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良 发表于 2016-10-1 14:47:14

汪中宇 发表于 2016-10-1 15:02:31

主要发起人捐了多少?怎么没他的名字?

汪晓 发表于 2016-10-1 15:12:38

汪中宇 发表于 2016-10-1 11:02
主要发起人捐了多少?怎么没他的名字?

谁?
不过拿别人的钱办事也可以。

汪王后裔 发表于 2016-10-1 15:35:14

楼上的捐款数字没看明白,捐款合计是不是两个“小计”相加? 是如何计算的?




汪晓 发表于 2016-10-1 15:35:52

反正自己不拿钱

汪清远 发表于 2016-10-1 23:31:25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16-9-28 11:37
稍为有一些宗谱知识的人都知道 ,历来家谱、族谱的印刷、发放,各支系都有严格的制度,原则上 ...

汪诗明应该懂得!




不过大家都知道汪诗明不上网啊

汪作文 发表于 2016-10-2 06:17:44

本帖最后由 汪作文 于 2016-10-2 06:21 编辑

这个收入和支出帐看不懂,是不是做错账了啊?怎么汪广仁成了黄研会的新闻发言人了,这个收入和支出帐貌似小学都没毕业呢。

汪天宝 发表于 2016-10-2 09:32:04

一石激起千重浪

汪如清 发表于 2016-10-3 12:22:18

本帖最后由 汪如清 于 2016-10-11 18:48 编辑

什么是家谱数字化

家谱数字化,即输入某一上谱姓名,可查询上至得姓始祖,下至上谱的刚出身子孙,查询内容,可包括名讳、居住地等信息。查询得到的信息,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瓜藤图”。

家谱数字化,现各支系续谱时采用,省时省力节省成本。而对老谱及已有现代家谱数字化,可供专家学者,分析人口变迁等,再者为后人编谱及查询提供方便,对当代人寻根,没有实质的帮助。

家谱数字化后,对望族始迁祖信息,对历史名人信息,可通过权威网络查询、证明,可提高望族地知名度,增强名人后代的自豪感、进取心。

家谱数字化的基础是谱系资料完整,近5代人的资料要存储,不能上网。

家谱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有存储、计算功能,还有关联搜索功能,这些功能要事先设置好。计算机这些功能,都是通过线路板上多个电源的开和关的组合实现的,如我们的电报有密码本,不同信号组成一个字。(世界原本很简单,断电和通电,他们的不同组合就构成纷繁)

家网上3年前安徽一位宗亲提出家谱数字化,而大风更早的想法是一个世代用这个世代人口上限位数表示。

3年前想找封林要45世的电子版资料,以方便与历史学家及历史爱好者研究华公在长安的真实情况,因资料保密要求及其他原因,没有去为难他。得知他近3年长期久坐,导致身体生疾,同为汪氏后人不能帮手,心有不安唯有祝福与叮嘱不能再太多熬夜。广东科元大佬捐修汪王墓现金10万元,支持徽州魂作者汪鑫近3万,他支持家谱数字化也是诚心实意的,现在就看有意搞数字化家谱的几位本家是否腾得出时间和精力了。

汪如清 发表于 2016-10-11 18:34:32

      家谱数字化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推动及完成的工作团队将名载史册。
      民国以前的老谱录入,工作艰苦细致,需反应灵敏操作敏捷的年轻人录入,生活阅历丰富的中年人复核。考虑生活成本,可由生活在三线城市的宗亲,在家里操作。
      要搞好与各地修谱人的关系,尽量多的利用已有的修谱成果,包括老谱和新谱。可支付适当报酬,并将修谱人列入数字化团队。
      与将民国后新谱数字化的支系,或名胜风景区家族,或历史名人后裔,签订服务协议,收取劳务报酬。这些数字化家谱,只有家族代表才能凭密码查阅,并根据需要打印,供宣传教育使用。
      数字化新谱以详实的支系新谱为基础和前提。编修支系新谱时要充分利用政府人口信息资料,除出身不久的小孩每个人都办了身份证的。
      盼3年看到数字化老谱,5年看到支系、风景名胜地家族、历史名人后裔的数字化新谱。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积极做好家谱数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