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216|回复: 1

乔木延年 ——汪氏家族与巩昌都总帅府   王颋先生著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04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644
发表于 2006-5-6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  庭  崇   汗   
                   ———元代政治史研究
                           王颋著
                    南方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第五章 乔木延年 ——汪氏家族与巩昌都总帅府
内容提要:有元西北望族巩昌汪氏,乃至元初采取削夺后仅存的“世侯”。本章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进一步引证、分析,指出:一、完颜氏灭亡以后不久,为配合收复“三京”,赵氏曾有计划由四川出兵陕西,而将接纳汪世显部作为计划实施的一部分。只不过因蒙古军的及时西向经营,该方面才转为坐视战局发展的态度。二、汪氏军队的作用最为卓著者有大安、成都、山丹、六盘诸役和利州金筑、顺庆防卫等。当天历之际,正缘巩昌士卒的加入,阿剌吉八的西线险些得手;而当至正中,又为抵挡不住红巾军的攻略引来李思齐等部,“杜总帅府”所辖大部落入客军的掌握。三、领域作“二十四城”,系太宗十年的情况;此后,巩昌于至元中二度别立“宣慰司” 主持行政,并于延有晚期撤销“便宜”权限。在“都总帅府”的下级单位中,部份有世袭的“土官”。四、截止至大末,汪氏业已繁衍成规模相当的氏族,子弟间保持着“孝悌”的传统,成为维持“故家”继续显赫的基础之一。而其姻戚,多是部下将帅。五、汪氏未像其他“世侯”那样被取缔,究其原因,主要出于“制约各方,稳定西北”的考虑。而合罕委派地方课税官、子弟就荫行省的其他路分等防范措施,使巩昌成了合罕从事军事行动的“后勤基地”。P89

巩昌路汪氏,于有元一代堪称陕西地方“望族”。汪氏之被称为“望族”,不仅在于该支胤嗣出宦入士、簪组不绝,还在于涵二十与府、州的巩昌“都总帅府”一道长吏世代为该支子弟袭替,可说是金末以来“世侯”仅存。难怪迄于武宗君临期间,汪氏裔孙要筑堂纪念而使名士为之作记夸荣。姚燧《牧庵集》卷八《乔木堂记》:“尚何有于是故国、世臣哉!今兼有者,才汪氏。盖义武公(世显)伊金亡明年乙未(太宗七年)开壁{天}[石]门山来归,而有陇西年有四州之地,介于羌浑、氐凉之间,将其众首残全蜀。诸子显者,忠让(忠臣)、忠烈(德臣)、忠惠(清臣),中列子忠肃(惟正),三世五公。忠让推节其弟,忠烈从宪庙伐蜀,尽瘁死绥。忠惠斩叛将敦煌,忠肃擒叛王略畔,国家皆恃为西陲长城。自外将相使牧有卄有余人,名以世臣通侯,而其惭焉!”中统之末,诏夺强诸侯之世其土者,俾不得而有转使牧州。独是一门,父死而子以继,兄终而弟可及,旄钺相后先,圭衮相焜煌。自乙未至庚戌七十有六年,袭守其土而不变,非列圣私之,亦克终为下有以致也。呜呼!不曰故国,谓之何哉?校今名臣,无亚匹者。忠让之孙懐逺大将军、荘浪路总管安昌求名其堂为乔木,且语其故曰:“国固不赖乎乔木以为故,然无是,亦以之知为故国。”1
升巩州为巩昌府并设“总帅府”,始于完颜氏正大六年。汪氏之首任“总帅”,盖在三年以后。《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六年,移(完颜仲德)知巩昌府、兼行总帅府事。时陕西诸郡已残,仲德招集散亡,得军数万,依山为栅,屯田积谷,人多归焉。一方独得小康,号令明肃,至路不拾遗。八年四月,诏授仲德巩昌行省及虎符、银印”2。《陇右金石录》卷五杨奐《汪世显神道碑》:“正大六年,以巩昌冲卫之地,升巩昌府,改兼治中,转同知、兼参议帅府机务。是时,所在残灭,饥疫渐臻,公(汪世显)与便宜总帅完颜仲德拥将士、吏民出保石门。九年,仲德勤王东下,公拜便宜都帅,制旨大约属以社稷为念,公感泣自奋”3。不过,即使在完颜仲的离职以后,汪世显也并非地方是事务的裁决者。只是在劫杀新任“行省”后,他才成为当地的最强势力。《金史》卷一二四《郭虾蟆传》:“天兴二年,哀宗拟迁巩昌,以粘葛完展为巩昌行省。三年春正月,完展闻蔡已破,欲安众心,城守以待嗣立者,乃遣人称使者至自蔡,有旨宣谕。(故)绥德州帅汪世显者亦知蔡凶问,因以兵图之,然惧(郭)虾蟆(斌)威望,乃遣使约虾蟆并力破巩昌。使者至,虾蟆谓之曰:粘葛公奉诏为行省,号令孰敢不从。汝帅若欲背国家,何及于我。世显即攻巩昌破之,劫杀完展”4
稍晚竟成的记文、碑碣,大都对汪世显于本王朝的“忠义”赞美不已。虞集《道园录》卷六《陇右王汪氏世家勲徳録序》:“陇右巩昌汪氏,据髙制逺,统郡县数十,胜兵数万,号曰便宜都总帅,栅石门,为金守者三世。及我兵攻巩昌,则金亡已三岁矣。汪氏犹不忍降。乃缟素为金发丧,登陴哭三日,因皇子奎端以自归。太宗皇帝察其诚,仍以为便宜都总帅,镇故地”5。但是,据赵氏王朝边将上报的消息,似乎在粘葛完展被杀之前,汪世显曾与南邻的“敌国“宋寻求易帜。《宋史》卷四一三《赵彦呐传》:“端平元年(天兴三年),秦、巩(昌)之豪汪世显久求内附。至是,[赵]彦呐为力请数四,清之亦讫不从”6。“南投”未能顺利进行,“北降”倒是唯一出路。《牧庵集》卷二一《李节神道碑》:“乙未(太宗七年)十月,义武(汪世显)集将佐曰:注今亡矣!谁为与忠?人以群盗遇余。率军民万家为口十万来降。皇子奎腾(阔端)义其后服,曰:为臣能然,何忍罪戮”。“始去险就夷,还各城。官舍民庐,皆剪荆棘、斩蓬茅为之。使人父子、兄弟得以休养生息,今西土种族殷繁,谁之力也”7?周围除郭斌所守“金、兰、定[西]、会四州”外,其余府、州皆兵不血刃,归于合罕的统治8。
世显之成为“大蒙古国”专制地方的“便宜都总帅”,似乎在其“降”、“服”的七年以后。《陇右金石录》卷五《汪世显神道碑》:“会皇子(阔端)顿兵城下,公(汪世显)率僚、佐耆老,持牛、羊、酒、币迎谒焉。乙未(太宗七年)十月也,但诣随行帐宠之以章服,职仍故云云”。“ 癸卯春,公(汪世显)且疾,忽被召,即戒首途。既见,赐虎符,擢便宜都总帅,手札抚秦、巩(昌)、定西、金、兰、洮、会、环、陇、庆阳、平凉、德顺、镇戎原、阶、成、岷、迭、西和二十余州,事无巨细,惟公裁决”9。不过,所谓太宗七年汪世显“『职仍如故”之“职”,就是“巩昌路都总帅”;而权力扩大到“裁决”陕西西部“二十余州”,则在“符节”以例收回、重新颁发之年的太宗后称制二年。《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葬》录《汪惟孝墓碑》:“乙未岁,公(汪世显)率军民数十万家归附大元,授金虎符,仍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兼(本路)总管”。10《牧庵集》卷一六《汪忠臣神道碑》:“乙未,始下,太宗义其(汪世显)为主后来,仍金[虎]符,官以[巩昌路]便宜都总帅,俾从皇子奎腾(阔端)征蜀”。“故事:祖宗宾天,所授符节悉取还之”11。
【注释】
1 《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本,页一上、下、二上。
2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一九七五年,页二六〇六。
3  兰州古籍书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影印民国刊本,页二五。
4  页二七一〇。
5  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校刊明刊本,页六一上。
6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一九七七年,页一二四〇〇。
7  页七上。
8  《永乐大典》卷一〇八八九录元明善《按竺迩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原刊本,一九六〇年,页一二上:“明年(太宗七年)正月,灭金凯还,金大将郭虾蟆(斌)犹保金、兰、定、会,命公往取,围虾蟆于会州。日夜攻斗,城中食尽,虾蟆突走,公败之门,门不及闭,我军逐入”。
    9  页二五、二六、二七。
10  载《文物》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北京,杂志编辑部,页二一。
11  页一五下、一六上。
王旺祥,号秋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5-7 1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s:1]

不错。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