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596|回复: 6

试句读3:友于其仲

[复制链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发表于 2013-12-23 07: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试句读3
原文:
墓表
户部公卒今百八十余年于兹矣六世孙高臣有感唐李翱为皇祖实録援礼先祖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爰辑其所见闻偕从子士器造予请为表其墓以予有世契则若翁亦吾翁也其忍不为一濡翰扬其休邪按状公讳新字彦德别号明齐世为休洪方人唐越国公华之苗裔也华后御史大夫濆家婺之大畈三传曰辚始迁休西岸辚元孙森又迁遐阜之巴坦森孙文翮又自巴坦以迁今居云文翮五传曰一龙公之高祖也一龙生瑞号淡齐精研理学尝为武夷山长瑞生昺养高林泉号林壑居士昺生善积即公之考有匡时之志惜未遇賫志以终公生有异质四五岁时父口授书輒能诵比十岁能属文十二补邑庠弟子员有声于场屋以贡卒业于太学历事都御史台从御史出按四川适御史道
卒公以  闻廉知公贤能即   
命公摄行御史事称
旨公刑部主事明慎蒞狱民以不冤及   
成祖北迁陞授北户部主事方期大用遽以疾卒于官为永乐乙酉十月初六日距生洪武己酉四月三十一日得年才三十七耳友爱弟德奴家务悉以属至财用一从所出入无蒂芥心宦京时有王百户者黄川人有所德公报以地如干弓公因邑长吏附劵以畀内弟黄如山黄籍以宽徭胥宇于兹迄今日益以蕃盛公虽宦两京以清慎自励櫬归时囊靡有长物贫如未官遣命元配黄孺人归兴弟德奴同穴葬呈四坞孺人抚孤刻苦人皆以为虽生子三宪章宪文宪忠卒正统戊午九月三十日距生元至正丁未八月初三日享年七十二葬与公同地而异壙侧室方氏生子一曰宪武王氏生子一曰宪恕宪恕苗南都城东长安门外昔人谓居官以尽职为良如公者可不谓尽职者乎蒞狱以明慎特闻弟以迁秩未克终未竟用耳谓有盛德者必有后如公者可不谓盛德者乎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承直郎山西清吏司主事眷生石峰程廷策撰   
(摘自《汪氏通宗世谱》16册五十一卷十九页《墓表》(公讳新,字彦德,别号明齐)篇)
篇末段:
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篇末段试句读:
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敬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3-12-23 08: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我认为 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 一节可段为 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 ! 不知对否,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4090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我是汪洋大海一滴水。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19
发表于 2013-12-23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试句读3:友于其仲
墓表
          户部公卒,今百八十余年于兹矣。六世孙高臣有感唐李翱,为皇祖实録援礼。先祖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爰辑其所见闻,偕从子士器造,予请为表其墓,以予有世契,则若翁亦吾翁也。其忍不?为一濡翰,扬其休邪。
         按状; 公讳; 新 ,字 ,彦德,别号 ,明齐,世为休洪方人,唐越国公华之苗裔也。
        华后御史大夫 濆 ,家婺之大畈,三传,曰 辚 ,始迁休西岸。辚,元孙, 森 又迁遐阜之巴坦。 森 孙 ,文翮,又自巴坦以迁今居云。文翮, 五传 曰 一龙 , 公之高祖也。一龙  生,瑞,号,淡齐,精研理学,尝为武夷山长。瑞, 生, 昺 ,养高林泉,号,林壑居士。 昺, 生,善积,即公之考,有匡时之志,惜未遇,賫志以终。公生有异质,四五岁时父口授书,輒能诵,比十岁能属文,十二补邑庠弟子员有声于场屋。以贡卒业于太学,历事都御史台,从御史出按四川适御史,道卒公,以闻廉,知公贤能即命公摄行御史事称旨,公刑部主事,明慎蒞狱民以不冤及成祖北迁陞,授北户部主事,方期大用,遽以疾卒于官,为永乐乙酉十月初六日,距生洪武己酉四月三十一日得年才三十七耳。
         友爱弟,德奴,家务悉以属,至财用一从所出入无蒂芥心,宦京时,有王百户者,黄川人,有所德,公报以地,如干弓公,因邑长吏附劵以畀内,弟,黄如山,黄籍以宽徭胥宇于兹,迄今日益以蕃盛。公虽宦两京,以清慎自励,櫬归时,囊靡有长物,贫如未官。遣命元配,黄孺人归兴,德奴同穴葬呈四坞。
         孺人抚孤刻苦,人皆以为虽生子三;宪章,宪文,宪忠,卒正统戊午九月三十日距生元至正丁未八月初三日享年七十二,葬与公同地,而异壙侧室,方氏生子一,曰 宪武,王氏生子一 曰 宪恕,宪恕,苗南都城东长安门外,昔人谓;居官以尽职为良如公者,可不谓尽职者乎。
          蒞狱以明慎特闻弟以迁秩未克,终未竟用耳。谓有盛德者必有后,如公者可不谓盛德者乎!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 ;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承。直郎山西清吏司主事眷生石峰程廷策撰   
(摘自《汪氏通宗世谱》16册五十一卷十九页《墓表》(公讳新,字彦德,别号明齐)篇)
篇末段:
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篇末段试句读:
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敬请指教。
                           注;本人今天在学习,试了一下句读,見笑了。德进 注。

祝汪氏家族枝繁叶茂与日月同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3481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崇尚自然 珍爱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974
发表于 2013-12-23 1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户部公卒今百八十余年于兹矣。六世孙高臣有感唐?李翱《为皇祖实録援礼》,先祖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爰辑其所见闻,偕从子士器造予,请为表其墓。以予有世契,则若翁亦吾翁也,其忍不为一濡翰扬其休邪?按状:公讳新,字彦德,别号明齐,世为休洪方人,唐越国公华之苗裔也。华后御史大夫濆,家婺之大畈。三传曰辚,始迁休西岸。辚元孙森,又迁遐阜之巴坦。森孙文翮,又自巴坦以迁今居云。文翮五传曰一龙,公之高祖也。一龙生瑞,号淡齐,精研理学,尝为武夷山长。瑞生昺,养高林泉,号“林壑居士”。昺生善积,即公之考,有匡时之志,惜未遇,賫志以终。公生有异质,四五岁时,父口授书輒能诵,比十岁能属文,十二补邑庠弟子员,有声于场屋,以贡卒业于太学,历事都御史台,从御史出按四川。适御史道卒,公以闻廉,知公贤能,即命公摄行御史事,称旨授刑部主事,明慎蒞狱,民以不冤。及成祖北迁,陞授北户部主事,方期大用,遽以疾卒于官,为永乐乙酉十月初六日,距生洪武己酉四月三十一日,得年才三十七耳。友爱弟德奴,家务悉以属,至财用一从所出入,无蒂芥心。宦京时,有王百户者,黄川人,有所德,公报以地如干弓。公因邑长吏附劵以畀内弟黄如山,黄籍以宽徭胥宇,于兹迄今,日益以蕃盛。公虽宦两京,以清慎自励,櫬归时,囊靡有长物,贫如未官。遣命元配黄孺人,归弟德奴同穴,葬呈四坞。孺人抚孤刻苦,人皆以为难。生子三:宪章、宪文、宪忠。卒正统戊午九月三十日,距生元至正丁未八月初三日,享年七十二,葬与公同地而异壙。侧室方氏,生子一,曰宪武。王氏生子一,曰宪恕。宪恕苗南都城东长安门外。昔人谓居官以尽职为良,如公者可不谓尽职者乎?蒞狱以明慎。特闻弟以迁秩未克,终未竟用耳。谓有盛德者必有后,如公者可不谓盛德者乎?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承直郎山西清吏司主事眷生石峰程廷策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3-12-23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墓表

    户部公卒,今百八十余年于兹矣。六世孙高臣有感唐李翱为皇祖实録援礼,先祖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爰辑其所见闻,偕从子士器造予,请为表其墓,以予有世契,则若翁亦吾翁也。其忍不为一濡翰扬,其休邪?

    按状:公讳新,字彦德,别号明齐,世为休洪方人,唐越国公华之苗裔也。华后御史大夫濆,家婺之大畈,三传曰辚,始迁休西岸。辚元孙森,又迁遐阜之巴坦。森孙文翮,又自巴坦以迁今居云。文翮五传曰一龙,公之高祖也。一龙生瑞,号淡齐,精研理学,尝为武夷山长。瑞生昺,养高林泉,号林壑居士。昺生善积,即公之考,有匡时之志,惜未遇,賫志以终。

    公生有异质,四五岁时父口授书輒能诵,比十岁能属文,十二补邑庠弟子员,有声于场屋,以贡卒业于太学。历事都御史台,从御史,出按四川适御史道,卒。公以闻廉,知公贤能,即命公摄行御史事。


    称旨[strike]公[/strike]刑部主事,明慎蒞狱,民以不冤。及成祖北迁陞,授北户部主事,方期大用,遽以疾卒于官,为永乐乙酉十月初六日,距生洪武己酉四月三二十一日,得年才三十七耳。友爱弟德奴,家务悉以属,至财用一从所出入,无蒂芥心。宦京时,有王百户者黄川人,有所德,公报以地如干弓公。因邑长吏附劵以畀内弟黄如山,黄籍以宽徭胥宇,于兹迄今,日益以蕃盛。


    公虽宦两京,以清慎自励,櫬归时囊靡有长物,贫如未官。遣命元配黄孺人归[strike][/strike]弟德奴,同穴葬呈四坞。孺人抚孤刻苦,人皆以为[strike]虽[/strike],生子三:宪章、宪文、宪忠,卒正统戊午九月三十日,距生元至正丁未八月初三日,享年七十二,葬与公同地而异壙。侧室方氏,生子一,曰宪武;王氏,生子一,曰宪恕,宪恕苗南都城东长安门外。


    昔人谓居官以尽职为良,如公者可不谓尽职者乎?蒞狱以明慎。特闻弟以迁秩未克,终未竟用耳。谓有盛德者必有后,如公者可不谓盛德者乎?友于其仲,而復由亲以逮、疏以仁、武弁以联私亲。虽以贡,未由于制,科迹其所设施,虽于定国石建,诸长者仁厚不过矣。今其子孙第第以相承于悠久也。谓非天之报施善人能尔邪?高臣固尝学问而士,器亦能以高臣之心而为心,皆为可嘉,而益有以验其族之将大云。              
                                ——承直郎山西清吏司主事眷生石峰程廷策撰  (以《汪氏通宗世谱》16116、117页校对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探讨与请教
援,有拉、引、援助之意。
礼,礼在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在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援礼,应理解为援引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援引忠信、义理。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泰安县北)人,是西凉王李嵩的后代。
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追尊为兴圣皇帝。
李翱是中国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李翱著有《皇祖实录》,在《李翱全集》中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0:43 编辑

汉典:实録 / 引证解释
“4.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称实录。如 唐 李翱 有《皇祖实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