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252|回复: 2

我国近代医学教育家汪自新传略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7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6-24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近代医学教育家汪自新传略

陆翔 陆兵

  关键词:汪自新;近代医学教育家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6-0010-02

  汪自新,生活于清末民国年间。作为已知的安徽学习西医之第一人[1],汪氏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医学杂志、医学校、医院、翻译并介绍西医医学书籍,为我国近代西医学的教育普及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医学教育家。现将收集到的有关汪氏生平事迹的史料整理介绍如下。
  汪自新,字惕予,号涤如。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乡余村人,出身于徽商之门。汪氏15岁前主要受旧时私塾教育。15岁时从江苏奉贤名中医夏景垣学习中医,凡4年,始卒业。随后在上海英租界中旺弄开设诊所,治病济人(《绩溪县文史资料汇编》第2集)。
  光绪十五年(1889年),我国北方顺、直一带发生水灾,急需赈济。自新受清政府委派前往灾区,经办发放赈灾款。因其为人正直,治事严明,清政府赏其顶戴花翎加四品官,候补直隶州同知。自新不愿为官,仍返诊所,重操旧业。
 是时,欧风东渐,西洋医学传入我国。西医之崇尚实验及临床之易见成效,给当时正处于青年时期的自新以较大的影响,立志探究其奥。遂于是年(1889年)东渡日本,入筱崎医校学习西医。4年肄业后回国,在上海英租界广西路开设诊所,并聘请日本医士上原宇佐郎为助医。自新曾为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治好了久治未愈的风疾,因此医名大震,诊事随之繁忙,原设的诊所日显不济,故动议兴办一所教授西医的医校,并附设医院,以此“津逮学子,普救病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自新自捐2万元,并得到出使美国大臣伍秩庸(庭芳)、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巡抚瑞澄以及上海各界人士捐助的2.5万余元,在上海爱文义路租赁伍秩庸之观渡庐洋楼一座(占地10余亩,屋50余间),创办自新医科学校和自新医院。医院病房分三等(床位数不详),学校教员与附院医生,均聘用从外国医校毕业的学生,同时还聘用了4名日籍护士。当年招收学生23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了普及和传播中西医学知识、贯通中西医之精华以达改良本国医学之目的,自新创立医学世界社,并亲任主编,编辑和发行《医学世界》杂志。首期于是年6月8日出版,月出1期,总共出31期[2],内容为中医和西医,题材有医案、医学问答及医学小说等。杂志社汇集了当时一些知名的医学者,丁福保就是其中之一。丁氏早期曾担任过该杂志社的编辑[3],并把教会医院旧译和新译的解剖书及日本近出解剖书,同西人原文比较对列约1 500条,编撰成《解剖学生理学译异名同表》在《医学世界》上连续登载。与此同时,汪氏也将其译述的《解剖学生理学大意合缩》登载在该杂志上。他们共同为西医解剖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用[4]。依托杂志社,自新还释译、编著了多本介绍近代西医学的书籍,合称《汪氏医学汇编》[5],促进了西医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汪氏成为我国近代医界中创办杂志较早者之一。是年2月,自新又在医院附设医科补习夜校,便于中西医在职人员得以学习最新医学知识。每届6个月,连续办了3期,学习人数近千人。此外,自新还兴办了一家制药公司,名为“亚东制药会社”,并任总经理[6]。
  宣统元年(1909年)自新又应时代的需要,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子看护学校,学制2年。后来在民国时期,全国各省成立的赤十字社中的看护人员,大多数为该校毕业生。
  武昌起义时(1911年10月10日),自新与同志在上海组织赤十字社,并率先捐出5 000元,又得上海各界人士捐助1.5万元,在南京、苏州、镇江等地设立分社,购置急需器械和药品,招募爱国青年200余人,授以各种战地救护知识;又从中国女子看护学校内抽调学生若干名,派赴战地从事救护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民国二年(1913年),自新又创立中华女子产科学校和博爱医科专门学校[7]。前者学制1年,招收学生60名,培养产科医士。后者学制4年,招收60名,培养高级医务人才。
  同年4月,上海召开全国医界联合会,自新被选为正会长[7]。
  自新育有两子,长子振时曾去法国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自新医院任主治医师并负责医校工作。自新自此只从旁指导而已。次子振寰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负责汪家早年在上海开设的汪裕泰茶叶店。自两子回国以后,自新即很少过问事务,直到1941年病逝,享年73岁。

附1.汪自新年谱简表

  1868年(同治七年) 自新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乡余村。
  1883年(光绪九年) 15岁,随江苏奉贤名中医夏景垣学习中医。
  1887年(光绪十三年) 19岁,在上海英租界中旺弄开设中医诊所行医。
  1889年(光绪十五年) 21岁,曾奉清政府委派前往北方顺、直一带赈济灾民,因成绩突出,被清政府赏顶戴花翎加四品官,候补直隶州同知。同年东渡日本,进筱崎医校学习西医,4年后肄业回国。
  1893年(光绪十九年) 25岁,从日本留学回国,在上海英租界广西路开设西医诊所继续行医。
  1904年(光绪三十年) 36岁,创办中国自新医科学校和自新医院。开始西医教育。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40岁,创立医学世界社,并出版发行《医学世界》杂志。翻译和编纂多本西医学书籍,开始了西医学的传播与普及工作。
  1909年(宣统元年) 41岁,创办中国女子看护学校,开展近代护理教育。
  1911年(宣统三年) 43岁,武昌起义期间,在上海组织赤十字社,奔赴前线进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1913年(民国二年) 45岁,在上海创办女子产科学校和博爱医科专门学校,继续促进近代医学教育事业。
  1919年(民国八年) 自新50岁后,其在上海的各项事业交由两个儿子办理。
  1941年(民国三十年) 自新病逝,享年73岁。

附2.汪自新曾经担任的职务

  ①中国自新医院院长;②南京共和病院名誉院长;③医学世界社编辑员(主编);④前赤十字社医药部部长;⑤中华女子产科学校校长;⑥亚东制药会社总经理;⑦中华全国医界联合会会长;⑧临时救疫病院院长。

作者简介:陆翔(1963-),男,讲师。

参考文献

[1]周维海.安徽卫生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3.3.
[2]蔡恩颐.民元前后之中国医药期刊考[J].中华医史杂志,1953,3:162.
[3]汪自新.医学世界社编辑名单[J].医学世界,1909,(4):1.
[4]曹丽娟.人体解剖在近代中国的实施[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3):154.
[5]汪自新.汪氏医学汇编书目[J].医学世界,1913,(23):附1~10.
[6]汪自新.中华全国医界联合会会员一览表[J].医学世界,1913,(23):1~3.
[7]张秉伦.安徽科学技术史稿[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72~373.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6-6-27 15: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放到汪氏名人版块去,呵呵!
可见,汪姓人的贡献还蛮大的,这么早就开始医学教育之路了!中国医学在这之前恐怕都是嫡传式的教育吧! [s: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7-15 1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儒商、一代名医:杭州汪庄的主人。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003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