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707|回复: 0

<转>寻徽州女祠 品徽州文化----方利山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138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8-7-28 2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徽州女祠 品徽州文化
         ----方利山

黄山所在的古徽州,历史文化多姿多彩。古代徽州宗族社会,在“程朱阙里”的浓郁文化氛围之中,宗族祠堂建得最多,完整保留至今的也最多。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徽州还有在全国罕见的“女祠”,这些“女祠”,既是徽州宗族社会的一种特色文化现象,也是徽州文化中至今耐人寻味的一个话题。

徽州是宋代大儒朱熹夫子的父母之邦,徽州人按朱熹《家礼.祠堂》之规制,大多数宗族修建祠堂,是既供奉男性祖先神主,也同时供奉女性祖先神主的,“夫妇俱入祠堂”,“设祖考神位于堂中之西,设祖妣神位于堂中之东”。但是稀奇的是,在徽州有的宗族不知依据什么出典,建起祠堂以后,却只准族中的男性先祖入祠供奉,而不准族中女性先祖的神位入内,“而不及妣”。面对这样的宗族规则,一些族中因科举而显贵的族子或因经商而发达的豪绅,每念及“幼承母慈,长承母训”而在入祠族祭时“瞻顾作为,母氏之祖或阙如”时,自然就感到很有些失落,心中有未申之情,“于私心每有未安者”,于是他们开始想法变通,这就有了在全国都罕见的“女祠”之设。

徽州女祠,最有代表性的是歙县棠樾村的那座“清懿堂”。在清代嘉庆间棠樾的大徽商鲍启运,因为其族内所建鲍氏万四公支祠“敦本堂”,规定“只奉男主”,“不袝女主”,鲍氏的女性祖先都被拒之于祠堂门外,无法得到后人的祭祀,于是就集资在“敦本堂”对面,专门兴造了一座“专奉女主”以“隆享祀”的女祠“清懿堂”。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女祠,建筑宏丽,门庭砖雕精细大气,内庭高旷简肃,通面阔16.9米,进深45.4 米,三进五开间,规模甚至比敦本堂支祠还要大。在“特重宗法”,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古徽州,这样的女祠之设,也确实是有些惊世骇俗的了。民间对此还有一个传说:徽商鲍启运早失父母,由其姐抚育成人,为了抚育幼弟,其姐竟沐雨栉风,终生未嫁。而按宗族传统,老姑娘逝后是进不了本宗族祠堂的。经商发达的鲍启运,于是专门建立了“女祠”,作为对亲人的回报。不论何种原因,这类女祠之设,都是对传统封建宗法的一个挑战,对“男尊女卑”的一个调侃。在徽州,据了解,这类女祠还有休宁黄村村口象鼻山边的女祠,这座女祠据说也是雕梁画栋青石柱,气势盖过男祠;在歙县潭渡,也曾有黄氏女祠;而仅在千年古村呈坎一处,就有好几座女祠, 而且有三座女祠至今遗迹尚存。在那座举世闻名的仿孔庙格局而建的“罗东舒祠”旁边,“则内” 女祠始建于明代,虽然比较简朴,规模也比男祠小,但罗氏宗族祠堂规定其族内女性先祖灵位,可与男性先祖灵位一样,从大祠堂正门进入,“享受”和男主一样的祭祀“待遇”,小小地体现了一下“男女平等”,而且祠堂祭祀,也规定族内女性可同男性一道入祠谒拜先祖,这和徽州其它的宗族祭祀只准“男丁”参加又有些区别。呈坎的另外两个幸存的女祠:前罗家庙女祠,建于明代弘治年间,享殿毁于1948年战火,其寝殿基本框架尚存,可见当年规模;而尚存一角的罗氏“一善祠”则是罗廷梅建于清嘉庆间,一善祠不仅专奉罗氏女祖先,而且规定罗氏媳妇不论出身如何,即使再婚到罗家的,逝后也一样可以入祠供奉,似乎又更“开明”了一些。在呈坎历史上还有专为未出嫁的女儿设立的“罗氏姑姑祠”,惜遗迹已不存。

为供奉女主而设的“女祠”,历史上还有歙县两思睦祠边的吴氏女祠;歙县澄塘上头厅边上的女祠;歙县长龄桥的郑家女祠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祁门芦溪村汪氏宗祠“正义堂”左边,曾建有一座规模较小的“衍正堂”女祠,虽然规模不大,但用材讲究,建构风格也和男祠不同,据说是汪氏为小妾而独建。而在祁门汪村的上门,曾有一座“汪氏家庙”“贻燕祠”,传说这里的徽商汪一大之妾是一“小姓”人家出身。虽出身卑微,但为人却干练、豪爽、精明,助丈夫经商打天下,成就了大事业。后来其子专为她建起了“贻燕堂”。在祁门历口倪氏大祠堂“贞一堂”西侧,据说曾建有一座400平方米的“庶母祠”。因为徽州宗族普遍规定,庶母是无入祠供奉的资格的。这座专祠,门匾书“庶母祠”之字,院里植柏、柳,寓“百年好合,流芳百世”之深意,寝殿专门供奉倪氏宗族的多位小妾。可惜这些反映徽州宗族社会历史的各种“女祠”,历经数百年岁月风霜,其遗迹已经陆续消失了。
透过对徽州女祠的追寻,人们可以进一步感知历史上徽州女人以及她们所处的那个特定的社会。解读徽州女祠,也就走进了徽州文化,走进了中国宗族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