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955|回复: 2

《唐故陈府君汪夫人墓志唐故歙州婺源县令陈府君夫人墓志铭并序》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7

帖子

2631

积分

认证会员

鄂东黄冈世泽堂 汪(广)洋

Rank: 6Rank: 6

积分
2631
QQ
发表于 2008-7-23 19: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故陈府君汪夫人墓志唐故歙州婺源县令陈府君夫人墓志铭并序》

乡贡进士陈过庭撰

    夫人颖川汪氏,其先新安人也。曾祖训,祖相,父宏。夫人即宏之长女也。高堂具庆,代虽不仕而由仕也。享年四十八。鄆王登位后二年岁次辛巳六月二十一日寝疾,终于清源郡同安嘉禾里之第。歔欷!夫人幼受贞明,长居令淑;高格有焯,柔顺承家;伉俪端凝,备于中外。以织组紃为业,以恭谨孝行为心。顷者,府君自歙州司兵参军,夫人迺配淑德。由司兵拜婺源令,夫人皆同受荣禄。妇道炫燿,和顺六姻;乡里之间,休芳馹著。何图双鸾翼比,一旦飘零,梧桐韵清,千秋泯绝。四十一而寡,抚育孤幼,严训守养。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夜行以烛,昼不游庭,实可谓其高行耶!噫欤!人之生死,理亦常道;一往一返,真宅是归然。悲乎!夫人生则慈而贤,寿何殁而中,是不幸也!以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厝于宅东三里之原,祔府君之塋,礼也。龙一举,丹旄翩翩;蒿里永从,愁云漠漠。芳兰霜败,玉树风摧,痛矣哉!有男一人,曰皋,举孝廉。幼则明敏,赜经籍微奥,早为州里荐送。以膝下之恋,未遂西辕。钟以荼蓼,不能灭身。呜呼!禄不及其亲,哀毁无地。临棺一恸,百鸟哀鸣。号天扣心,何酬鞠育。有女二人,皆美淑端休,其仪不忒。一人适学究许及,虽未得禄,得禄之道一也。一人年未及笄,孤无怙恃。过庭与皋则同房之叔,復文翰同志,为名而刊玄石,以纪其事,而表泉壤。铭曰:夫人之德兮松篁,夫人之懿兮兰芳。六亲兮保顺其美,皇天兮讵罹祸殃。月明风起兮垅树苍苍,千秋万古兮玄化茫茫。已而已而感其伤。


附:

《故奉义郎歙州婺源县令陈公墓誌铭并序》

乡贡进士欧阳偃撰

    有唐大中九年,岁在乙亥四月二十四日,颖川陈公终于泉州清源郡嘉禾里之私第,年七十有五。呜呼!曰(古)稀之年虽已过矣,五等之名亦已尊矣,上德高义盍其永歟。哀哉!公讳元通,清源同安人也。曾祖承,撫州司马;祖喜,蜀州别驾;父仲瑀,番禺县丞。公则番禺之长子。生高阳许氏,宽厚和雅,指規人間,代之器也。豐其產,继为豪室,而行诸礼教,人称名家。其姻戚有仕者,亦累至郡縣。公始不求试,不躁进,乃爲常調。释褐自餘干、南昌兩尉,转歙州司兵参军,迁婺源县令,累任得清平之称。而婺人多罹其寇,叠政病,不能获。公用良筹密思,无所遗党。既以能闻于廉使,仍加字□(此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之术,多会于诏。乃书上下,考申其有司。有司褒其能,不黜其较将。罢秩还乡,至止之后得疾,不越月而终焉。呜呼!器有余而用未至,禄有待而寿俄终,良可悲哉!先娶汝南周氏,则前登太常弟匡物之女,不幸早世。有男不育,唯女二人。长适许氏,次曾氏。后娶汪氏以继其室。有男子二人,长曰肇,次曰皋。女子三人,皆稚年。相次而克承名教,丁丧合礼。明年秋八月一日,卜葬于所居之里,祔其先塋,礼也。或以重泉之下,用志其德,其孤乃号以请之。其渤海欧阳偃实公之丈人也,于是哀为铭焉,冀彰公之德于丘陵倾圮之后。其词云:禀器蕴能,为其之称。怀才抱德,伊人是则。为政立名,于时作程。位思称实,寿俄已毕。吞恨者多,伤之如何。哀哉!

以上两份墓志铭资料参见以下链接:
http://www.cnr.cn/xmfw/lywh/mnfq/200708/t20070817_504544179.html


陈氏族谱资料对陈元通的介绍:

元通公
仲寓长子,官婺源知县,创建万石岩寺,葬于白云岩,生二男,长子讳肇,次子讳黯.根据墓志铭记载的小部分文字“故奉义郎前翕州婺源县令陈公墓志铭”和“有唐大中九年岁在乙亥四月廿四颍川陈公终于泉州清源郡嘉禾里之私第年七十有五公讳元通清源同安人也”,证实墓主为陈元通。陈元通,同安人氏,生前曾为江西婺源县县令,唐大中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死于嘉禾里的私宅中,且该墓为始葬地。同时,依稀还可辨得“陈元通祖父陈喜,曾祖父陈承(丞),父亲仲寓”字样。墓主身份和入葬时间十分明确。
参见:http://www.chens.org.cn/shownews.asp?newsid=832
------------------------------------------------------------------

转载说明:

1)背景简介:最近看到一个介绍厦门最大的唐代墓葬——陈喜墓的纪录片,偶然发现其中一则实物资料涉及汪氏,遂转载过来。陈喜被认为是入厦门的陈氏第一人,是当地陈氏族人的始迁祖。其墓葬自唐代以来保存完好,享受陈氏族人的祭拜。因厦门市规划在建的高速公路通过该墓,当地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结果却意外的发现,陈喜墓和附近的衣冠冢实际上是陈喜孙子陈元通和夫人汪氏之墓。而陈元通曾经先后担任过 歙州司兵参军 及 婺源县令,逝于唐大中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夫人汪氏疾于 鄆王登位后二年。

2)对汪氏研究的意义:

A) 墓志铭提出了以下世系:汪训-汪相-汪宏-陈汪氏,不知道能否和现在的汪氏家谱对应上?

B)可以推断 唐代中期汪氏在歙州的影响是非常之大,已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陈元通的第一任夫人是周氏,汪氏为第二位夫人。陈元通 是在任 歙州司兵参军 期间娶的汪氏,而古代比较强调门当户对,由此 汪氏的地位可见一斑。另外,依据汪夫人 墓葬内的长沙窑瓷器和精美银器,专家推断这些器物大部分来自歙州。

(昨天成文有点仓促,其实这则墓志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现补上:)

C)为汪氏起源中的 “颖川汪”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汪夫人墓志铭“夫人颖川汪氏”来看,颖川汪的说法至少自唐代中期开始已经出现了,而且新安汪 自认源于 颖川汪, 这一点有力的回击了"汪芒说".
http://baconw.blog.sohu.com/#tp_38b16587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7-23 2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夫人之德兮松篁,夫人之懿兮兰芳。六亲兮保顺其美,皇天兮讵罹祸殃。月明风起兮垅树苍苍,千秋万古兮玄化茫茫。已而已而感其伤。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77

帖子

2631

积分

认证会员

鄂东黄冈世泽堂 汪(广)洋

Rank: 6Rank: 6

积分
263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转载出来的墓志铭记载的是“颖川”而非“颍川”.当然笔者也是从网上转载的铭文,并未亲见。

厦门的本家如果有机缘去参访 汪夫人墓 时最好能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墓志铭 上刻的是 “颖川汪”的话,希望各位本家们能对其做进一步的论证,因为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唐代的墓志铭的可信度更高....
http://baconw.blog.sohu.com/#tp_38b16587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