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6-4-15 20:56:52

汉阳版·汪氏家族志·第一章·第三节 翁姓改汪姓,再扩汪姓阵容

<P                           >第三节 翁姓改汪姓,再扩汪姓阵容</P>
<P>       翁姓,原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昭王的庶子,受封于翁山(今浙讧定海县,也有的说是广东翁源县),其子孙就以地名为姓,即翁姓。唐德宗时,翁姓的何公,由中原迁入莆田,卜居莆阳兴福里,成为莆田翁姓始祖。五传至翁乾度,在后晋天福年间,官拜郎中,娶陈氏,生六子,六子皆中举为官,人称“满朝翁六桂齐芳”:</P>
<P>       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时进士,官拜礼部尚书员外郎。</P>
<P>       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时进士,官拜泉州法曹。</P>
<P>       三子处易,字伯简,与长兄同榜进士,官拜剑南少尉。</P>
<P>       四子处朴,字伯敦,宋太祖时进士,官拜都曹长判官。</P>
<P>       五子处廉,字伯约,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P>
<P>       六子处休,字伯容,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P>
<P>       ——六子齐荣,天下奇罕之事,一时传为佳话。</P>
<P>       宋朝建国之初,北方有胡人,中原有残唐和五代十国,礏建为闽国,江苏为南唐,浙江为吴越,各自争霸一方,互相兼并,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闽国在兼并中被灭亡,闽王审知的宰相翁承赞,是翁乾度的堂叔,不愿事奉新主,又怕招来灭门之祸,便在一夜之间,将翁姓之人全部改名换姓,逃亡避难,于是一翁变六姓:“汪、翁、方、龚、洪、江”,其中六子处休便改姓汪,其后代皆姓汪。六姓子孙合称“六桂堂”。</P>
<P>       六桂堂的汪姓,后世有了很大发展,如今已遍布台湾和东南亚各国。1982年,菲律宾首先成立“六桂堂总会”,并于1990年在马尼拉举办第一届东南亚六桂恳亲大会,1992年,更名为“世界六桂恳亲大会”,在台湾省高雄市举行第二届大会,在新加坡举行第三届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四届大会,有14个国家和地区、60个团体1000多人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第五届大会,福建省首次应邀,派6位代表参加,受到热烈欢迎,大会还刊发了《世界六桂恳亲大会纪念特刊》,刊登了江泽民访泰时题写的“光祖耀宗”的题匾和江泽民大幅照片,给六桂宗亲带来了无尚荣光。2000年的大会在美国举行,又扩大了16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团体,2002年,六桂堂的恳亲大会在发祥地福建举行,恳亲活动开始在大陆盛行起来。比如,“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就是恳亲活动。</P>

hnnywjg 发表于 2006-4-15 21:21:47

关于翁氏改姓,我在翁氏论坛上看了,他们的许多观点我是赞成的,就是他们否定翁氏改为六姓这种说法。是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六姓结成的联盟关系,而不是改姓。

hnnywjg 发表于 2006-4-15 21:37:01

本身关于翁氏改姓这种说法,我就怀疑。
还是人家翁氏本家人自己说的对。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4-15 23:59:43

江右书生 发表于 2006-4-16 09:40:07

世传改姓,实乃联盟

hnnywjg 发表于 2006-4-16 09:52:03

引用第5楼江右书生于2006-04-16 09:40发表的“”:
世传改姓,实乃联盟

不错,就是这样。
大多是在海外和东南沿海地区为生计所迫,同一地方的大姓联合起来。六桂联盟,“六桂堂”。翁姓人中很多就是这样认识的。

亮翁 发表于 2006-4-19 11:44:50

现引用大风本家05.12.17.发表的有关文章 以资佐证 (未经作者事先应允 请大风原谅 )
                                                   
                                                         liang   鞠躬




   



    六桂渊源总述

   
    “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龚、汪,这六个姓的总称呼。若要追究这六姓的渊源,可说全是炎黄子孙,他们世代留传,绵延不绝,子孙遍布中国各省和世界各地,是我中华民族中一个优秀昌盛的大族群。若要进一步探讨各姓的本源,可说姓洪的是古时代尧帝的水官共工的后代。姓江为虞朝伯益的后代,姓翁的开姓於周期。姓方源于周方叔。姓龚者出自于晋朝龚坚。而姓汪是鲁汪候的后代。以上所述各姓的来历,都是有历史可考据的。

   到了宋朝,有一位姓翁的祖先,生了六个儿子,分为六个姓和上述说的六个姓完全相同,他们都在中国南方定居,以后散居各地,到处都有六桂的后代。目前,各地的六桂子孙,为了追思祖德,敦亲睦族,都联合了六桂宗亲,设立祖堂,成立宗亲会,刊印族谱,来表彰祖先的功绩,勉励族人,发扬光大。现将分姓史料分述如下:

    在周朝,昭王有个儿子名叫翁溢,字庶任,封官于翁山地方,即现在的山东青州盐官郡,翁溢死后追封为端明王,为翁氏之元祖。传了廿四代弥伦公,正是周赦王(公元前二五六年),当时政治衰微,天下纷乱,诸侯互相侵夺,残暴无道,弥伦公十分愤慨,退避隐居,过着平民生活,不久后周朝灭亡,弥伦公的子孙,仍然守着姓翁。

   更历至五十代(翁氏始祖二十七代)弘公,字用拓,为楚国左承相,居梁之原城,为梁之原城开基始祖。至八十三代(翁氏始祖六十代)轩公,即唐朝太宗贞观年号(公元六二七年),皇帝封他甲榜进士,封为闽州刺史,后迁居福建莆田县竹啸庄,这便是翁氏入福建(闽)的始祖。

   在莆田又传了十一世茂禧公,即唐朝宣宗大中年号(公元八四七年),被派到泉州当官,从此居住在泉州,他的二位孙子维痒和维序得到贤母教导有方,都得到功名,作了大官,甚得乡人称赞。

    接着又传到第八十四世祖(翁氏始祖六十一代)何公,字天禄,居莆田竹啸庄,为莆田始祖一世,即唐朝庄宗,同光年号(公元九二三年),过五代后传至乾度公时,即后晋朝高祖天福年间(公元九四一年),官拜朗中,娶陈氏为妻,生了六个儿子,时因事乱,胡夷侵袭,六兄弟被迫化姓逃难。

   长子名处厚,字伯起,宋朝太祖皇帝建隆元年(公元九六O年)中了进士,朝廷封他承议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兼殿中丞上柱国的官,还赐予红色宝鱼袋,并赐姓洪。当胡夷入侵时,逃到甘肃敦煌县,鸣沙山之麓,广纳天下义士,取堂号为敦煌,居住在朱紫坊。

   次子名处恭,字伯虔,宋朝太祖雍熙二年(公元九八五年)考中梁灏榜进士,封授泉州法曹,娶林氏为妻。分姓为江。后逃至山东济阳,一年后得悉四弟化为方姓在山东练兵买马后,率领部队迁入河南与四弟相应抗敌,取堂号为济阳,居住在淮阳。

   三子名处易,字伯简,宋朝太祖建隆元年(公元九六O年)与长兄同榜进士,授官剑南少尉,不改翁姓。取堂号为盐官,居住在竹啸庄,当胡夷入侵时,奉命率军应战,为掩护父母兄弟后撤,苦战中壮烈牺牲,此可歌可泣的史迹,为后人所敬仰。

   四子名处朴,字伯亨,宋朝太祖开宝六年(公元九七三年)考中进士,也被任命为泉州法曹,娶陈氏为妻,分姓为方,与三兄同住在竹啸庄,后逃至开封府隐居,痛失三兄后整军再战,二年后进攻胡夷,经三年苦战,后联合二兄双面夹攻,终攻克洛阳,定名河南,并取堂号为河南。

   五子名处廉,字伯约,宋朝太祖开宝六年(公元九七三年)与四兄同科考取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娶陈氏为妻,分姓为龚。当城池失陷时,与六弟扶双亲匆促撤走,越湖北省到武胜关,适中胡夷之伏,奋勇抵抗,后不知其弟及父的下落,无奈乃单枪匹马,扶老母冲出重围,逃至武陵山,后复定中原,取堂号为武陵。

    六子名处休,字伯容,宋朝太祖雍熙二年(公元九八五年)与次兄为同科进士,官至朝散郎,韶州判官,娶陈氏为妻,分姓为汪。自与五兄扶父母避难中途分散后,与父脱险,沿途卖文墨为生,至江南定居,取堂呈平阳,教民耕织达十多年,至江南定居,取堂号平阳,教民耕织达十多年,获得群众爱戴,后受命治闽,移居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政绩远播。

   当时因为六兄弟都是正榜进士,荣华显贵,人人赞美,盛极一时,故称其为「六桂联芳」,当时皇帝曾赐建石碑,记载光荣事迹,矗立在莆田境内,永恒留念。

   始祖乾度公(第十五世祖),寿终是邦,葬在县之西南黄峰山,钦赐祭葬,立石为碑。有敕封「六桂坊」,共四十八个字。同时,"祖墓遗诗"如下:

    「 落地三朝语不通,生枝是姓公羽翁。

   诸子传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东。

    枝分南北东西省,六桂原来是一宗。

   但愿儿孙知同族,婚姻嫁娶无乱纲。 」

   




--------------------------------------------------------------------------------

大风 发表于 2006-4-19 12:16:11

<P>我也是转来的文章。。。 </P>
<P>存在自然有他的价值,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理解。。。。</P>

hnnywjg 发表于 2006-4-19 12:35:46

引来之后我们再讨论。(有些引来是同意,但有些引来并不等于同意,有些引来是为了争论)。

本家千万不要有什么想法,在论坛上你的年龄最长,我们都很尊重你。
但在论坛中我们就是要明辨一下过去对我们汪氏家族的已有结论,这其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可能是不准确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所以,需要大家讨论。我们过去谁都不是专门搞这项研究的。
谢谢本家!
                     我向您鞠躬了!

hnnywjg 发表于 2006-4-19 13:18:42

原有一些有关姓氏方面的书籍、各种小册子,很多。不管是古人写的,还是当今人写的,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孔夫子一句信口开河的话对后人影响极大,造成的结果是都认为我们汪氏主要来自防风氏。所以,我们要否定孔子这句话,就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去说明问题,明辨是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汉阳版·汪氏家族志·第一章·第三节 翁姓改汪姓,再扩汪姓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