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366|回复: 0

汪曾祺的滋味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1-15 2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意中发现一本新编的汪曾祺散文集,名《五味》,内文插有齐白石、八大山人、徐文长和汪本人画的瓜果菜蔬小品,亦配有坊间的一些风俗小画,煞是可爱。
  大师的文字总是能通俗明白,又雅致萧疏。所谈皆为吃喝之俗事: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端午的鸭蛋、虎头鲨、斑鸠、马齿苋、荠菜、蒌蒿、拌菠菜、拌萝卜丝———可写得文采缤纷,饶有兴致。有人曾问汪先生:你是不是整天拿个笔记本在街上记?汪先生说他才不那样,但是在生活中他常常偏着头,用一双发亮眼睛望着你,他是用心记“生活”。所拟题目亦好:《菌小谱》、《果蔬秋浓》、《鱼我所欲也》、《肉食者不鄙》、《食豆饮水斋闲笔》。可谓古雅。《<知味集>征稿小启》真是一篇雅文,开篇写道:“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王蒙说汪先生是当代作家中极少数还能会用文言文的作家,可王安忆说,汪先生是顶顶容易读了,总是最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最平凡的事情。还是贾平凹说得好:“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先生实在是能雅能俗,可雅可俗,大雅大俗。因此我想,能做到雅俗自如,也不是随便“修炼”就能修炼出来的,那是性情和学养的自然流露,是集一生修读的自然流淌。
  在读这本《五味》的同时,我有时又翻翻《汪曾祺全集》(卷八)的书信部分。 1987年9月至12月汪先生在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期间,写回来的一组“美国家书”,都是极好的散文,家常书信,落笔雅适,这非一日之功。汪先生自己也曾在《蒲桥集》自序中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些,自然一些,“家常”一些,又说“其实许多书信、日记、读书笔记乃至交待检查,都可以是很好的散文”。
  是的,汪先生有些短笺,仅仅几句话,也不时会冒出一二句“奇句”,让人叹息。前不久在图书馆我看一本汪曾祺的内部资料辑录,内中有一封汪先生给高邮县官员催要归还被占去多年的祖宅的短笺,汪先生在说了“归还我的房屋,此其时矣”之后,也不经意中“抒情”了一下:“曾祺老矣,犹冀有机会回乡,写一点有关家乡的作品,希望能有一枝之栖,区区愿望,竟如此难偿乎?”短笺仅约百字,却让人读出归有光的味道。
  这个夏天我一直在读汪曾祺,有一天,我母亲把我多年不见的姑妈带来了,她们在我这儿住了一阵。姑妈来时,从老家给我带来一瓶腌小蒜,她的家乡和高邮仅一湖 (高邮湖)之隔,风俗习俗几近相同。我白嘴尝了一口那糖腌的小蒜,脆,嫩,甜中有点辣味,浓浓的蒜香,用它吃粥过嘴再好不过。可以想到,在一个清凉的遍地露水的早晨,端一碗新米粥,就一碟腌小蒜,那是多么美好的乡土滋味啊,在儿时,在故乡才能尝到滋味,那就是汪曾祺的滋味,这样的乡土之味,我们已久久不曾品尝。
    
                                                            作者:老徐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