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 发表于 2014-10-22 15:14:22

徽学研究典型村查湾(转)



    查湾位于祁门南端的芦溪乡境内。据史载,五代时因有查姓居此,以其姓而命村名。后因明代村人汪标建有渡船以济行人,船又名“槎”,故亦称“槎湾”。
    村子坐落于查湾河畔,四周群山耸峙,层峦叠嶂。背靠来龙山“金谷尖”,面向前山“如意朝”,左拂“青龙嘴”,右枕“白虎夹”。按照传统风水理念来说,是一处适合人们生存的理想之地。村子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旧时有八景曰:金峰耸秀、石壁古松、双溪垂钓、枝巢观鱼、蛟潭印月、书台文笔、罗星回浪、芦苓夕阳。均颇有情趣,旧时文人墨客常来寻古探幽。有意思的是,查湾河自东向西流过村庄,当地流传有“满面朝山倒流水”的俗语。
    查湾村真正出名的是汪姓,宋仁宗(1023—1056)时,汪廷茂公自芦溪迁此,是为始祖。明代中叶后汪姓日趋繁盛,弘治年间(1488—1505),白石公汪标中进士第。此后,蛟潭、惟效公又相继进士及第,连续8代在外为官,显赫一时。查湾汪氏逐渐成了一个诗书世家,数百年间名闻遐迩,成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宗族村落。由此形成了查湾庄户佃仆制度:汪氏家族各代在外做官的告老还乡后,为了安置他们家中的婢女、丫鬟及家丁、奴仆,特意在村子附近或祖坟葬地,建造庄屋,分给下人居住。并给他们男女相互婚配,使之成家。这些人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当族中有事时,随时听从差遣。并代代相传,继承祖业。当时,服家兵劳役的有拳头庄;服营造劳役的有修房庄、搭戏台庄;服看守劳役的有粮仓庄、守夜庄、守木庄;服交通劳役的有火把庄、挑担庄、抬轿庄;服礼乐劳役的有龙灯庄、吹打庄、道士庄;服丧葬劳役的有守坟庄、包袱庄、抬棺木庄,分工明确。当时为汪氏服务的郎户(即拳头庄)、庄户众多,有“三千郎户八百庄”之谚。而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佃庄早已是“庄倒人散百年”了。这种制度一去不复返,但因其独具特色,非常神秘,堪称古徽州封建宗族制的典型,引起许多徽学研究专家探究的兴趣。
    查湾村历史上富户很多,建筑气派考究,原有祠堂4座,现存有“报本”、“崇本”两座,均属汪氏祖祠。两门祖祠始建于明代中晚期,后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报本祠颇为恢宏,气势不凡,尤以石雕精美著称,祠内一应的石雕均出自徽州名匠之手,精巧之极。石栏板和柱础上雕刻有“引子登科”等各种喜庆图案和龙、虎等动物,有的工艺达数十层,纤毫毕露,令人叹为观止。祠堂分为仪门、享堂和寝堂,檐下用方形石柱支撑,可防雨水冲蚀,菱形斗拱层层出跳,显示出其不凡的地位。崇本祠保存不佳,改变了面貌,祠前原有一对汉白玉大理石的狮子,系明代惟效公在京为官时的御赐之物,美仑美焕,惜动乱中被砸碎后埋入土中。倒是祠前的那座被称为“镇风潭”的鱼塘得以残存,古意犹存。离报本祠不远,有一座古民居,为3层建筑形式,这在徽州古民居不多见,很有价值。此屋隔扇门窗、每层的额枋、屋梁等等,均为精美的木雕,富丽堂皇,令人难忘。
    查湾村古代人文昌盛,崇尚读书,因而书院众多。最出名的是“白石讲堂”,为白石公汪标所建。明弘治12年(1500)汪标考中进士,曾任云南鹤庆府知府,后又继任云南大理府知府,该地民风强悍,交通闭塞,白石公莅任时教以礼乐稼穑,并在府内设立诊所,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离任时,人们遮道卧辙,不让其离去,他脱袍相赠以留纪念,并谕上命不可违抗。此外,村中原来还有“蛟潭书院”、“敬修堂”等书院,今已不存。
    往日的显赫已远去,如今的查湾村洗去铅华,展示其古朴的风采,使人倍感宁静安详。


汪中岗 发表于 2014-10-22 19:12:35

查湾村洗去铅华,展示其古朴的风采,使人倍感宁静安详。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4-10-22 20:06:12

学习了,谢谢楼主!

汪国江 发表于 2014-10-23 08:40:58

{:soso_e1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学研究典型村查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