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893|回复: 4

汪鋐文选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90

帖子

345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发表于 2008-6-26 15: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巡抚御史务要严于律己??[1]??
巡按、御史[2]所带书吏倚籍声势,滥受赃私,御史多不能禁。盖巡按事权既重,有事之人百计夤缘[3]贿通书吏,或抄摘状词,或洗改字样,或沉匿案卷,或禀行牌面,或透漏消息,无所不至。御史方且堕其术中,懵然无觉。?
臣伏观睹宪纲内开所至之处,先要防关合无。今后巡按、御史务要严于律己,所带衣靴等物只作一扛,不过百斤,其书吏监生行李共作一扛,只此两扛。系于御史马前随行所至,下马与起程之际,御史俱要督同各该府、州、县掌印官三面,将此两扛一一检阅,明白方许收入抬行,并将书吏监生向上一并搜检,其卷宗簿籍等项公文装载箱封锁明白。另委官一员,督押至察院交割,御史督同各该掌印官逐一搜检明白,方许收受,其书吏监生若与御史同乡或亲戚、故旧,即当回避,送回另差。??
【注】?
[1]这是汪鋐于嘉靖九年(1530年)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掌管院事时,呈送朝廷的一封题为《钦遵敕谕申明宪纲事》的奏章。本文是该奏章的一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2]巡按、御史:明代监察机构的官名,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监察御史奉旨外出称巡按。?
[3]夤(yín银)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胡兆保 选注) ??

(二)廉者,士君子立身之大节??[1]??
士之廉,犹女之洁。士不廉,则他行虽有可观,终无正已,无正人之德,决不能有所树立。犹女不洁,虽千百其能,千百其巧,亦乌足向哉。?
是故,廉也者,士君子立身之大节也。大节不谨,他何取哉。且如守令之职,最为亲民,苟使其一介不取,则自然一私不存。?
法虽严,人则畏之不以为苛;政虽宥??[2]?,人则怀之不以为纵。虽无剖决如流之才,纵有恩惠及民之实,其致太平也何有。?
苟或不廉,则其严也为深、为刻、为强梁、为强虐而已,其宥也为柔、为佞、为懦弱、为无断而已耳。虽有治事之才,率为治奸之具,其致乱也何有。?
夫藩臬??[3]?所以制乎,守令者也;抚按又所以通制者也,臣欲候命下行令。抚按官员今后举劾各官,务择其廉者举之,不廉者劾之。其它贤否,止于册揭考语内见之,不必形诸奏牍,仍咨吏部将其所举廉者即加显擢??[4]?,不廉者即行罢黜??[5]?,及将在廷大小群工不时询访,一体黜陟。尤望皇上如神之智,亦试一加察焉,则人心之趋向,自正而太平可立待矣。??
【注】?
[1]此文是汪鋐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掌管院事时的奏章,表明了他对官吏务必廉洁及“务择其廉者举之,不廉者劾之”的主张。原文称“遵奉钦依条陈时政疏”,本文选自其中一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2]宥(佑):宽恕。?
[3]藩臬:藩司、臬司,即布政使、都察院。?
[4]擢:提升官职。?
[5]黜:免去官职。?
(胡兆保 选注)
千年乡村龙归处(大畈),深山古刹茶飘香(灵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90

帖子

345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5: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鋐师夷制夷保国家?
吴精通 胡兆保??
2001年5月,江泽民主席视察婺源,在观赏明代嘉靖皇帝赏赐给吏部兼兵部尚书汪鋐的遗物——盘龙玉带时,江泽民主席对汪鋐于嘉靖元年(1522年)师夷之长以制夷,将佛朗机(葡萄牙人)逐出广东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他称赞说:“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件文物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
大败葡萄牙殖民舰队?
汪鋐,字宣之,号城斋,婺源县大畈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任南京府部贵州清吏司主事。后任广东巡视海道副使,驻守东莞千户所(今深圳市南头古城)。?
当时广东沿海并不太平,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后就开始窥探中国。1513年,广东珠江口海域出现葡萄牙远洋舰队,明朝人称之为佛朗机,他们抱着征服中国的野心而来。1518年,以西蒙为首的葡萄牙殖民者在广东南头岛建立据点,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以统治者自居,以武力号令一切;无视中国法律,支持强盗、绑架等邪恶行为,贩卖人口,掠走中国妇女;在屯门港贸易中,中国官员奉命收税时,竟殴打中国税官并撕坏官帽,甚至扣押、阻碍其他国家商人的正常贸易。殖民者的恶行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纷纷要求官府拔除盘踞南头的葡萄牙殖民者。?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诏令派广东巡海道副使汪鋐为主帅,率军驱逐作恶犯法的佛朗机。6月,汪鋐调集50艘战船、4000名兵勇,进占屯门海域,勒令葡萄牙殖民者退出中国港口和岛屿。葡萄牙殖民者依仗船坚炮利,抗拒不从,终于爆发了屯门海战。汪鋐不畏强敌,“亲冒风涛,指授方策,号召岛民,率以大义,战而捷之。”然而佛朗机战船体形巨大,装备大型风帆,加上配置的火炮射程远、命中率高,优势明显。初次交战明军失利。面对不利的战局,汪鋐没有急躁而蛮打硬拼,而是派人刺探敌情,知己知彼,再作决断。?
经过缜密侦察,汪鋐获知:“佛朗机船用夹板,两旁驾橹四十余支,周围置铳三十四个。船底尖两面平,不畏风浪。人立之处,用板捍蔽,不畏矢石。每船二百人撑驾,橹多人众,虽无风可以疾走,其铳一举发,远可去百余丈,木石犯之皆碎,各铳举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号称蜈蚣船。”汪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设法仿制葡萄牙人的坚船利炮,以其之长还治其身。?
《殊域周咨录》载:“有东莞县白沙巡检何儒,前因委抽分,曾到佛朗机船,见有中国人杨三、戴明等,年久住在彼国,备知造船、铸铳及制火药之法,鋐令何儒密遣人到彼,以卖酒米为由,潜与杨三等通话,谕令向化,重加赏赉,彼遂乐从,约定其夜,何儒密驾小船,接引到岸,研审是实,遂令如式制造。”明军配备了仿制的“蜈蚣船”和“佛朗机铳”后实力大增。?
1521年8月底,双方再次交锋,汪鋐针对葡船体大不易掉头的弱点,运用“周瑜火烧赤壁”的计谋,采取“火攻加凿船”的战术智取敌军。当时南风甚急,汪鋐乘夜召集船只,满载枯柴,灌以脂膏,接敌后点燃顺着南风驶入敌船队之中,敌船转动不灵,纷纷着火燃烧;汪鋐再派人潜水,将未着火敌船的船底凿穿进水。随后,率军奋勇接敌,跳上敌船与敌人短兵相接,打得殖民者溃不成军,死伤惨重,残余狼狈逃离屯门,撤往马六甲。?
屯门海战以明军完全胜利而告终,此战缴获佛朗机铳大小二十余管,将殖民者赶出广东沿海,老百姓争相庆贺。汪鋐专作诗一首贺屯门海战:?
“辚辚车马出城东,揽辔欣逢二老同。万里奔驰筯力在,一生精洁鬼神通。灶田拔卤当秋日,渔艇牵蓬向晚风。回首长歌天尽头,天高海阔月明中。”?
明嘉靖元年(1522年),葡萄牙殖民者六艘战船再犯广东,汪鋐又指挥明军用仿制的蜈蚣船和佛朗机铳,在香山西草湾奋力阻截入侵者,再次大败敌军。此战活捉萄军首领别都卢等42人、斩首35人,缴获大小火铳20多管、战船2艘,彻底将殖民者逐出广东沿海。?
汪鋐不畏强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彻底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实战中他也懂得学习外敌长技的重要性。后来汪鋐将海战缴获的佛朗机铳送到北京朝廷,并上奏说明这种火器的威力,言:“佛朗机(指葡萄牙人)凶狠无状,惟恃此铳与此船耳,铳之猛烈,自古兵器未有出其右者,用之御虏守城,最为便利,请颁其式于各边,制造御虏。”建议朝廷加以推广,明世宗采纳了汪鋐的建议,将火炮铸造千余,发与三边,大大增强了明军的战斗力。?
严明监察规制?
嘉靖十年(1531年),因率军大败葡萄牙殖民者,首创师夷制夷成功战例的汪鋐,连升三级,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掌管院事。明代的都察院是一种有着特殊权力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专职“纠劾百司,辨明冤直,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汪鋐掌管都察院院事以后,公明廉重,威名显赫。为了保证那些监督文武百官的监察御史们自身的廉洁和忠诚,他屡建大议、振扬风纪,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建立了“勤巡历、精考察、慎举劾、谨关防、禁逢迎、亲听断、稽储蓄、严督率、戒奢侈、谨礼度、慎请差”等监察制度。他说:“御史巡按一方,事权最重,人心视以为向背,官吏视以为纠止。诏令不行,御史诚不得辞其责。”要求御史督令司、府、州、县各级官员,凡应行应禁之事,宜作速一一着实奉行。凡考察官吏廉贪贤否,必于民间广询密访,务循公义。巡按举荐官员,务要精择才行出众、政绩卓著者,纠劾官员也要真实无误。鉴于御史、巡按拥有其他官员所没有的特权,属官往往千方百计贿赂私通。因此巡按、御史务要严于律己,往返所带衣靴等物限只一杠,不得超过100斤。对那些肆意违抗纲纪的御史,汪鋐询访得实,坚决举劾罢免。?
汪鋐崇尚务实、体恤民情。嘉靖初期,河南、山东、山西、湖广、江西、浙江等地水旱灾害不断,五谷不登,饿殍盈野。他疾呼朝廷赈济救拔,还多次呼吁兴修水利以救民患,敦促各巡抚御史要严督所属司、府、州、县官员,躬亲履察,组织抗灾。他说:“抚臣以‘抚’名,必如父母之抚其子,而后可以称其名也;欲如父母之抚其子,亦安得坐视其毙而不思所以救之乎?”他还提出“恤刑狱”,要求刑部和都察院审理案件不得经年累月久拖不决;大理寺以平反为职,“惟审其有冤无冤则可矣,有冤则驳,无冤则允,如行云流水。”?
整肃朝廷吏治?
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世宗特授手敕,委汪鋐加任吏部尚书。吏部为管官的机构,吏部尚书又称为“天官”,列六部之首。他历官30余年,深深懂得官员腐败是政治腐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提出“欲治末者必端其本,欲清流者必澄其源”,在《吏部文选司题名记》一文中,以是否称职为警醒,要求吏部官员首先要“以公济之,以明行之,以勤操之,以慎而尤主之,以忠信不欺之心,焉然后可以称其职。”他还将“重久任、公选法、杜侥幸、尚廉介”作为“知人”的治政大纲,认为官员不久任则无固志,无固志则无实心,无实心则施之政事皆因循苟且之;官员迁升选拔要实行公开考课,“公而无私,才者上,不才者下”;举荐官员不当,事败即连坐,以杜侥幸之门;举劾各官务择其廉者举之,不廉者劾之。汪鋐勤于职守,朝夕不倦,又能廉以律身,秉公执法,毫不留情地打击贪官污吏,“数汰不称任者,朝廷为之肃然”。?
嘉靖十三年(1534年),汪鋐一品考满,进勋柱国。世宗特授手敕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又授手敕同内阁辅臣。这是汪鋐一生中第17次授官。次年2月,年届古稀高龄的汪鋐又奉旨考察司府州县官员。针对“美官可以赂得,黜罚可以计免”的官场腐败,他在考察之前就奏准制订了“严检防以祛宿弊”的禁约。他说:“法废则公道不行、是非倒置、人心肆无忌惮。”过去将禁令视为虚文,漫不知畏,皆是本源之地未能严于检防。于是他将吏部作为治理弊政的本源之地和重点,严格朝廷检查和防杜。还命人在京城内外、吏部官员私宅之前后密加察访,凡遇有馈送贿赂、私通关节及吏胥诓骗者,访缉是实,即拿送厂卫。如有交接受贿的,则一体参究查处。他认为大公至正之法行于上,礼义廉耻之风则兴于下,奔走请托之私自泯矣。汪鋐晚年坚其节操、正国法、昭公道,对革除明朝弊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是年9月,汪鋐4次上疏致仕,请求退休。次年7月,汪鋐在家乡婺源县大畈村病逝,终年71岁。???

主要参考资料:?
1、《明史·列传》、《明史》卷325?
2、《婺源县志·人物传》?
3、《明少保与禄大夫吏部尚书谥荣和汪公圹志》?
4、《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
千年乡村龙归处(大畈),深山古刹茶飘香(灵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80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6-26 19: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90

帖子

345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7: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为计处净身以图善后事


--------------------------------------------------------------------------------

【明】汪鋐

巡视五城监察御史汪似等,各将查审过净身男子王堂等共八千七百一十二名陆续开具到院。

案查:先准礼部咨:为孤苦至极,以无归着,再乞天恩垂苏生命事:该本部题:“看得顺天等府宛平等县军民等籍净身男子王堂等三千五百一十五名,连名奏称各无归处,乞要收用一节。为照:古者大刑有五,其一曰宫。而成周酒人、浆人、醯人、染人之射,类用奄寺。盖先王不忍以罪辜弃人,而复收恤之,以藉用其力。我朝内府监局掌以中人,悉如周典,而自宫禁例,至以不孝论死。其欲保全人道,正先王以生道杀人之意。但宣德、正统以来,宦臣收入渐多。及武宗之世,日益昌炽。锦衣玉食之荣,上拟王者。为之弟侄者,往往坐获封拜,而苍头厮养,亦复纡金衣紫。是以闾阎小民朶\颐富贵,往往自残形体,以希进用。当时收充海户者几万人,岁縻月粮,不可胜计。恭遇皇上御极,裁革殆尽。数年以来,饥寒死亡,日渐凋耗。即今见在者,不过三四千人。今王堂等私自净身,虽于禁例有违,但自经裁革以来,无所栖泊。王府功臣之家既不敢犯法私用,民间又不敢违禁隐藏,以致上无富贵之图,下无衣食之计,流落狼狈,冻馁切身。甚者(肱)【胠】箧穿垣,以图口腹。及其求食不得,则又纠朋聚党,叫号街衢,击鼓排阍,控诉苦楚。皇上盖尝数下驱逐之令,示之极刑。而旋去旋来,暋不畏死,是岂得已之情哉!先王之仁,不忍使一物之不得其所,矧于此属之情亦甚可悯。况今上林苑、南海子,灌畦牧兽,俱各乏人。即欲量为收用,亦不为过。但恐奏内之人数,多有虚捏姓名,以希顶补,而在外不曾投告官司者尚多,未经查审明白,难便一概混收。合候命下,行令巡视御史督同五城兵马指挥等官,将见在净身男子逐一点视。比照奏内姓名有无虚捏,备查的确数目,及各人年岁、贯址,定限三月十五日以前,开报本部,仍会同司礼监官,备查先年收充海户事例,从长议处,请自上裁。如果见在人数比之先年不甚泛滥,即将王堂等收充海户,供役食粮。其王府及在京贵主之家,但有缺乏内臣供事者,许其具奏前来,照例差遣。其三月十五日以后,如有陆续前来奏扰者,即系前项虚捏姓名顶补人数,查照弘治十三年事例,定发边远充军。仍行都察院转行各处巡按御史出榜禁约,私自净身之人,俱照弘治五年事例,本犯及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及歇家不举者同罪。巡按御史仍取具合属府州县以及卫所等官不违依准,定拟期限,缴送本部,以凭查考。如所属地方再有净身之人,本管官吏一体参治。庶法令严重,而人不敢轻犯矣”等因。题奉圣旨:“是。依拟行。钦此。”钦遵备咨到院。已经通行钦遵札仰巡视五城监察御史督同查审去后。

今据开送前来,除照名咨送该部施行外,臣等照得:永乐、宣德、正统、弘治以来,净身禁例不为不严,但禁令方行,旋复收用,不能坚守其禁。是以禁虽严,而人往往犯之,犹如无禁也。查得嘉靖七年节奉明旨:“这净身男子,着原籍官司钤束,在家生理。但有赴京奏扰的,拿问重治不饶。”嘉靖八年,复节奉明旨:“这净身男子余瑾等一千三百六十二名,已经题准,发五城查审年力精壮,准发各王府供役。其老弱严加钤束,若纵令入京,再行奏扰,一体参究重治。续到范玹等一千余名,不系原奉旨收发之数,乃敢闻风聚众,观望告扰,着巡捕将官及五城兵马会同尽行驱逐出城。也给与执照,着各回原籍。九门官军今后务要着实把守盘诘,再有拥众入城、不听阻遏的,即报巡捕及五城官捉拿送官,问罪处死。都察院还通行各该有司申明旧例,今后若有私自净身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里老不举的,各治以罪。有司官不行关防,抚按衙门参治降调。钦此。”臣等仰见皇上严为此禁,确守不移,正以监先年旋禁旋收之弊,不为因前苟且姑息之政,于以保全人道,于以消弭祸患,忧深虑远,所谓仁之至、义之尽也。乃今复奉明旨依拟收用,岂皇上之得已哉?是盖天地好生之德,欲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无一夫不被其泽耳,臣等又复何言!

但今日之收与前日之禁,似相背驰,未免复蹈先年旋禁旋收之辙。人见令之不信,无所畏惮,则觊觎富贵之念未免复萌,而残毁形体之事自不容已。殆恐今日收用一千,则明日民间又复增净身一千矣;今日收用一万,则明日民间又复增净身一万矣。令之不信,虽咬钉嚼铁,无补也。且该部原题,谓见在者不过三四千人,今数几至一万。以万人而聚食于一处,升斗之粮不足以满其欲,势之所至,将若之何?况复源源而来,有不可限量者哉?古人有云:“蝮蛇一螫手,壮士遂解腕。”盖言忍痛以避毒也。若姑息一手,则其毒将遍及于一身,不可救药矣。伏望皇上深思远虑,断自圣衷,敕下该部从长计处,设为良法,以散其众。不急不徐,务使令之必行,禁之必止。消祸于方萌,弭患于未形,斯为善后之图,大圣人至仁至义之施也。臣等不胜惓惓。缘系计处净身以图善后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嘉靖十一年四月十七日题,十九日奉圣旨:“是。这私自净身男子,明犯律条。且先朝冗食已都有诏旨查革了,节次纠众来京奏扰,又累有明旨驱遣禁约,礼部各给与票帖,令各回原籍生理,如何却又来京奏扰,动以万计?卿等所奏,实为国家深长之虑,礼部还查诏旨,计处停当来说,不可务为姑息,以贻后患。”
千年乡村龙归处(大畈),深山古刹茶飘香(灵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
QQ
发表于 2008-7-29 2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汪公是个有能力、办实事的人,比那些“道德君子”的贡献大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