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2620|回复: 11

书画廊:“画坛三杰”中的汪亚尘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6-10 1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亚尘因为解放后一直呆在美国,所以国内鲜有宣传,真的很厉害)
书画廊:“画坛三杰”中的汪亚尘



为纪念我国现代艺坛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汪亚尘先生,探索其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卢湾区文化局和开馆一周年的汪亚尘艺术馆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汪亚尘艺术研讨会。此文为研讨会论文之一。——编者在民国时代的“画坛三杰”,是北京的齐白石、上海的汪亚尘、南京的徐悲鸿,各以画虾、画鱼、画马而著称于世。他们三人中,齐白石长汪亚尘30岁,徐悲鸿小汪亚尘2岁.齐白石来沪,必下榻于汪寓“云隐楼”,徐悲鸿来上海也住于汪宅,他们由艺术上的志同道合成为莫逆之交,年有一二次相聚谈心,切磋技艺,论古说今,还常因艺术教育事业商议至深夜。齐白石对汪亚尘的人品很赞佩,特地写了一块横匾:“云隐楼题词”调寄西江月:“云隐楼头高士,身离虎尾春冰。卷帘飞不到红尘,只有雁声可听。看惯从前朱紫,不知将老丹青。可容风月平分,我欲与君邻近。”

汪亚尘可称书画家\教育家和艺术评论家。他通古博今,艺贯中西,兼攻油画与国画。他1916年去日本东京美术学院学习五年,归来任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1928年去法国深造,写生并临摹罗浮宫名画,画艺大进,学成归来应聘于新华艺专任教务长,为教育而研究画理,得研究而提高教育,精益求精。先后15年左右,写了有关教育、观感、评论、讲述、漫谈等文章近300篇,发表在《时事新报》、《民报》、《美术》、《中华日报》、《文艺茶话》、《东方杂志》等报刊。他的著述立论,很有独到见地。

我第一次看到汪先生文章是一次偶然翻阅旧报,看到一篇《遍地是艺术家?》,说的是艺术家与“职人”(工匠)应有严格区别,“……能信仰自己为自身抒发情感而创作的是艺术家。为他人所支配而失去自身心灵的是‘职人’。”给我的印象较深。

汪老师的画路很广,他的油画,可称上乘,深入西画规范,跳出了国人画洋画的桎梏。现有数十幅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收藏。汪老师的画风酷肖其人,清秀典雅,气韵深厚,合乎古之“六法”,今之时尚。山水、花鸟、人物都能以出神入化的技艺创作出高超作品。到后期专心画鱼,益得栩栩如生的悠哉游哉、红鳞碧藻、水光尾影,达到雅俗共赏之妙。

徐悲鸿在1936年4月《中央日报》上撰文:“汪亚尘擅长写鱼,写金鱼尤其无古人,其游泳动荡俯仰宛转之态,曲尽变化之妙,而其前后布置之疏密得宜,五色纷纭间合之巧,益以显明隐约之水藻,全体亲切曼妙之和,使人对之忘尽。”

1988年1月《中国书画》上刘曦林写道:“汪亚尘精于画鱼,其墨笔草鱼极其生动,有俊爽雅逸之致;其金鱼或施墨敷粉,或点朱染黄,画法多变,聚合,游动自然,且富运动感,其间穿插藻类水草,多有生活情趣。”


郑镜台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位置:首页文博天地其他(区文物保护单位)→汪亚尘旧居
名 称汪亚尘旧居
时 代
1931年
位 置建国中路155弄15号
说 明  汪亚尘(1894-1983)别号云隐楼主,浙江杭州人。1931年春从欧州返沪,寓居薛华立路(今建国中路)。不久展出旅欧作品200余件,为艺术界所称颂。1932年为上海新华艺专教授、教务长,在其夫人荣君立的支持下,将夫人私蓄银元1.4万元,用以学校建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闭门谢客,不与日伪往来。1947年赴美,先后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讲学,办绘画班。画艺贯通中西,所绘以金鱼为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国立艺术馆、苏联艺术馆均藏有其作品。1980年回国定居。1981年,将精心创作的作品送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收藏。著有《汪亚尘艺术论文集》、《汪亚尘教授书》、《亚尘油画》、《汪亚尘书画集》等。该旧址建于1912-1936年,坐北朝南,为三层砖木结构新式里弄建筑。现址为其夫人荣君立所居。
返回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2: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一个家族的报国心——记微创医疗器械(上海)公司副总裁汪立   



    走进汪立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办公室内,我们被他书架上摆放的一套《汪亚尘艺术作品集》所吸引(当年汪亚尘的“金鱼”、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被誉为中国“艺坛三绝”)。汪立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汪亚尘就是我的祖父,他和祖母的人生经历,教会我该如何报效祖国!”
    60多年前,汪亚尘与妻子荣君立作为著名的旅欧油画家,放弃在欧洲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上海。

    为了支持绘画艺术在上海的发展,荣君立拿出家族给她的积蓄,聘请于右任、徐郎西、潘伯英、徐悲鸿、朱屺瞻等人接办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当时当局的黑暗统治时期,正因为新华艺专对进步学生加以保护,在培育出的美术人才中,才会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如聂耳、黄镇、芦芒……

    这期间,新华艺专拒绝与日寇、汉奸等合作办学。由于长期以文化创作等多种形式支持抗日,遭到侵华日军的报复,学校竟连续三次被放火烧毁。

    1948年,应美国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汪亚尘先生赴美讲学。

    1980年,为理想而漂泊他乡的汪亚尘先生,为了却叶落归根的心愿回到祖国,与阔别30多年的妻子荣君立相会上海。他们以两颗赤诚的报国心,将当年从法国卢浮宫临摹带回的作品,全部捐赠给北京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完成心愿的汪亚尘于1983年病逝,享年89岁。

    汪立说,“我的祖母现在已经105岁了,她来自当年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族———无锡荣氏家族。作为法国归侨,她还长期担任上海卢湾区侨联名誉主席,并于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教导我们家族旅居国外的三代人,要像祖父一样,怀有一颗报国之心,不忘记祖国,要利用一切机会回国投资、讲学,当好穿针引线人。如今,受祖父和祖母的影响,我也回到了中国,为中国心血管治疗事业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33岁的汪立从美国留学回国至今,曾先后担任过垄断国际医用心血管介入导管市场“四大家族”中的美敦力(Medstronic)大中国区市场经理、佳腾(Guidant)中国首席代表、波士顿(BostonScientific)中国市场部经理。当他毅然选择到由留美博士常兆华创立的微公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时,汪立的代价是年薪和待遇都少了一大半。他说,其实投身这项事业,是希望实现以产业来报效祖国的理想。我和老常走到一起,确立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的国内心血管患者,都使用上中国制造、同等性能和价格比低、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科技微型医用心血管造型导管。”

    2000年,微创获得PTCA球囊等几项产品的专利和医疗器械许可证,正面和“四大家族”交锋。此时,汪立为增强微创产品在质量和技术上的竞争力,拿出自己积蓄的几十万美元全部投资给了微创。

    汪立介绍道:“微创的心血管介入系列产品,由于在本土生产,加之技术性能优秀,在上海、北京又以独有的直销模式,使产品销售成本较国际寡头低50%。到医院竞标时,上海微创报价比国际寡头报价起码低30%。上海的中山、瑞金等市级医院已大量采用微创的产品。”

    如今的微创已经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大批国际、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希望参与投资微创。香港联交所上市部中国区总裁来华东考察时对上海微创赞叹不已,并邀请其考虑在香港上市。而此时,上海市政府对于微创这样的留学生归国创业的高科技企业,也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并帮助微创吸纳更多的归国高科技人才。

    “微创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让更多的特困患者及时就医。去年,微创向上海市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开设了‘微创慈善医疗项目’,用于免费救治特困的心脏病人”。汪立希望:“通过我们的医疗产品,能够让中国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得到康复。”(高洋 王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月15日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先生”汪亚尘和荣巷“金鱼园”


(2006-01-31 20:08)


  无锡荣巷现在的东浜巷食品厂北,是无锡近代实业家荣瑞馨的故居。食品厂及前面场地,巷人说为“金鱼园”。

  说起金鱼园,必须提到荣瑞馨的长婿、荣君立的丈夫--国际美术大师汪亚尘。

  汪亚尘(1894-1983)别号云隐楼主,浙江杭州人,幼喜图画书法。17岁中学毕业。18岁后离家赴上海,入乌始光、刘海粟等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任教师。一年后辞去教职,与乌始光办华达公司,专为照相馆、戏院画大幅布景广告。1916年赴日本,翌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1921年学成归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教授,兼授理论课。此时期开始发表研究美术的文章。1928年底,赴法国学习。1931年春从欧州返沪。不久展出旅欧作品200余件,为艺术界所称颂。1932年为上海新华艺专教授、教务长,在其夫人荣君立的支持下,将夫人私蓄银元1.4万元,用以学校建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闭门谢客,不与日伪往来。1947年赴美,先后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讲学,办绘画班。画艺贯通中西,所绘以金鱼为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国立艺术馆、苏联艺术馆均藏有其作品。1980年回国定居。

  在新华艺专任教时,那时寒、暑假他都要去无锡荣巷岳父家小住几周,汪亚尘夫人的三叔荣叙馨在后花园养了十余口大缸的各种金鱼,汪亚尘常观察它们,后又取一玻璃缸,养金鱼其中,进行速写,尝题曰“心乐身闲便是鱼”、“门外池水清,未有羡鱼情。鱼亦能知我,悠然去不惊”等。

  汪亚尘长期观察金鱼神态然后写生、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赢得“金鱼先生”美称,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并称三绝。后赴美办画展,肯尼迪夫人看中他的保留作品,意欲购买,汪惋拒之。她再三表示对此画的爱意,汪即持以相赠,肯尼迪夫人开出十万美金支票给他,被其拒绝。

  关于汪亚尘的金鱼画,曾有这样一个趣闻,一位友人从黄山寄来一张明信片,收信人地址及姓名栏仅写“上海金鱼先生收”,邮递员居然准确无误地送到汪亚尘的手中。
(项行 编辑)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亚尘荣君立年谱合编

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丛书之三

 

王震 编著

 

封面题签 钱君匋

封面设计 徐乃雅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目录

自序 王震

献辞(一) 金成生

献辞(二) 郭明达

 

1894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8年

1899年

1900年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后记 王震

 

后记

王震

有位著名学者曾言:“为人作年谱难,为艺术家作年谱尤难。”我曾为徐悲鸿、张大千作过年谱,今又为汪氏夫妇作年谱,对此颇有体会。

作年谱所以难,主要难于系统的掌握谱主一生的资料。对于搜集资料之难,美术史论家王观泉教授曾说:“资料开掘不比开矿挖掘探埋千丈的煤来得容易些。”对于探矿开矿之难,大家较为理解。如说查清一位艺术家的资料比探矿开矿还难,或许大家难以接受,但事实如此。

就以汪先生而言,他在世90年,少年时期生活在杭州,青年时期至沪,后留学日本6年,游欧2年,老年旅美30年和居台3年。他的艺术活动遍历世界,其创作之勤,作品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很难查清。特别是中经8年的抗日战争,使新华艺专的资料化为灰烬。10年的“文革”又使汪先生1968年以前20年间的书信及半个世纪所收藏的文字资料毁于一旦。这都为研究汪先生造成极大困难。

我于60年代初,开始注意搜集汪先生的资料,即使在那个十年动乱年代也未终止。后虽出版了《汪亚尘艺术文集》和《汪亚尘的艺术世界》两书。但那时所注意的资料,仅限于大块文章。因我国近现代以来的报刊书籍浩如烟海,我在大海捞针中,虽捞到一批汪先生的资料,但离有关汪先生的全部资料还相差很远。特别是汪先生在海外的资料几乎还是空白,有待另行发掘。

我在编辑《汪亚尘的艺术世界》一书的同时,曾编辑成约5万字的《汪亚尘年谱》,拟编入《世界》一书,后因篇幅所限,1994年秋又将该谱抽掉。当时一方面觉得可惜,又觉得还有些资料可利用。经征得荣老的同意与支持,开始编著本谱。

本谱之编著,是为了记述汪先生与荣女士的生平事绩,特别是要记录与介绍谱主的艺术道路、艺术成就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凡与此有关之人与事及一切文字资料,皆属取材之范围。所用资料均忠实于原件,只对少数古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的字体。原无标点者,略加标点。原件字迹无法辨认者,以□表示。

所用谱主的文字著作,一般采用节录方式。对于《汪亚尘艺术文集》和《汪亚尘的艺术世界》两书未收者,则全文编入,以保存史料。所引用资料,一般均注明出处。也有些资料当初摘录时未注明出处。后亦来不及加注,又为节约版面,减轻读者负担,对于独占一行的加注,最后也删掉不少。初编时,每年还有几条时代背景及几条全国美术大事记,由于同样原因,最后也统统删去。

因本谱所用资料跨越百年,工作量特大,又要赶在1997年春荣老百岁前出版,对有些资料未能细查或走访,所用资料也定有取舍不当之处,敬请指谬,容后订正。

 

1996年8月于
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让石库门崛起
——泰康路旧民居“复风貌、继文脉”的新尝试

■摄影撰文/本报记者 谢震霖

我们不用“背井离乡”,就已经在丧失个性鲜明的家园;因为我们是在以“战后重建”般的速度与规模,把自己“驱赶”到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快!趁城市尚有些许历史“记忆”,我们最好能做点什么。

——记者手记



天井、客堂、东西厢房与时尚、休闲、创意产业放在一起,实在令隔壁的老阿奶看不懂,但有一点使她欣喜,自家的石库门老房居然还如此吃香。日前,记者目睹了发生在泰康路石库门的这一悄然变化。

推开花岗石框下的那扇乌漆大门,手抚铜环厕身朝石库门里张望。也许是旧忆浮现,一幅幅市井风情、民居形态和百姓生活的文化图景,令人太熟悉了:“王家外婆包馄饨时,不忘端去一碗给楼上的陈家阿娘”;“老阿奶倚门相坐叨咕张三长李四短”;当然在“七十二家房客”中,更多的是充满“远亲不如近邻”的绵绵温情。

走出刚才的记忆,余悸又让人惆怅。听说这些“海派民居生态”,前不久还在房地产商们讨价还价声中呻吟。应该理解老阿奶的复杂心态,既抱怨房子破旧,又难以割舍老屋的感情。“石库门要不要拆”的争论搅得他们心烦意乱。倒是老房子的晚辈们拾回了自信,渐渐从消逝的石库门中悟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况且,按“遗传基因”一说,泰康路一带的石库门还是“出身书香”哩。

泰康路艺术街创意人郑荣发认为:泰康路业已形成创意产业有其历史渊源。他介绍,1931年新华艺专教务长汪亚尘从欧洲返沪后定居在泰康路北面的建中里115号石库门,并起斋名“隐云楼”。由于汪在当时名重画坛,因此“隐云楼”常吸引许多艺术家到访。如柳亚子、何香凝、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等,都在泰康路地块留下过艺术活动足迹。如今创意产业自发汇集于此,也是历史文脉和艺术渊源的自然延续。

由于邻毗业已成熟的创意产业,石库门的“原著民”周心良第一个动起“靠山吃山”的脑筋,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他是新疆回沪知青,每月400元的退休金已过得十分吃力,遑论购买楼盘改善住房条件。

去年的一天,他斗胆地把自家石库门客堂装修后出租,不料很快被著名服装设计师看中租赁。踌躇不已的周心良,遂将所得4000元月租金中的1000元,另租了楼上房间居住,自己又被房客“返聘”成员工,再多拿一份1500元的薪俸。殊不知,周心良的这一“示范”,立刻引来“街坊里道”的如法炮制。于是视觉工作室、原创油画、服装设计、民间工艺、西藏唐卡、日本和服等创意者、经营者们纷至沓来,向左邻右舍“索要”石库门,致使后来“一门难求”。

如今当你徜徉在泰康路的石库门弄堂,宛如身临意大利威尼斯的街坊作业。一门一景、一户一品。游客、店主、居民熙熙攘攘,创意、时尚、休闲相映成趣,一幅原汁原味的石库门文化的新画面映入人们的视野。

没有推倒重来,也无伤筋动骨,更不靠政府投资。石库门的居民利用自身价值在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又保存了历史建筑风貌的做法,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华东师大教授朱荣林说:泰康路石库门在“复风貌、继文脉”过程中,以最低的成本改善了百姓居住条件,有效地避免了旧房改造中动拆迁的尖锐矛盾,以及所产生的和谐氛围应值得肯定。不过他也坦承:“这个集里坊居住、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特殊街区,在眼下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但注定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特殊标本。”



泰康路地块上的石库门,几乎浓缩了近代江南农村社区到租界时期“华洋混居”社区的各种痕迹。

左:居民周心良的客堂如今变成了服装设计工作室。

右:德国人租下这座石库门用于展示古陶艺。

陕西的民间艺人在石库门摆出了黄土味十足的艺术品。

上海弄堂的“稀世珍品”双石库门,在这里也能找到。

“我把石库门租给创意经营者,自己到别处去租赁设备齐全的房屋住,还略有赢余,何乐而不为?”这位正在修房的居民说。

左:画廊设在楼梯上下,也颇有情调。

右:这扇窗,透射出历史文脉在此延续。

这里可堪称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博物馆。

“臻茶林”茶坊设在石库门深处,香味却溢满了整个街坊。

石库门对文化人具有十分强的吸引力。
\"A6.JPG\"
\"A7.JPG\"
\"A8.JPG\"
\"A9.JPG\"
\"A10.JPG\"
\"A11.JPG\"
\"A12.JPG\"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3: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hmz.com/html/col82/rongxiang/
荣巷古镇
--做得很漂亮。。


荣巷人物谱

·汪亚尘·
著名画家
金鱼王
----------------

汪亚尘(1894-1983),浙江杭州人。荣瑞馨的女婿,女儿荣君立的丈夫。
  1915年曾与陈抱一等人组织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1916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同年回国,被聘为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曾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1947年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绘画,历时三十余年,1980年回国治病,1983年于上海逝世。

  汪亚尘被誉为“金鱼王”。关于汪亚尘的金鱼画,曾有这样一个趣闻,一位友人从黄山寄来一张明信片,收信人地址及姓名栏仅写“上海金鱼先生收”,邮递员居然准确无误地送到汪亚尘的手中。汪亚尘与金鱼结缘要说到他在新华艺专任教时,那时寒、暑假他都要去无锡岳父家小住几周,汪亚尘夫人的三叔荣叙馨在后花园养了十余口大缸的各种金鱼,汪亚尘常观察它们,后又取一玻璃缸,养金鱼其中,进行速写,尝题曰“心乐身闲便是鱼”、“门外池水清,未有羡鱼情。鱼亦能知我,悠然去不惊”等。汪亚尘有不少画友常在一起研讨,如徐悲鸿、贺天健、黄宾虹、齐白石、吴湖帆、潘天寿、王个簃等,他们互为影响,互为促进。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市卢湾区文化馆新馆座落于上海市重庆南路308号,地处卢湾区中心位置(重庆南路建国中路口),北靠繁华的淮海中路国际商业名街,南接交通主干道徐家汇路肇嘉洪路至打浦桥商业住宅区,东临南北高架道路,纵横交道十分便捷。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汪亚尘先生的家属捐赠给卢湾区政府的一百幅画作己由卢湾区文化馆收藏,这些画作将在展示厅内轮换展出,3OO平方米的展示厅将举办各种画展,相配套的文化画廊为民问艺术品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3: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隐楼主人 汪亚尘

汪亚尘(1894-1983),伴鱼居主人周邦俊之外祖父,号云隐,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7岁中学毕业。18岁后离家赴上海,入乌始光、刘海粟等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任教师。一年后辞去教职,与乌始光办华达公司,专为照相馆、戏院画大幅布景广告。1915年曾与陈抱一等人组织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1916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同年回国,被聘为上海美专西画教授兼教务主任。
1928年至1931年先生携夫人荣君立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在上海举办了旅欧作品展。不久,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兼师范学校校长。他将旅欧节省的 1.4万元移借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以买地、建校舍,并聘请王个箷、汪声远、张聿光、张善孖、陆一飞、顾坤伯、 周碧初、吴恒勤、姜丹书等为教师。1937年春,同朱屺瞻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拜访了横山大观,购买了一批图书与石膏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拒绝了日伪政权请他出面办学的邀请。1947年,汪亚尘赴美国考察美术,先后受邀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暑期绘画班,教授花鸟鱼虫,介绍中国画,历时三十余年。1975年,汪亚尘回国探亲。1980年7月,经由台湾、香港辗转回到上海治病,1983年于上海逝世。
汪亚尘早年多著述文字,善书,与书法家沈尹默为师友之交。汪亚尘的油画主要学习欧洲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画风,兼作写实主义作品。他从欧洲回国后,集中研究改革中国画。他认为,要国画有进境,非研究西画不可,用西画上技巧的教养参加到国画,至少可见到技术的纯熟。但他反对中西杂掺,因此又说:“我素来不赞同所谓‘折衷派绘画’。拿摄影术的技巧用在材料简单的中国画上,根本是误解。国画的精髓,是在简单明了,借用物体来表出内心,同时便包含许多哲理,不是粗浅的技巧主义者所能了然的。”(《四十自述》)他的中国画,以花鸟鱼虫为突出,活泼生动,着色清艳,尤以画金鱼著称于国内外。
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他的金鱼与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并称,时称“画坛三绝”。据传当年有人慕名给汪先生写信,苦于不知其地址,于信封上书“上海金鱼先生收”,信安然无恙转至先生收中。齐白石长汪亚尘30岁,徐悲鸿小汪亚尘2岁.齐白石来沪,必下榻于汪寓“云隐楼”,徐悲鸿来上海也住于汪宅,他们由艺术上的志同道合成为莫逆之交,年有一二次相聚谈心,切磋技艺,论古说今,还常因艺术教育事业商议至深夜。齐白石对汪亚尘的人品很赞佩,特地写了一块横匾:“云隐楼题词”调寄西江月:“云隐楼头高士,身离虎尾春冰。卷帘飞不到红尘,只有雁声可听。看惯从前朱紫,不知将老丹青。可容风月平分,我欲与君邻近。”
徐悲鸿在1936年4月《中央日报》上撰文:“汪亚尘擅长写鱼,写金鱼尤其无古人,其游泳动荡俯仰宛转之态,曲尽变化之妙,而其前后布置之疏密得宜,五色纷纭间合之巧,益以显明隐约之水藻,全体亲切曼妙之和,使人对之忘尽。”徐悲鸿与汪先生多有合作,如《松鹰图》及下面这幅《梅、鹊、竹图》:

此图绘梅花、喜鹊、墨竹。纸本,纵110厘米,横53.5厘米,有“喜上眉梢”之意。是图为一根虬曲的梅花树干上分出几支梅枝,梅枝上有盛开的花朵;有待开的花蕾,虽然很少,但他表明是梅花开放的季节。紧靠梅干根部长出的墨竹与梅为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梅树上的两只喜鹊一只立于树干上,一只匍于枝头张嘴似乎在与树干上的喜鹊说着什么,但立于树干上的喜鹊回首远望,显得高傲而不予理会。这对喜鹊又似表现一个择偶的生动场面,别有情趣,成为此图的视觉点。此图布局疏朗,清新典雅,用笔或浓或淡,淋漓酣畅,一气呵成。左上角题“建国二十五年初春,徐悲鸿写红梅双鹊,亚尘添竹”,并钤方形篆书汪亚尘(白文)印,是徐、汪二人珠联璧合的杰作。
汪亚尘作品欣赏
群鱼图
如鱼得水
双鱼图

大吉
自在游行漾玉波
顽石貌何丑 萱花色最妍

鱼跃清池上 风定绿无波

戏鱼池面微添绿
亚尘、潭泽扇面双挖
一泓如洗
水暖鱼多
徒唼一塘中
水墨幽檎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6-10 14: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云隐楼题词”调寄西江月:
“云隐楼头高士,身离虎尾春冰。卷帘飞不到红尘,只有雁声可听。看惯从前朱紫,不知将老丹青。可容风月平分,我欲与君邻近。”
汪亚尘自题曰“心乐身闲便是鱼”:
“门外池水清,未有羡鱼情。鱼亦能知我,悠然去不惊”


"金鱼王"汪亚尘先生  永垂不朽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