涪川,撫卷三嘆。
越國公第五子、左衛府飛騎尉諱遜支系(缺)
越國公第六子、薛王府戶曹諱逵支系(缺)
       賓按:逵公圖下,註四子曰處斌、處筠、處寵、處則。而遜公雖無所註要,皆不載其傳。視燦公之注遷徙者,尤為略也。涪川千載,尚係望於三巴;二公百世,何所聞於宇宙?吁!謹告將來。
越國公第九子、諱獻(早卒)
       賓按:獻公膂力經戰,英氣未泯,雖曰可祀,然緣當時鄉人德越國公,憫其無後而享之廟也,宋誥亦表此意。夫其明載無後者,得享之廟。若此,涪川諸公反不及其特祭者,當時謂其有子故也。庸知再傳之後而譜失其載乎?由此言之,明知無子者,猶可繼也。苟傳後失載,則與無子又無繼子者同矣。夫無子又無繼子,求其載而不得,則絕者與我俱無恨矣。今若此亡者有後而無後,生者有祖而無祖,或憶萬孫子而身同空桑之生,祖為孤寂之鬼,推所自來,由譜失其載也。矧冐亂宗支者,由此而起乎?慨筆書此,百世鑒之。

汪封林 发表于 2013-11-15 22:38:47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2 编辑

先祖说:越國公有三子失傳,一子無傳。夫以分形連氣之親,淪而至於鄉人之不若,彼此悠悠邈焉。则先世賢者之責,而尤達者之責也!
       先祖说:明知无子的,还可以有繼嗣。若是有后而谱失其載,則与无子又无繼子一样,均为无后。虽然无子又无繼子,求其載而不得,則无后者与我俱无遗恨矣。但如果属于那种有後而無後,生者有祖而無祖,或有憶萬孫子而身同空桑之生,祖為孤寂之鬼的,则是譜失其載的原因了。

亮翁 发表于 2013-11-15 22:48:29

賓公一言,石破天惊=================

"遺恨昔者,何愛一介之使、一紙之書而不相求相應,以通千百年一家之好乎?此先世賢者之責,而

尤達者之責也!今縱求之,淘金于東海之沙,認玉于西山之石,亦難矣哉。"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11-15 23:15:34

现代尚有许多不愿入谱之人,可叹可恼也

汪封林 发表于 2013-11-15 23:18:00

回 3楼(汪兴吾)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2 编辑

现代也有许多贤者、达者不愿担其责,亦可叹可恼也!

汪洪能 发表于 2013-11-15 23:34:08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2 编辑

華公三子失傳,一子無傳,乃吾族之大不幸矣。感愴之餘,淒然涕下。

汪封林 发表于 2013-11-16 07:52:56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2 编辑

在“全球汪氏qq总群”里,有名为涪川灿公之后者(黔-涪川灿公-德华),希望大家关注此事。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6 08:59:46

回 6楼(汪封林) 的帖子

       此类自标“璨”公裔者均属思南分支,其支系庞大、人口众多,思南者乃旧涪川也。昔归四川省重庆府,今隶贵州省是也。但甚惜早期史料全无、没法衔接上脉,方志及族谱只始于明初土生土长的苗民司长官汪德英。因知明初时宗族已具相当规模,故认为当为璨公后裔也。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11-16 10:17:24

人口普查我们的汪姓有了具体的数字和排序,视为相对定数,千枝万派中的遗脉和家族内正常的过继传承都没有回归迹象,那么,我个人还是认为分支无传属于正常,正如千百年来汪侯发展到如今的大姓,完全就是那么几位先祖的传承,如果分支遗脉有传承,发展到到如今岂不汪姓排名要靠前?

个人觉得,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也为错混衔接提供想象籍口。

汪勤红 发表于 2013-11-16 11:34:49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52 编辑

现代也有许多贤者、达者不愿担其责,亦可叹可恼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清通谱之餘思四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