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409|回复: 0

无限风光在“奇峰”—— 记市“双培双带”先锋汪田成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6-21 15: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
无限风光在“奇峰”—— 记市“双培双带”先锋汪田成

http://news.cteac.com 时间:2004-12-16 点击: 1次 中国茶城网

知道安徽池州市石台县占大镇奇峰村汪田成,是在今年石台县举办的首届茶叶节上,当时该村茶厂送审的茶叶被“组委会”评为金奖。近日又得知,他获得了“全市‘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双带’先锋称号”,于是笔者慕名来到占大镇。
奇峰村位处海拔600米的“牯牛降”山腰上,距占大镇政府16公里。由于山高路陡不通车,村民的生活异常艰苦,2000年8月,时年47岁的汪田成急群众之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毅然放弃经商生涯,担任起奇峰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4月,奇峰村“两委”换届时他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自担任村主要负责人以来,他不辞劳苦地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扬。他根据村情民意,大做“山场”文章,短短几年,就使得奇峰村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茶叶是奇峰村的传统产业。该村400余亩茶园,虽品质优味道纯,无污染,但因村民的茶叶销售成本太高,经济收入始终提不上来。汪田成从实际出发,以茶叶为抓手,引进茶叶制作技术。他在镇领导的帮助下,邀请了中国农科院茶叶专家王广智教授到村具体指导加工价值较高的乌龙茶,他以自家的茶园作示范点,提供茶叶原料供专家研制,并在取得成功后组织广大村民参观学习,使他们很快就学会了乌龙茶的生产技术。2001年5月,该村制作的乌龙茶在北京国际名优茶展销会上以8000元/千克价格拍卖,同时还被评为“无公害名优茶推荐产品”。创办茶叶加工厂。2002年3月,他领头与7位村民合资兴办了奇峰茶厂,敞开收购农户们的茶草,加工高档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当年便实现产值15万元。这一年,他们的茶叶在芜湖茶叶博览会上被广州凌春茶叶有限公司看中,该公司经理陈凌实地考察后很快投资200万元与奇峰茶厂联合成立了石台凌春奇峰茶厂。2003年联合厂生产的所有茶叶当季就被销售一空。组建村级茶叶协会。为了尽快地向村民推广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汪田成将该村的能人和茶叶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奇峰村茶叶协会。通过协会会员的示范引导,该村建立了有机茶基地200余亩,原有的400余亩茶园也全部实施了无公害化管理。
毛竹是奇峰村山场经济的又一主业。汪田成针对奇峰村的竹林现状,带领广大村民对全村900余亩竹园进行保护性改造,科学实施竹园的垦复、钩梢、编号,努力提高单位竹材和竹笋产出率。同时他还通过创办毛竹编制厂,加工生产竹帘竹席,就地解决农户毛竹的销售难题。2003年该厂实现产值10余万元。
奇峰旅游是奇峰村当下乃至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在建设奇峰旅游公路解决奇峰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时,汪田成一方面起早摸黑做好被征用山场、耕地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带领村民们翻山越岭砍伐路基荆棘。不久前这条希望之路,已经基本建成并通车。如今,奇峰村绘制的《2003年-2007年总体工作规划》正在步步实施,编制申报的市级生态村建设规划已获批准;结合旅游公路建设,新发展毛竹观光林100亩……我们相信,要不多时奇峰村必将风光无限!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