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 发表于 2013-11-24 19:44:27

住庙杂记

                              住庙杂记
                              
                                 汪 潮

朝闻晨钟,夜听暮鼓。梵音琅琅,板声阵阵。蝴蝶飞舞,鸟儿鸣唱,花儿绽放。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朝拜菩萨,读书参禅,寻访古迹,亲近自然。这就是我当下的生活。
你不是在家做“专业作家”吗?怎么像出家了啊。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
我对宗教颇感兴趣,宗教是我的研究范畴之一。正是因为有兴趣,有崇拜情结,我曾参拜过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宗教圣地,诸如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武当山、罗马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凯撒大教堂、圣尼古拉大教堂。大约还去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其他寺庙、道场、教堂。
这几年,我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个“专业”作家、研究学者。当下,60余万言的《大同论》已进入收尾阶段,我还著有《诸哲论》、《朱熹评传》等著作,它们基本属于哲学、社会学、文学范畴,涉及宗教的篇幅很大。
这次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在这澄黄透绿的秋天,我到著名的五祖寺生活、工作了一个多月。住在方丈室的小院内,做一些文字文化方面的工作。衣食住行作,都深深地融入了佛教生活氛围。有一些观察、感悟,记录在案,与大家分享。

                           早晚课

以前参加过几个寺庙的开光、水陆法会、放生等活动,这次又亲身体验了一下早晚课,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让人心生许多感慨。
10月24日晚,我问方丈,明早的早课我可以参加吗?方丈答道,可以呀。不过要起早床,汪老师起得来吧?我说没问题。
早课从凌晨4点开始。我担心起不来,就特意拜托智传和尚起床后叫我一声。好在我有这份敬佛之心,早上3点多就醒了。智传敲门时,我说我已起床了。洗漱完毕后,我们就陪同方丈去大雄宝殿。秋天的凌晨,又在山区,有一丝凉意。然而,因为心中念佛,对一种从没参与过的仪式的好奇心,热血驱赶了寒意。
清晨,当板声划破寂静的长夜,钟声敲醒了沉睡的山谷,僧人们披上袈裟,鱼贯地行入大殿,讽诵经咒,开始一天的行持生活。4点整,早课正式开始。各位僧人、居士衣冠整洁,集于大殿,在大厅两旁肃立站好,然后,对佛祖行跪拜之礼。锣鼓、钵等打击手敲打了一阵后,身穿袈裟、仪态庄重的方丈在一位僧人的导引下,步入大厅,上香礼佛,对佛祖行跪拜礼。然后是反复的吟诵、跪拜。看得出,他们很虔诚、虔敬。后来了解了一下,这“拜”叫“礼佛八拜”,包括南无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尊法、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一切贤圣僧等。难怪要那么反复的拜,原来有“八拜”。
“拜”和“诵”同时进行,口诵身拜。诵的经咒不少,依序诵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上来偈赞、赞佛偈、三皈依、韦驮赞等经文。早课以楞严咒为主,此咒素被称为“咒中之王”,咒文较长,有427句,2620字,宋元以降即盛行于丛林,是日课之首。唱诵之前要先念阿难赞佛发愿偈,“……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楞严咒毕接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接着唱:“上来现前清净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薰修希胜进……,檀信归依增福慧……”,祝愿国泰民安。再接唱“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等三菩萨名号,早课正文至此完毕。
中间有一个绕佛祖像转一圈的程式,然后在大厅的右角双手作揖,再各归原位,吟诵拜佛。这天,有人做法事,他们一家三人也参加了。他们在一位僧人的引导下,比旁人有更多的跪拜,且在不同的位子朝不同的方向跪拜。
僧人们的吟唱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他们的嗓音圆润、饱满、柔和、纯净,似天籁之音。似乎还有和声。尤其是领唱(唱导师),声音纯正甜美。包括佛教音乐、建筑、雕刻、书法、绘画在内的佛教艺术的确很了不起,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也参加过两次晚课。当夕阳西落,纯厚高亢的板声再度响起,僧人们依旧褡衣上殿课诵,庄严的梵呗再次回荡在山之涯、水之湄。晚课在下午4点半以后开始,为时一小时左右。东方山弘化禅寺的时间要晚些。诵念弥陀经、忏悔文,进行蒙山施食,诵净土文,三皈依等,至唱伽蓝赞结束。晚课单日唱“大慈菩萨发愿偈”、双日念宋朝遵式法师所作的“一心皈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一日将尽,最后行者须提起无常感,此时唱“警策大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此偈前半部出自《出曜经》,后半部则是《普贤警众偈》,二偈合并,自北宋《禅苑清规》收录后,被丛林广为采用。
无论早晚课,都要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行者至诚发愿以三宝为生命终极依归,依此努力践行。 
《祝祷护法》是对韦陀、伽蓝两大佛教护法菩萨的赞颂。唐道宣律师《感通录》中有南天王部下韦将军周行东、南、西三州保护佛教的故事,中国隋朝以后佛教渐有关羽皈依佛教成伽蓝菩萨的传说,此后护法堂或客堂开始供他们的塑像、画像。二位菩萨示现护法的故事,在中国丛林中广为流传,因此僧人早课末了唱“韦陀赞”,晚课则唱“伽蓝赞”,感谢护法菩萨,护持山门宁静,海众安和,行者进而期勉自己做佛教的护法,并看好自己的道心。
如果在初一、十五,早课之前加唱“香赞”,即《宝鼎赞》:“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如果在佛菩萨圣诞或普佛时,则唱《戒定真香》。
自宋以降,千百年来,无论是晨昏,还是落日,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炎炎夏日,僧人们为什么如此执着?看看这些经文咒语我们就能够明了早晚课的意义,就能够明白他们坚守的价值。僧人们有一种无比博大的情怀,为众生祈愿离苦得乐,获得智慧,体解大道,一切无碍;为世界祈愿兵革消散,永久和平。他们永怀感恩之心,感恩佛祖,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众生,感恩大地。
早晚课也有儒家“吾日三省吾身”、自励自警之意。早课的用意在提醒自己,希望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不要违背佛陀的教诲,合乎佛法。晚课是反省,反省我今天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有哪些做的是对的、正确的,有哪些是做错了?做对了的,明天继续要保持,做错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
早课一般90分钟,这天因做法事延长了30分钟。两个小时说短也不短,大家正襟站立很长时间,站如松柏,精神抖擞。不得耳语,不得吐痰,不得离开,不得乱动,中规中矩。这对每个人的体力、耐心和意志力都是一种考验。即便是我这样平时有很好运动习惯的人,中途也感到有点吃力。就是唱、拜,移步等等,都讲究协调整齐,彼此关照。移步要瞻前顾后,左右展眸。动静威仪皆显庄重。
宗教的一些仪式、规程、规范,的确给人以十分庄严、庄敬、威武的感觉。给人以神圣感。而且,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仪式规范,这也是它们从形式上相区别的因素之一。早晚课的体验,让我有所体悟,心中的慧苗得到了浇灌,心灵变得更加明净。今后也要常常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3-11-24 20:48:36

学习了,谢谢汪潮本家!使我了解寺庙的早晚课。

双子客 发表于 2013-11-25 00:47:20

引用第1楼桃园汪银河于2013-11-24 20:48发表的 :
学习了,谢谢汪潮本家!使我了解寺庙的早晚课。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这几年,我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个“专业”作家、研究学者。当下,60余万言的《大同论》已进入收尾阶段,我还著有《诸哲论》、《朱熹评传》等著作,它们基本属于哲学、社会学、文学范畴,涉及宗教的篇幅很大。


    祝贺!

双子客 发表于 2013-11-25 01:05:55

引用第1楼桃园汪银河于2013-11-24 20:48发表的 :
学习了,谢谢汪潮本家!使我了解寺庙的早晚课。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无论早晚课,都要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行者至诚发愿以三宝为生命终极依归,依此努力践行。 

xajc99 发表于 2013-11-25 06:50:28

作者简介:本名,汪潮洗,生于1963年,湖北武汉人,198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城市学家、作家、诗人。著有《大同论》、《东西方诸哲论》、《城市学概论》、《汪潮思想文集》、《汪潮史论》、《汪潮时评》、《汪潮自述》、《汪潮诗集》、《汪潮文学作品选》、《二十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译著)等。
座右铭:我深沉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
对人类苦难难以言状的同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不倦求索,对真理的不可遏制的探求,对人生真谛的不懈求证,对人间真善美的孜孜以求,构成我全部的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为此,我愿意舍弃金钱、地位、荣誉、爱情乃至生命!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bor
QQ:1871109216
邮箱:wang999com@sohu.com

金寨汪卫东 发表于 2013-11-25 10:59:06

学习了,“朝闻晨钟,夜听暮鼓。梵音琅琅,板声阵阵。蝴蝶飞舞,鸟儿鸣唱,花儿绽放。”仙境般的生活,有佛缘,佛心。

东方堂 发表于 2013-11-25 22:20:00

引用第3楼双子客于2013-11-25 01:05发表的:



无论早晚课,都要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行者至诚发愿以三宝为生命终极依归,依此努力践行。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明才 发表于 2013-11-25 22:34:21

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住庙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