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2-16 22:20:46

池州汪氏字辈初汇,黄湓河—升金湖流域,希望各位本家提供更多信息,共同给力,兴旺

黄湓河亦名后河,跨东至、石台、贵池三县境。东与秋浦河流域为邻,西与尧渡河水系接壤,北临长江。发源于三县交界的祁门山脉仙寓山(海拔1375米)西麓,西北向流,经东至县的陈家畈、葛公、洋湖,至双河口,右纳丁香河(亦称东后河);双河口以下为本干,折西北流,出山区后,东经雁塔、张溪等丘陵岗地,西绕胜利丘陵和广丰圩区,于沉香庄附近进入升金湖;折东北沿神山头、下枫岸北,至新丰乡南收束为河道,曲东北流,于贵池县境的黄湓闸北注入长江。
      入江河口古往今来,颇多变迁。清嘉庆《东流县志》载:水过张溪镇南,又东为鹅潭湖(即今复兴、五丰一带),葛公山水(即五丰河)入,又北为杨家湖,分一支出汊家嘴,北流十里许,经上横洲、下横洲西,又北至阮村,折西向南,流过桃源桥,西散入滨江芦地;一支经杨家湖北出,为澄潭湖,又北至杨家嘴,两头塘水自西入,在天林庄南,彭家岭东,其水分流一支西入黄石港,一支由张岭嘴北,经石女山南,杨家嘴北而入王家寨河(考:杨家嘴至毛嘴一段,今仍有老河痕迹。清代时,枯水季节,河内舟楫往返,二三十吨帆船,远岸之上不见桅帆),乃折而东流,又为前湖,坦埠港水入(即坦埠河与贵池县唐田河),又东过七潭洲,又东行而折至七星洲,九都湖水汇入,又过方定洲、宣家洲而入江。“春夏之交,潦水、白水盛溢,抵九都湖,循黄湓,合大江;冬月水枯则落,故道惟曲折,而达黄湓入乎江耳”。
    到民国间,贵池县民国4年(1915年)围筑万兴圩,堵塞入江主河道;民国8年(1919年)邑人始圈裕丰圩。黄湓河水无渲泄之处,引起东流、贵池两县水利纠纷。据民国18年(1929年)《安徽建设》第18号载:“黄湓、沙夹两河为滋泥湖及诸湖内水外泄之道”,“而黄湓宽阔,又觉较胜沙夹,故船只出入,均取道于黄湓”,“乃黄湓为万兴圩所堵,沙夹为裕丰所堵塞”,水流无序,航行阻塞。“内水溢满,漫淹为灾”。“黄湓讼案历年不息,究其因,实缘放垦之前,未解决水利,致围垦以后各圩发生利衡害突,讼案也因之而起”。经多年讼诉,当局行政院裁决:由万兴圩开新河,以作渲泄之道。新河自民国16年始,直到民国24年才开通,水始自新河口入江。
    新中国建立后,为拒江水倒灌,1960年在罗家洲(贵池县境)兴建黄湓闸,封堵新河、老河口,新开河道,全部工程于1965年竣工,从此改由黄湓闸注水入江。
  本河流域面积1560.1平方公里,其中贵池境235.9平方公里占15.1%。主流河源至河口长102公里。(本县河道长20公里),主河道平均坡度为0.86千分率,张溪镇以下为下游段,多湖泊洼地,易受洪涝灾害。据雁塔水文站记载。最大流量为1810秒立米。(1957年7月9日)。干流最小流量为11.7秒立米。
  1964年建成黄盆闸,抿江倒灌,江洪受到控制。消除了大的洪涝灾害。黄盆、蛟口、唐田、马料湖等水产养殖业较发达。

古时的黄湓是徽商水上主要通道,“金黄湓,银大通”美誉流传至今。

徽省通衢:出徽州向西,经祁门--越大洪岭--雷湖--至琅田与徽宁通衢为重复通道。徽省通衢自琅田往西北,与其相背而行。过油沙岭--古楼墩至金钗培入石埭县界,经横渡--七里至矶滩--沿鸿陵溪蜿蜒而北下.经唐家渡进入塔坑过九里冲,出石埭县界,县境内为七十华里.再入十字路穿山峡谷牌楼--吴田铺--至黄湓 乘船过长江,直抵省府安庆,全程为四百二十华里。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2-16 22:42:36

明朝洪武二年,爽公后裔宝乙公从婺源迁到贵池唐田杨名村 脉延如今20余代   目前字辈   大字锦青翠光增前显象   
联系人 汪鹤筹本家,电话是13635667119

92世宇字辈 发表于 2014-2-17 20:09:07

学习了

汪大雷 发表于 2014-2-17 20:33:22

回 楼主(汪乐志祥) 的帖子

            读楼主文章,辛苦了。
                                                          
                                                          爽公后97世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2-17 20:53:39

回 3楼(汪大雷) 的帖子

本家,你好!我也是爽公后裔。辈分比您小多啦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4-2-17 21:04:00

学习了!

汪昌彬 发表于 2014-7-27 22:32:14

學習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池州汪氏字辈初汇,黄湓河—升金湖流域,希望各位本家提供更多信息,共同给力,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