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5 13:12:13

故城县丞汪先生德懋行状  

本帖最后由 休宁汪军 于 2015-8-7 11:38 编辑





先生讳天应字德懋以字行姓汪氏世居新安唐初越国公华保镇六州赐庙食其长子朗州法曹建二十二传至良佐族益蕃衍自歙下堠迁休宁罗墩距万安不一里许先生七世祖也先生曾祖庚宋太学生元初不受征而死妣朱氏祖鼎元浙东茶盐都转运司副使妣金氏考通饶州路税司提领妣吴氏先生六岁失怙母鞠育之比入小学发愤励志虽隆冬盛暑未尝释巻久渐成疾乃辟家塾万川之上延环谷汪先生而受业焉既又从学东山赵先生遍谒诸前辈若待制师山郑公学士风林朱公春坊贞一汪公东阜陈实卿隆阜戴尚文俱相师友同里任夲初则相视若兄弟然讲贯尤宻于是学问大进经史悉通环谷先生嘉其笃志以清苦名其斋业益以精其究麟经尤深达其旨尝以疑问请质东山先生凡三十馀条究极性理之说逺近争聘为师先生随材施教不厌不倦子弟各有成就至正六年县尹唐棣征各郡名儒扃试延前贡省元李廉为主文外郡来就试者五百人仅取二十五人先生与焉值疾作不果行元末兵兴避地松萝山中至正丙申院判汪公同兼保领镇休宁起义学于商山延先生为训导居数岁圣朝混一洪武辛未春以秀才被召擢故城县丞抑强扶弱莅政廉平不苛以察私谒无敢闯其门居岁馀为逋租事所累谪居凤阳遗书戒子云古人处困而亨俭德可以避难最是日用饮食要节俭我清苦自名故难中易过毋以我言为迂所藏经史子集宜珍藏之又寄诗以勉其从师讲学虽居颠沛未尝顷刻忘读书之志三载而终寿五十四讣音之来闻者莫不哀悼生元至治二年壬戌正月十三日殁洪武乙卯九月十三日葬鳯阳府锺离县西南十五里曰西屯娶石岭吴氏有贤德事姑孝能口诵孝经诸诗性弘雅人未尝见其出傲言善理家不以勤先生无子立兄恭之次男正宗为嗣二女长适邑南程公善次适同里邵彦实孙男二长谏次回回以俊秀选为邑庠弟子员惟先生家世儒业孝友天至性资严毅衣冠整肃平居交接仪容俨然亲族长幼莫不敬畏幼孤亲训之学砥于成而先生事亲虽流离之时养志不违安人殁于艰危之秋而先生丧葬尽礼清修苦节甘于淡泊客至终日危坐谈论道义无倦色虽习举业而古风近体尤典雅可追古人而不茍作环谷先生编春秋纂疏及辑通鉴纲目考异先生时与折衷及东山先生之没尤笃气谊搜其平日所作诗文编次成帙以传锁以先叔东山之故叨陪先生几席甚久勉励训诱受知惟深兹忘其固陋述先生履厯大槩俾来者有考而立言焉时洪武二十二年四月望日门生赵锁状



资料来源--新安文献志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5 13:16:03

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5 14:04:50

我祖世系:
44世 汪华
I
45世 建 迁旌德新建
I
46世 处脩
I
49世 琦
I
55世 思立 迁歙县唐模
I
63世 承佶 迁歙县下堠
I
67世 良佐 迁休宁罗墩
I
73世 庆甫 迁休宁约山



原一直不知道休宁罗墩在何处 ,这行状上提到了--休宁罗墩距万安不一里许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5 15:37:02

家塾万川----元代徽州休宁汪德懋的万川家塾

汪桂林皖建90世 发表于 2015-8-6 00:35:28

{:soso_e100:}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6 12:28:33











1:良佐族七世祖----良佐67+7=74世即为天佑、天荫二人
2:曾祖庚----即为71世庚
3:祖鼎元浙东茶盐都转运司副使----世谱记载72代鼎万安始祖中乡举仕茶监副
4:先生无子立兄恭之次男正宗为嗣----世谱记载75代正宗为74世天佑次子
5:孙男二长谏次回--世谱记载为76代
结合通宗世谱丑下部、休宁邑罗墩、休宁邑万安得出结论,汪天应即为74世汪天荫,建公派。
其世系排序:
44世汪华---45世建迁旌德新建----46世处修---49世琦----55世思立迁歙县唐模----63世承佶迁歙县下堠----67世良佐迁休宁罗墩----68世敦义----69世渊---70世桂----71世庚---72世鼎(万安始祖)---73世天荫(应、字德懋)----74世正宗--75世谏、回


汪福文 发表于 2015-8-7 15:37:39

本帖最后由 汪福文 于 2015-8-8 19:38 编辑

                                             故城县丞汪先生德懋行状    先生讳天应,字德懋,以字行,姓汪氏,世居新安。唐初,越国公华保镇六州赐庙食,其长子朗州法曹建,二十二传至良佐,族益蕃衍,自歙下堠迁休宁罗墩,距万安不一里许,先生七世祖也。   先生曾祖庚,宋太学生,元初不受征而死,妣朱氏。祖鼎元,浙东茶盐都转运司副使,妣金氏。考通饶州路税司提领,妣吴氏。先生六岁失怙,母鞠育之。比入小学,发愤励志,虽隆冬盛暑未尝释巻,久渐成疾。乃辟家塾万川之上,延环谷汪先生而受业焉。既又从学东山赵先生。遍谒诸前辈,若待制师山郑公、学士风林朱公、春坊贞一汪公、东阜陈实卿、隆阜戴尚文,俱相师友。同里任夲初,则相视若兄弟然,讲贯尤宻。于是学问大进,经史悉通,环谷先生嘉其笃志,以“清苦”名其斋,业益以精其究,麟经尤深达其旨。尝以疑问请质东山先生,凡三十馀条,究极性理之说。逺近争聘为师,先生随材施教,不厌不倦,子弟各有成就。至正六年,县尹唐棣征各郡名儒扃试,延前贡省元李廉为主文,外郡来就试者五百人仅取二十五人,先生与焉,值疾作不果行。元末兵兴,避地松萝山中。至正丙申,院判汪公同兼保领镇休宁,起义学于商山,延先生为训导。居数岁,圣朝混一。洪武辛未春,以秀才被召擢故城县丞,抑强扶弱,莅政廉平,不苛以察,私谒无敢闯其门居。岁馀,为逋租事所累,谪居凤阳。    遗书戒子云:古人处困而亨,俭德可以避难,最是日用饮食要节俭。我清苦自名,故难中易过,毋以我言为迂。所藏经史子集宜珍藏之。又寄诗以勉。其从师讲学,虽居颠沛未尝顷刻忘读书之志,三载而终,寿五十四。讣音之来,闻者莫不哀悼。生元至治二年壬戌正月十三日,殁洪武乙卯九月十三日,葬鳯阳府锺离县西南十五里曰西屯。娶石岭吴氏,有贤德、事姑孝,能口诵孝经诸诗,性弘雅,人未尝见其出傲言,善理家不以勤。先生无子,立兄恭之次男正宗为嗣。二女,长适邑南程公善,次适同里邵彦实。孙男二,长谏、次回。回以俊秀选为邑庠弟子员。惟先生家世儒业,孝友天至,性资严毅,衣冠整肃,平居交接仪容俨然,亲族长幼莫不敬畏。幼孤亲训之,学砥于成。而先生事亲,虽流离之时养志不违,安人殁于艰危之秋,而先生丧葬尽礼。清修苦节,甘于淡泊。客至,终日危坐,谈论道义无倦色。虽习举业,而古风、近体尤典雅,可追古人而不茍作。环谷先生编《春秋纂疏》及辑《通鉴纲目考异》,先生时与折衷。及东山先生之没,尤笃气谊,搜其平日所作诗文,编次成帙以传。锁以先叔东山之故,叨陪先生几席甚久,勉励训诱,受知惟深,兹忘其固陋述先生履厯大槩,俾来者有考而立言焉。                                                                                                   时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望日      门生 赵锁 状(姑妄句读,未知妥否?)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8 12:00:39

汪福文 发表于 2015-8-7 15:37
故城县丞汪先生德懋行状    先生讳天应,字德懋,以字 ...

版主辛苦 这样读起来就清松好多了

汪封林 发表于 2015-8-8 14:41:57

本帖最后由 汪封林 于 2015-8-8 14:47 编辑

孙男二:长谏、次回。回以俊秀选为邑庠弟子员。惟先生家世儒业,孝友天至,性资严毅,衣冠整肃,平居交接仪容俨然,亲族长幼莫不敬畏。幼孤亲训之,学砥于成。而先生事亲,虽流离之时养志不违,安人殁于艰危之秋,而先生丧葬尽礼。清修苦节,甘于淡泊。客至,终日危坐,谈论道义无倦色。虽习举业,而古风、近体尤典雅,可追古人而不茍作。环谷先生编《春秋纂疏》及辑《通鉴纲目考异》,先生时与折衷,及东山先生之没,尤笃气谊,搜其平日所作诗文,编次成帙以传。锁以先叔东山之故,叨陪先生几席甚久,勉励训诱,受知惟深,兹忘其固陋,述先生履厯大槩,俾来者有考而立言焉。

休宁汪军 发表于 2015-8-9 12:10:51

汪封林 发表于 2015-8-8 14:41
孙男二:长谏、次回。回以俊秀选为邑庠弟子员。惟先生家世儒业,孝友天至,性资严毅,衣冠整肃,平居交接仪 ...

: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城县丞汪先生德懋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