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大风

徽州汪姓在淮南洛河

[复制链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0-31 1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汪姓在淮南洛河
  摘要; 徽州地区是汪姓人口主要聚集地,两汉至唐朝已是当地望族.淮南洛河的汪姓始迁祖汪国士,于明末清初从徽州潜口迁移至淮南洛河刘家郢定居.设帐授徒.在3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延续繁衍了13代人,人口增至2000多人.汪姓在淮南地区经过13代人的繁延生息,有过悲哀和荣耀,有过贫困和富裕.但通过一代代人的坚苦奋斗,为淮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  洛河镇及汪姓的迁入
   洛河古镇原名洛口,因地处洛涧入淮口而得名.驰名于公元383年秦晋的淝水之战,晋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率五千之勇击败比其兵力大10倍的秦兵,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历史上称之为[洛涧大捷]之地,即为淝水之战首战场.
      洛河镇又是古渡口,是沿淮商业重镇,淮盐内销集散地;还有六安,颖上,阜阳,怀远,蚌埠等地的来往商船多在此停驿.据有关资料记载,元朝以在这里建镇,设立了[巡检司],兴建城隍庙,定名为洛河镇.属怀远县管辖,直到新中国成立划市.
       千百年来,先人们留下的许多文化古迹,经过随唐以来数十次洪水冲刷的考验,被1954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全部吞噬.后来人们向南三里之遥重建洛河镇,但只是延用名称而已.
        汪姓八十世传人汪国士,字无双,原籍徽州[今歙县],博读书能文章,三坟五典,医卜星相群书无不朗诵于口,精周易,堪舆河洛数学.性好山川,名山大川无不游览,于明朝崇祯年间携长子汪亚游览至洛河,以依山傍水之地为留恋,于是在刘家郢设帐授徒数载,后逢[李闯之乱]复回徽州.至清朝定鼎,阖家迁居皖北洛河镇,入怀远县籍,载入怀远县志.此人即为汪姓洛河始迁祖,于清康熙初年[约1663年]去世,葬于洛河镇西南五里,官桥涧西坡,与夫人刘氏合葬,辛山乙向.民国年间,汪姓后人为其修建了陵园,占地30余亩,但在[文革]后期被[平坟还田]所毁.近年汪姓后人有在舜耕山南麓花数万元重修了汪姓始迁祖陵墓.洛河汪姓传统联曰;[越国家声旧,平阳世泽长.]至今360多年间,洛河汪姓已传至93世,繁衍约2000余人.[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0-31 16: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洛河汪姓远祖的追溯
   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周公旦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周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等17国,讨平后即命伯禽长住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期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成公姬黑耾[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73年在位]已进入春秋后期.其次子名汪,有功于鲁,拜上大夫,食采颖川,封爵汪侯.后世子孙以汪为姓,故汪姓尊姬汪为一世祖.
      三世祖汪诵,字玄通,仕为都司马,从颖川徙居平阳.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3年]齐国帅师伐鲁,诵战于郎,与其子汪锜皆为国捐躯,鲁以国礼厚葬之,谥平阳侯.汪姓以平阳为发祥望出之郡.
      八世祖汪欣,字仁悦,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鲁以欣为彭城戌主,以备楚犯.次年楚项王伐鲁,取徐州后五年,楚灭鲁.汪欣举家出奔于秦,居河南府新安县.
   十世祖汪陈,字宇梁,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仕秦中郎将,领兵灭楚有功,封澈侯,在长安朝中奉官.
       二十二世祖汪言,字公辨,天凤元年[公元14年]辅汉征赤眉,拜武锋将军,因讨莽有功,拜安城太守.卒葬扶风马邑山.
       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字君睦,汉献帝兴平年间,破黄巾有功,官奋武司马.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中原大乱,随之长安大乱,公渡江避地,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居淳安县.
       三十五世祖汪演,字德敷,仕晋官至仁威将军,散骑常侍.晋惠帝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夏,洪水暴涨,公居地被洪水淹没,随徙至歙之南乡,公即为歙南始主.
       四十四世祖汪华,字英发,又字国辅.随朝末年,天下大乱.公集兵新安郡,保据歙,宣,杭,睦,饶,婺六州之民,推戴称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奉图籍归唐,诏授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对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越功勋.
       汪华九子二十五孙,洛河汪姓乃汪华长子汪建及长孙汪处修之后,至五十一世祖汪质,字纯甫,为避[黄巢之乱],迁至旌德新建山中而居.至五十五世祖汪思立,字务本,为省祖墓遵父命赘于唐模,以农桑为务.六十六世祖汪叔敖,字子游,于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由唐模迁潜口下市.以子贵,赠金紫院光禄大夫,敕建金紫院.七十一世祖汪维圣,忠厚治家,孝亲睦族,开创勤有门.洛河汪姓乃此族门之后裔.[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1 2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三,汪姓在洛河地区的足迹
    汪姓繁衍昌盛,自清朝初年入籍以来,人口逐年增多,他们垦农田,兴商业,办私孰,为洛河历史作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
        洛河镇地处的淮河北岸,早年是万顷沼泽水面,名为汤渔湖.汪姓一部分子孙,经过几代人的围湖造田开垦劳作,他们日出而做,辛勤耕耘,有暇即捕鱼淮溪,克勤克俭,无半时之闲.良田逐年增多,沼泽水面随之退洛.
        有积家资者又不忘公益事业.汪姓八十五世传人汪源,字逢川,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拔贡生,秉性聪明能续父志,慷慨好义,施财助人而不图回报.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倾其家资在浊浪滚滚,行人视为畏途的西大涧上修了一座三孔石桥,因在凤[阳],正[阳]官道上,故名官桥.当时受到凤阳知府的嘉奖,[怀远县志]有载.现206国道穿越而过,该桥虽不复存在,但[官桥]却演变为地名被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洛河古镇中部有一楼阁,名为[中楼阁],所建年代不祥.此阁建在一口大水井之上,井口由巨形石条板所盖,巨形石条板以上建过街厅,厅上建楼阁,阁内有祝融火神像神座.此阁向北不远处街西,面朝街有一座气势雄伟的烈女牌坊,上刻[圣旨]二字非常醒目,此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后被日本人入侵所毁.此烈女者乃洛河镇监生汪作仁之女,拔贡生汪源之胞妹.该女幼嗜读书,淑娴女仪.幼许本镇庠生江汝舟次子黻珽为妻,黻珽攻书致病,接女于归以侍汤药,女侍汤昼夜不懈.未一载,黻珽病故,第五日,女以身殉焉,本年烈女芳龄二十.有司闻于朝,嘉庆十九年赐以旌表建此烈女坊,江姓无力,汪姓出资.
        当时有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书写挽联,诗词赞颂,现留书法家汪濯一首诗赞抄录于后;
         荆涂柏风迈,    精英凛淮浦;
         冰心并玉洁,    幽范七德伍;
         志如金石坚,    立崖不回睹;
         舍身而取义,    贞烈闺闱鼓;
         正气皓乾坤,    日月同修辅;
         芳名百世垂,    光增於周鲁.
         劲节标千秋,    纲常立万古;
         钦哉我姊氏,    馨贯中华土.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汪源之长女,行年十五岁,尚未适嫁,讣传未礼夫病故,矢志莫移,从容就义.以身殉之.有司闻于朝,得蒙荣典,奉旨贞烈,准其匾额建坊但汪源为修官桥,家资耗尽,虽奉圣旨无力建坊.仅留得圣旨和宣宗皇帝御赞,抄录于后;[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2 05: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水之滨,   荆山之阳;
         汪氏贞女,   永立纲常.
         从容就义,   神鬼凄凉;
         褒奖幽烈,   日月并煌.
         力崖不顾,   自古无双;
         垂模我国,   示范邻邦.

         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玺书

    这虽是封建社会的悲哀,但毕竟是汪姓繁衍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清嘉庆年间有汪濯,字翌清,自幼聪慧好学,能写一手好字,时称墨宝,博读经史很有学识,设馆教书,尽心教诲门下,连出禀庠者三十二人,道学声名盛于当时,著有[书斋诗草]一卷.
        清朝末年,洛河汪姓已发展数十家,为了[分尊卑,别长幼.]自八十六世始,使用辈分吉字起名,现定辈分吉字为;   文,   运,   思,   长,    茂[泰],  传,  
家,    孝,    为,    先,    本,    立,    德,    自,    大,    士,    义,    配,    前,   贤.
汪姓家族子孙众多,支派世系清楚,数百年来不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2 13: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清盐商汪文华,汪运阶父子经营两淮盐业,集尚有规模的家资,到民国初年经营盐业失利,由其子孙汪思忠[字荩亭],汪长森[字梦岩]在洛河镇顺河街开设一爿酱园,商号[同昌].在民国二三十年代规模最大,占地十多亩,前后两层院洛,房屋三十余间,拥有五百多口生产缸.生产的咸菜,酱菜等腌制品,其味适口清脆,远近闻名,在田家庵还开设有分号.尤其闻名的还酿制一种酒类产品,品牌为[老虎油],它是采用独特工艺和高梁陈酿,加以一百多种中药材和上等冰糖酿制而成.它具有入口醇香,甘美,入喉绵爽,浓香四溢的独特风格,斟入杯中满出杯口而不溢.当时洛河镇是淮河中游的重要港口,每日停泊商船都在一,二百只左右,来往客商和船家无不将洛河镇同昌酱园的[老虎油]奉为餐桌佳品,民国年间盛销江淮各地,远近驰名.由于日本人的入侵,连年战乱,老人谢世,秘方,工艺失传,今人再也品尝不到[老虎油]的甘美了.[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2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昌酱园对面是[同信]京货店,五间店堂.该店为汪思道[字墨亭],汪长权[字孟衡]父子所开设,主要经营织锦,布匹等京广货品,因诚实可信,又常对贫苦之人多有周济,所以乡人有口皆碑.汪默亭辞世时悼唁者甚多,送香纸,挽联者不计其数,许多歌功颂德之联均以无记,尚有亲属极富亲情的两联抄录于后;堂叔汪运丰挽;
        汝竟归乎,撇许多诸父诸兄,泉下回头也应洒泪;
        我所恸者,看这些幼男幼女,灵前泣血未免伤心.

         外甥李金品挽;
        三龄失恃,孺慕何依,承舅父教育殊恩,并代筹丧葬完全,常言小子愚玩,终归败戾;
         五秩登仙,渭阳永别,与我母夜台晤语,若问到孩儿情状,且说成人改悔,无焦思.

        在洛河镇顺河街上还有一爿杂货店,商号[华斋],为汪运国[字华斋]所开设.此人乐施好义,常济人危难,乡里有争执之纠纷,华斋公出面均能调停平息,善和乡里,人皆钦佩,但享寿不永,四十而终.[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3 1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金品挽联;最后一句应为;无复焦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3 1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年间洛河镇商号林立,除以上提到的[同昌]酱园,[同信]京货店,[华斋]杂货店等,还有如汪思云,汪长庆父子的糕点作坊,兼营批发和零售,商号[同庆];汪长亭的纸彩作坊等,但到日本人的侵华战争,商家,百姓纷纷逃难,淮南成为沦陷区,昔日繁华的商业就此漂零.
     汪姓一贯热心公益事业,民国后,塾馆旧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讲民主,讲科学的大形势下,汪姓积极筹议兴办学校事宜.在民国十五年前后,汪长柄[字执民],汪长权[字孟衡]等人,多方活动筹集资金,召集汪姓捐资,并征集梓潼宫公田二十多亩做校田,办起了一所小学校.聘请了有组织才能,曾任过怀远女师教务主任的方乔年[字松山]先生任校长和有新学思想,并有真才实学的社会名流任教师,但到民国二十年发大水,校舍被洪水冲垮.洪水退后,汪长森[字梦岩]在淮河北岸自家土地上招工建窑烧砖瓦;汪静平[当时做矿用木材生意]慷慨捐赠木材,建起了两栋砖墙瓦顶校舍,并制作了数百套简易课桌椅[是桌和椅联在一起,桌就是一块立板,一块横板和一根斜铁杆支起,每生一套],在街东开辟了操场和蓝球场,学生有四百多人,在当时已算是颇具规模的学校了.当时怀远县政府授命为[怀远县洛河第一完全小学],这就是淮南境内建立最早的学校之一了.[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3 18: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革命时期的洛河汪姓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依赖于无数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洛河汪姓同样曾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过奋斗和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汪长武任八路军干部,1940年在执行任务时被日本人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汪长年报1939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多次荣立战功,全国解放后转业回乡,任乡指导员,指导土改工作,1972年逝世;汪思明[又名亚新,启东]1939年参加新四军,任四师六支队特务长,潜于淮南煤矿发展革命力量,1984年去世;汪泰成14岁就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53年出国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多次负伤,荣立战功;汪思江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任营长职,为国捐躯,身留异国它乡;汪长选[又名志清]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入党,曾参加渡江战役,参加了解放浙江大禹山战斗和解放萧山战斗,多次荣立战功和队前嘉奖,全国解放后转业到合肥从事公安工作,近年去世.
       自洛河汪姓始迁祖至今360多年,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瓜瓞繁衍,人才荟萃.他们对家乡的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的建设和振兴,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各自多彩的人生.他们的贡献已不止洛河和淮南,而是在全国许多城乡都闪烁着他们的光彩.[完]


                                        作者     汪长墀

     参考文献;
          [1]汪氏同宗世谱    卷首
     [2]潜口汪氏金紫族谱    民国手书本
     [3]洛河汪氏宗谱写      民国25年手书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0-11-21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河[官桥]的来历 [已另发主题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