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 发表于 2016-5-10 10:23:30

徽州安苗节

徽州安苗节时间:2016-05-09 11:39:39来源:皖南晨刊
http://pic.anhuinews.com/0/04/41/89/4418921_727752.jpg  绩溪安苗节  安苗节是流行于安徽绩溪、歙县一带的农事习俗。以祭祀神灵汪公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祈求丰收,保护家人安全。  节日庆典每年在汪华诞生日正月十八或农田稻禾发棵之际,歙县则在每年六月初六,因岭南岭北气候有差异,绩溪岭南登源一带一般在芒种后择一吉日进行,而岭北上庄一带则基本固定在每年的六月初三这一天举行。  安苗节起源于南宋,相沿至明清,渐成定期、定式的乡村风俗。安苗节是县内稻作区域村庄普遍盛行的节日,而水稻种植面积越多,占经济收入比重越大的村庄,越是郑重其事。  在“芒种”节气之后,全村水稻栽插完毕,稻禾长势初定时,由村中长老、士绅择定一个“龙”(辰)日或“虎”(寅)日举行安苗节。是日晨,在村前场坦或河滩设祭坛,从大庙请出黑(脸)太尉、红(脸)太尉(相传为唐代睢阳完节之将领雷万春、南霁云)登祭台,祭台围插旗幡,除有常备的锦缎三角大旗外,必有节前用绵纸拼制成的方形大旗四或八面,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大字,每面旗上只书一字,并配画图案。祭台前摆香案,置香炉、烛台,供村户敬贡祭拜。明至民国期间还有村寺僧人做法事。  下午日头西斜,太尉老爷巡田,庆祝农事初捷,祈盼全村丰收。旌旗开道,黑、红太尉分别坐椅上由四人或八人抬行,后随旌旗、乐队,在锣鼓声、鞭炮声中巡游村辖的四处田畈后回到庙前结束。  安苗节,县内汪村、余村等汪姓大村奉先祖越国公汪华公神像,抬着篾扎纸糊的汪公老爷到田间巡游,别称“汪公看稻”。其活动形式、规模与别村基本相似,有所不同的是在巡游田野时,有年长者数人举红、黄色小纸旗,给稻禾长势好差田块分别插上红或黄旗,以示褒贬。次日,被插黄旗田主应到祠堂向族长说明缘由及补救措施,有当今农业大检查的作用。  安苗节当日,家家户户以新麦面粉做包粿当餐,谚云:“种田种得哭,享个安苗福”。手巧的农妇还蒸制五谷六禽、瓜果菜蔬等形状的面品作敬神供祖的贡仪,小孩特别喜食。是日包粿,邻里互相品尝,山间小村亲友亦赶来过节,同享口福,还带些回去给家人品尝。徽商家庭主妇,安苗包必须捏十二个褶,表示年年月月思念丈夫之意。  自安苗节之日起,各村较大田畈有管水员上岗执事,负责稻田灌溉及护理塘、碣(拦河坝)安全至稻黄。期间,田户不再过问稻田水浆。即日起,农家耕牛不得随意放牧踏害庄稼,否则要给赔偿。  安苗节承载着农村社会、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历史信息。展现了农村社会祥和欢乐气氛和农民淳朴勤劳品质,体现出他们热爱农村,执着农业,友好相约,共同争取丰收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有提醒人们执行农事方面村规民约的作用。其流行地区之广,传承历史之久,是其它庙会不能相比的。  2008年12月,安苗节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6-5-10 11:10:23

风俗堪精典.汪姓溶其中,传播徽文化.难忘老祖宗。

xwbs汪文彬 发表于 2016-5-10 11:11:19

传播徽文化.难忘老祖宗。

汪中岗 发表于 2016-5-10 11:25:55

安苗节承载着农村社会、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历史信息。展现了农村社会祥和欢乐气氛和农民淳朴勤劳品质,体现出他们热爱农村,执着农业,友好相约,共同争取丰收的精神境界。

胖子道生 发表于 2016-5-10 12:44:10

风俗堪精典.汪姓溶其中,传播徽文化.难忘老祖宗。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6-5-10 21:11:34

传播徽文化.难忘老祖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安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