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198|回复: 0

汪喜孫著作集(上中下)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3-3 22: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风
级别 总站长
财富 ******
文章 232
注册 2005-12-16

掌声[0] 嘘声[0]
   § § § § § § § 楼主  

汪喜孫著作集(上中下)
     出处: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publish/book/09_7.htm

     汪喜孫著作集(上中下)
                      楊晉龍/主編

  單品編號 CLP-09000007-B 規格頁數 25開,共1,521 頁, 3冊

  ISBN 9576719879 (平裝)

    9576719860 (精裝) GPN 1009201342

    建議售價 新台幣 1,200元(平裝)

    新台幣 1,300元(精裝) 出版年份 2003-08-26

    圖書分類   出版者 中國文哲研究所

     

    本書簡介

     汪喜孫(1786—1848),清揚州府甘泉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縣)人,避九世祖諱,更名喜荀,字孟慈,號荀叔,嘉慶十二年(1807)舉人,以入貲為官,卒於河南懷慶府(今河南省沁陽縣)知府任內。為官清廉盡責,指陳弊病,規畫興利,頗受官民肯定。喜孫為乾嘉學術名儒汪中之後,係當時有名的孝子,一生以發揚家族光榮歷史,宣揚論述其父學術特色與人格特質為志,除整理刊刻其父著作外,更蒐集相關資料,以證實其父學術地位,或駁斥不利其父人格之傳言。

     本《著作集》蒐錄所知臺灣與大陸現存汪喜孫的十四種著作及失收之佚文,予以標點校訂整理後,依其性質合併為:《汪孟慈集》、《抱璞齋時文》、《抱璞齋詩集》、《從政錄》、《喪服答問紀實》、《孤兒編》、《尚友記》、《汪氏學行記》、《壽母小記》、《容甫先生年譜》、《汪容甫年表》、《汪荀叔自撰年譜》、《海外墨緣》等十三種及《附錄》一種。

   
    汪喜孫除宣揚家族懿德及汪中學術人格高尚的相關論著外,表達本身思想觀點的著作,對當時學界空言漢宋之別,不知經世實用的習氣,頗多針砭之論;孝親重禮,以為經「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喪祭」、「士大夫居喪,不能守禮,他無足觀矣」,批評當時的社會病態;另外更努力實踐其父無法完成的經世理想,其著作對汪氏家族的歷史與汪中學術人格等及當時學界相關事務的瞭解,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汪喜孫與朝鮮學者交往的實況,對中外學術文化交流的瞭解,亦大有助益。

   

    主編者簡介

   

     楊晉龍 臺灣臺南縣佳里鎮番仔寮人,民國四十年生於高雄縣阿蓮鄉郭從箕先生創辦之信興磚瓦場,幼時隨舅父黃玉柱受傳統「漢文」教育;又受陳冠學老師「文學」之指導。省立岡山中學初級部、延平夜補校普通科高級部、臺灣大學夜間部中文系畢業;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水電工、汽車修護工、反循環樁基礎工程技工、護理佐理員、高中國文教師、中文系和語教系兼任講師、研究助理等職,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一九九七年獲中央研究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專業研究以宋代以後詩經學史、四庫學等相關問題為主,近年則用心於詩經學與宗教經典關係的研究。以多元而寬容、整體而不偏、未瞭解不批判等情境預設,為治學之基本要求。學位論文為《錢謙益史學研究》(周虎林先生指導)、《明代詩經學研究》(張以仁先生與吳宏一先生指導);曾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三至八期及《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另有〈神統與聖統〉、〈四庫學研究的反思〉、〈論《詩問略》之作者與內容〉、〈《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關係再探〉、〈從《詩經傳說彙纂》到《詩義折中》〉等數十篇論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