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边君 发表于 2014-2-9 12:36:59

“姓氏学”与“牒谱学”——也谈汪姓的来源

“姓氏学”与“牒谱学”——也谈汪姓的来源
汪氏的起源,汪氏宗亲网的主流意见与“姓氏学”学界的说法不一致。
前者认定汪氏的起源一元,是“鲁宗室”,即鲁国鲁成公之后裔,其先祖可追溯到周公,再上溯,就是黄帝的后裔,为姬姓汪氏。
后者认为是多元的,甚至是典型的多源姓氏。
我们仅举两本书籍的说法。
1.袁义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版)中关于汪姓起源与演变的论述是这样的:
1)源出漆姓。
帝舜时,在今浙江武康地区活跃一支防风氏部落,厘(釐)姓,守封、嵎二山。夏朝初,防风氏国君为禹所杀,部落向北迁移。商朝时,称汪芒氏,也称汪罔氏,改姓漆。到了周朝,部落已北转移山东融入了长狄之中。春秋时期,在鲁北博兴建立了鄋瞒国,也叫长翟。汪芒氏之后裔以汪为氏,漆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2)源自姬姓。
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成公(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已进入春秋后期,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姬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3)源自赢姓。
西周时,汪为秦国支庶所封的侯国,古城在今陕西澄城,近山西临猗西南临晋古城。直到战国时,汪国还存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伐秦,筑临晋,可能汪国在此时灭于魏。子孙以国为氏,这支赢姓汪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
4)出自外族的改性。
袁义达先生是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是资深的姓氏专家。他在《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还指出,中国前列300个大姓的起源都是多元的。
2.《中华万姓同根》(杨复竣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汪姓:
1)《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古诸侯汪罔氏之裔”。
2)《姓氏寻源》:《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
3)《国名记》:《汪氏,出于古汪侯国,在临晋,后因为氏》。
4)《姓考》:《赢秦赛马庶之后》。
5)《姓苑》:《汪氏出于漆姓,或云出于姬姓》。
其它许多讲姓氏的著作中有雷同的论述。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以为,对于汪氏起源的不同观点,主要是没有区别“姓氏学”和“牒谱学”的异同。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牒谱学”是“一家一姓之史”,即或一家一户一姓、或一家族的一姓个案历史衍变档案,其始祖明确、世系清晰、世代有序。修订家谱的目的,主要是维系家族的秩序、巩固家族的团结、扩大家族的活动。家谱的内容有约定俗成的大致十几项谱例:姓族世系、迁徙流变、人口消长、墓塚位置等等。现在所见的“牒谱”大都于明清两代期间修订而成的 。根据“牒谱学”,汪姓起源于“鲁宗室”是不成问题的,姬姓汪氏是现今汪姓的正宗。
二、“姓氏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整体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姓氏学”与“牒谱学”是有区别的,当然有联系,是互相影响、补充的。但“姓氏学”毕竟不等于“牒谱学”。
我国研究“姓氏学”的历史已很久远。战国晚期已有第一本记载姓氏源流的著作《世本》。以后有名的有《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姓解》《姓氏急就篇》《古代万姓统谱》《姓氏解纷》《姓氏寻源》《姓氏五书》《姓氏考略》等等。
这些古代的“姓氏学”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是罗列具体的姓氏问题。
钱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是“姓氏学”范畴,不是“牒谱学”范畴,更不可能讲姬姓汪氏的“牒谱”。他讲的汪姓的来源就是来自这些古代“姓氏学”著作中的资料,不会是他个人研究的成果。
姬姓汪氏的“牒谱”中是可以不讲“防风氏”的,也不可能讲。
从姓氏发展流变的历史看,远古时代的姓氏、三代时期的姓氏、先秦以降至今天的姓氏,对于姓氏的制度、姓氏的确定、姓氏的作用、姓氏的概念都有许多的不同,这是一定要考量到的。在姓氏流变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可能会出现“汪”的国名,或“汪氏”“汪姓”的姓氏符号,但他们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从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观点看,会有非姬姓汪氏,而是在远古时期或几千年发展历史上可能出现的“汪氏(姓)” 融合进“姬姓汪氏”,这是可能的。一旦融入,在“牒谱”上是看不出谁是谁,大家只信奉一个始祖,供奉一个始祖像。这是中国“牒谱”上的共同现象。
谈到“防风氏”,不姓“姜”,当然,更不可能姓“汪”。孔子说姓“漆”,司马迁说姓“厘(釐)”。司马迁对。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4-2-9 14:23:06

      很好的帖文,学习了,感谢震球教授的指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者就是不注重调查研究,总拿前人的文字抄现饭,从来不管对错如否。甚至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亦或变厘为漆、变漆为姜。后若再遇类似学者以讹传讹,姓氏学或文史学也都难免垃圾遍地了。

      我们并非只认姬汪的一家谱牒,如六桂汪、蒙改汪、满改汪等等,只要有文史谱牒存世、有族居人群存在的汪氏,我们都会认可的。但若信口雌黄的谬论,我们坚决驳之。曾有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说:汪芒氏被大禹所杀后,其后裔由浙江湖州逃到徽歙山区,后来出了汪华。有些不明真相的汪家人就信其为是了,您说我们能不警觉吗!

zmwgj 发表于 2014-2-9 15:47:44

严重支持长富本家!

金寨汪卫东 发表于 2014-2-9 16:11:28

学习了。华夏的历史、汪氏的起源都是历史悠久,由于文明条件、战争、动乱等因素造成记载断代、不清,我们应尊重历史,以历史为鉴,研究历史,还原历史。

乐平汪成发 发表于 2014-2-9 16:35:30

赞同长富本家的观点。

汪寿杰 发表于 2014-2-9 17:04:42

回 楼主(都边君) 的帖子

精辟!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4-2-9 20:31:45

请读读汪芒辫吧。

汪寿杰 发表于 2014-2-9 20:57:49

用咱家的事、理,来评判天下是要吃大亏的。自证自话,终究还是一种囹圄,走不出自我的圈子。运动员,可以做裁判员;但裁判员一定不能做运动员,这是一种规则。除夕夜,我这个小家的年夜饭始终少不了一样——糊涂(临清话,玉米粥。),意思是,这一年,成也糊涂,败也糊涂,都过去了。但这不能说明临清人年夜饭都是这样,更不能说天下人在除夕夜,都要喝糊涂。
       在没有读汪氏家谱之前,我一直在读书;读汪氏家谱的同时,我还在读书。不仅读汪氏书,更要读与汪氏相关的书。毕竟算是个读书人,读书的广度,可能会涉猎的更博杂,目的在于听听外人对我们自家的评价。例如:繁忙之余,读完了甘肃漳县的全套9本汪氏论著,近5公斤,约360万字,我有了自己的结论。
       如果仅仅是读汪家书,我无论如何也是解读不了汪广洋先祖的遗著诗稿的,正是由于读外人的书,才推知了老祖宗的行踪。《汪广洋年谱》,截止到今日,没有从史籍中发现,而我做出了大概。

film 发表于 2014-2-10 10:31:59

假设远古汪氏有多个起源,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姬汪,其他汪氏或归于姬汪(即后代搞不清起源,牒谱靠向姬汪),或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对此,也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不能凭古人简单的只言片语。

如果只有古人简单的只言片语,那只能写:传说中汪氏还有其他来源。。。。

汪志林 发表于 2014-2-10 11:12:52

远祖归于炎黄,这是事实,至于汪芒、防风都是氏族,属于不稳定的地域范畴,即形汪。而牒谱属于血统,稳定可循,所以氏的来源有传说,姓则本与家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姓氏学”与“牒谱学”——也谈汪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