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006|回复: 0

汪氏父子说吃喝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6-1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周末    2003-07-31 11:21:53


《四方食事·咀嚼文人》,汪曾祺、汪朗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16.00元

  □徐城北

  汪氏父子谁耶?汪曾祺、汪朗是也。父子俩合写了一本书“汪氏父子闲说饮食”的书,正摆在我的案头。书可以从两面看,不分正反,每人一半篇幅。汪先生写过“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文章,因为其老爷子生前就这么对待他——每遇老爷子抽烟,总随手扔一根给自己。汪受到熏染,后来对汪朗也是如此。有这样的故事:汪朗谈恋爱时,因为对象在党校工作,其姐妹就把其赴约说成是“上党课”。这一则逸闻是汪朗妹妹说的,料无差错。前两年,我应邀去北京市委党校讲课(对司局级干部讲京剧文化),讲课前在会客室由党校领导接见,出来一位很年轻的女性校长,别人曾私下介绍说她是汪曾祺先生的儿媳妇。我在握手时说:“跟您没见过,但听说过。”她一愣。我正想把那故事回叙出来,一想不能当着她的这么多下级说出来,于是打住。
  文章如此开头,也是没准备的,亦打住。我年长汪朗近十年,以前去汪先生家里似见过,但没太在意。但能记住他两件事:一、汪先生住房问题一直没落实,直到汪朗以《经济日报》部主任身份,分得虎坊桥一所大三居时,就把房子让给了老爷子;二、汪朗大学专业是新闻,先后在国际部和经济部当主任,似乎从没往饮食上涉猎,但现在居然“一家一半”和老爷子坐而论道了。所以,一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翻看的反倒是汪朗的文章了。
  不能说“很好”,但真的“很不错”。他文章中讲了一则“禁脔”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皇帝,专门喜欢吃猪脖子下的“血脖”。稍微有点烹调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儿的肉最难吃,通常都是卖者背着顾客铰进肉馅。可这位皇帝偏爱它,于是便一再独享。连御厨也要想方设法做好它,群臣更是阿谀奉承,汪朗便认为这是“中国版的‘皇帝新衣’”。更妙的是他笔锋一转,谈到梅兰芳也是豆汁的爱好者,说梅先生当年在上海唱戏时,还派人从北京乘飞机往回捎豆汁,一次要带四暖瓶。这件事的真假姑且不论,但汪朗下边的判断是有见地的。他说:“喜爱梅派的人如果非要在饮食上也追随先贤,把豆汁也尝上一尝,等于没事找‘禁脔’吃。”是的,我就从一位荀慧生的弟子那里,亲眼看到他从一点一滴处模仿先师,甚至把师傅留赠给他的一件大衣,也留在每年最隆重的场合去穿——有点“过”了。
  再一次打住,谈汪朗就到这儿,下边该谈谈汪先生了。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篇《纪念汪先生》的文字,现在就从饮食入笔吧。我不敢说与汪先生“很熟”,但敢说“很懂得他”,因为他和我都是从沈(从文)先生那儿“过来”的。我在童年和青年时期追随过一段沈先生,后来跑到新疆、河北十五年。出去之前就认识了汪先生,回来之后更比较频繁地追随着梨园几位大编剧,其中就有汪先生。汪先生是在人生困顿之际在梨园“暂栖身”,这一点和吴祖光先生相似,一到新时期他就专心回归到文学领域。“吃”对于他,只是小而又小的“小菜儿”,更像马三立相声中说的“逗你玩儿”,他谈吃的文章数量好并且质量好,但都是在不经意间“玩儿”出来的。这次他集子中的标题有:《豆腐》、《干丝》、《手把羊肉》、《面茶》、《韭菜花》……都是零星的小吃,也都是小题目,但每篇都一波三折,都合乎文章之法。他对我说过,每写文章之前,先要想个“差不多”了,然后一次写出,事后也很少改。这说明,尽管饮食于他是“小道”,但写作上还是认真的。他书中的篇首《五味》,写法则另是一法,属于“无法之法”。您可以先思谋一下这个题目如何下笔。五味就是通常所说的“酸甜苦辣咸”,五个字就有了五条线,如果“平分兵力”去写,这文章就散了。
  但汪先生写得很从容,文章三千来字,却分了三十几个自然段,按照“五味(又外加了个‘臭’)”的程序,每一种味道平均五六个自然段,又是一波三折,大约要折射出四五个信息。每个信息都说得斩钉截铁,多是他亲身经历。因为这时的汪先生,早不是初出茅庐的后生,读者对其经历都是晓得的,读者期望读到汪先生对这一问题的独到见解。五味中本不包含“臭”,所以他下力气把这个“臭”写好。引一小段原文: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汪先生文章中常谈到有戏曲演员如何,但从不点名,也不指出剧种。我在梨园圈混饭,所以能知道他指的是谁。为什么不点名呢?大约有相反相成的两个原因:其一,他愿意文章的读者群尽可能大,一旦扩大了,大读者群倒未必晓得戏曲名家;其二,如果能够引起读者的猜测,那显然比直接写出来更好。汪先生自身的见识多充满了平民立场,他从来不是贵族———解放前的动乱让他赶上了,反右运动也让他赶上了,他一生迁徙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苦,但心境相当平和,各地风俗民情让他很陶醉。他文章充满着平淡而又隽永的味道,这些恰恰是普通老百姓所能了解和喜欢的东西。我以为,这才是汪文汪著受到普遍欢迎的重要的原因。同时,他又是很书斋化的人,中国的,外国的,许多大文豪到了他笔下,随随便便就成为平民可以接受的了。还有前面说过的戏曲名伶,大字可能不识几个,但舞台上一张嘴一投足,就足以流传千古!这些手艺人说到底,也应属于文化人的范畴,他们是“没文化”的大才子,但他们往往是“做得来而说不出”的。然而他们进入到了汪先生的笔底,就又恢复了文化尊神的本来面貌,汪先生还有能力让其与外国文化实行“打通”,让“学院派”与“实践派”两边都认可,都欣赏和都佩服。
  这本书收了不少汪先生的绘画,画的都是普通的农家菜肴和鱼类。他小时是认真跟了绘画先生学过的,一上手就直奔中国画,而不是学素描先打下个西画底子。他文章中的立足点,没有太高深太明确的意识形态——汪文汪著中的“自我”究竟是谁呢?是著名作家?是博学的学者?好像就是真诚的普通人,“他”仅仅是文墨的表达能力较强,如此而已。
  素来谈吃的文章,几乎没有像汪先生这样写的,其原因基于他的人生观,很淡的,充满了平常心。也正因为这一点,“汪文汪著(连同连环画)”也就如同汪先生本人那样,在不求中达到了隽永。
河南-汪聚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