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806|回复: 0

记校师德标兵——汪定伟教授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7-3-19 17: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大学学报网络版

理解学生 关爱学生 记校师德标兵——汪定伟教授

作者: 更新日期:2006-10-17

每次在校园里遇见汪定伟老师,头发斑白的他都是那样精神矍铄,像青年人一样,来去匆匆,忙忙碌碌,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他工作繁忙,但对待学生却特别耐心,在学生面前,他总是一幅慈眉善目的样子,无论学生有什么困难,他都积极帮助,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为信息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培养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所有工作中第一重要的。汪定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和他的研究项目发生冲突时,他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虽然这样的冲突其实很少发生,但只要一次,就能赢得学生的真心的尊重和爱戴。在汪定伟心中,完成一项科研成果,写出一篇重要论文,的确是有价值的,但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学生才是教师的最有价值的成果。因为学生是活着的,会不断地成长,不断创造,让你的劳动价值不断升值。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光

汪定伟认为,作为一名好教师,要想真心爱学生,必须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从心理上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
在常年和学生的接触中汪定伟发现,今天的年轻人同样富有激情,同样有着爱心,同样志向高远,也同样有献身精神。他说,相对我们过去,他们的受到的英雄主义的激励较少,或者激励的时机不对,方式不对,所以好多学生会显得对很多事情都缺乏热情。如果我们能理解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激励他们,用真的爱心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他们同样也能燃烧起来,并发出熊熊的火光。
随着学校的不段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学生管理越来越难,单靠原始监控的办法管理已经很难奏效的,实施起来难度也很大。汪定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树立起鼓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同学间的竞争氛围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督促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汪定伟经常向学生宣传信息学院专业是最好的专业,博士点在国内水平是最高的,在国际上也是知名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如何如何杰出等,从而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鼓励学生不断上进。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光有雄心壮志,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也是不能造就英才的。汪定伟经常用一种不断上进,且目空一切的豪气来影响学生,只要我努力,什么事情我都能做成要在国际学术界上发出中国人的最强音”……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他的研究组里逐步形成了一种人人争先,个个上进的风气。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他的组每周一次学术活动,雷打不动,至今已坚持了七年。每次学术活动,都有一个人主讲自己的研究进展或者对新的研究方向的综述,然后提问讨论。作一篇博士论文,听十篇博士论文。这种方式即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也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每次活动的主讲人的确定,都需要提前申请。开始时,申请不踊跃,有时需要点名指定。到后来,大家都认识到讲一次对自己是一次提高,都争着要讲。一个同学在组里总也不作报告,就意味着他的工作没有进展,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此外,每月还有一次英文的学术活动。报告人主持,提问,讨论都用英语。开始时,基本上都是他用英语作讲座。渐渐的大家的英语口语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同学作英语报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种方式提高了同学的国际交流的能力、意识和欲望。从他的组里出来的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都十分活跃。不少学生毕业后都会说起,他们最怀念的就是这种每周一次的学术活动。
他主持的研究组每个期末,每年年末,每个人都要汇报自己这半年或一年都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展,发表了多少论文,每次都是他自己先总结,然后按从博士到硕士,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人人总结。工作好的,他会当即提出表扬,进展太慢的他会提出警告。这样,同学中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只要大家都有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用老师督促,他们都会努力学习和工作。

一日为师终身关注

一日为师,终身关注是汪定伟的做老师的信条。仅仅只做到传道解惑,只能算完成了教师面上的工作。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有志于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英才。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用你的爱心、你的豪气、你的人格魅力,你的真知灼见,再加上你的终身关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每个学生来报到时,汪定伟都会详细询问学生的学习经历、家庭情况、毕业后的打算和志向。深造、出国、留校、就业,作博后,无论学生的志向是什么,他都会根据学生志向的需要和知识结构,选择最合适的课题。有的学生没有主意时,他会根据情况提出建议,并让学生自己好好想想,仔细选择。到了学习的后期,他会主动关心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给学生提建议,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学生联系推荐。学生经常会在这种关系到他一生的重大决策问题上来找他咨询,他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帮他分析利弊,提出中肯的建议。
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和汪定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也会自然地来找老师咨询,或是请求帮助。无论是提职、留学、换工作、申请课题,只要他能帮上忙的,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做。好几个学生都感慨地说过,汪老师为他们做了他们的父亲没有做,也做不到的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汪定伟自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95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已有34人获得硕士学位,38人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有的是政府公务员,有的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他们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发挥着骨干作用,几乎人人出类拔萃。

河南-汪聚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