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的秋

四明汪氏行派的思考?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22

帖子

5705

积分

认证会员

秋德

Rank: 6Rank: 6

积分
570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2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文宗亲《新安汪氏宗谱序》1188年,知古公生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比1188年后109才出生,再加六代裔孙起码二百多年的事件。对吗?

点评

还珠知古公是60世,迁宿松知古公是75世,德秋宗亲你确实弄混了。  发表于 2016-3-13 20:51
鸿举登绍兴三十年进士,为公元1160年  发表于 2016-3-13 19:37
“震、宗颜、谷、藻、恺、鸿举”皆是知古公后,那么在他们之前200多年咋能写出此序?我没有研究,我只是从你的研究中发现了问题。你再看看是哪里出错了。  发表于 2016-3-13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22

帖子

5705

积分

认证会员

秋德

Rank: 6Rank: 6

积分
570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2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怎么回亊,因为很卡发不出多点几次变这么多请管理删掉几个,留一个就可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22

帖子

5705

积分

认证会员

秋德

Rank: 6Rank: 6

积分
570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2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所有宗亲参加探讨,我多次要求以四明为中心,对四明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关心的宗亲们,有一次交流的机会,大家怀着心平气和地研究讨论,这一代解决不了可以下一代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22

帖子

5705

积分

认证会员

秋德

Rank: 6Rank: 6

积分
570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的秋 于 2016-3-12 19:09 编辑

一派六世威捷进士第,不是一门六世威捷进士第,如果建公派或塘模派当时很容易找到。承、源、永、思、大、中、之、道。一定是共支,中国只有孔姓、曾姓为数不多姓氏统一字辈,必须是共世而且有说明从第几世开始统一排世。我想朱熹与大猷公同朝为官,国家栋梁,何等人物。不可能出现世系不齐不清。承、源、永、思,大、中、之、道。是原有的不是大猷公手编排的。比我们早八百多年出生的大猷公,一定比我们理解百倍每一个字的含金量,他比我们早八百多年出生的人比我们清楚百倍他是谁,他从那里来和族谱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6-3-12 2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3-13 21:10 编辑
汪的秋 发表于 2016-3-12 12:17
一派六世威捷进士第,不是一门六世威捷进士第,如果建公派或塘模派当时很容易找到。承、源、永、思、大、中 ...

(朱熹撰赠《新安汪氏宗谱序》第11行后段——15行)    登天禧三年进士,授司郎中,赠少师;宗颜登庆历二年进士,任都官员外郎,赠中宪大夫;登皇祐五年进士,为中议大夫;登崇宁三年进士,为翰林学士,一时诰令皆出于其手;登政和二年进士,仕至朝议大夫;鸿举登绍兴三十年进士,为侍郎。一派六世威捷进士第,古所未有也。

65世,66世宗颜67世,68世,69世,70世鸿举这六人确实祖孙六代,爽公支婺源派、还珠里60知古支系、德兴浮溪公分系。这支还有很多名人,如:汪泽民汪广洋等。
新安汪氏宗谱序截图.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6-3-12 2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3-13 21:19 编辑

    65世汪大猷,系思温公次子,乃惟谨公玄孙。是爽公支婺源大畈分迁鄞县的支系。

    德秋宗亲:您真的误解朱熹的《新安汪氏宗谱序》了,那是对整个新安汪氏的举例赞誉,并非叙述建公派分迁四明支系的祖脉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9

帖子

149

积分

侠客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6-3-15 2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秋宗亲,九华宗亲你们两位安好。首先感谢两位对我们四明行派的探讨,是的时下各地宗亲都在争论庄靖公汪大猷是建公派系,还是七相公-----爽公派系,各自互相疑惑和苦恼当中。四明行派做为江南最大的汪氏族派(行派字辈表共计192字辈)(行派汪氏宗亲分布全球共计约26万)。不论是字辈表,还是行派宗亲人丁,就眼下来说四明行派在汪氏所有宗族里面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我们要研究四明行派,首先就要研究四明汪氏。研究四明汪氏就要了解四明。了解我们浙江地理的人都晓得浙东宁波有座四明山,宁波在唐宋时期称呼明州,四明地区的汪氏大概早在唐朝末年已有分布啦!也许年代更早一点,第一个有名讳的是---汪顺。至于这个汪顺是建公还是爽公派系,已经无法考证。直接的说就是建公派系后裔,或者爽公派系的后裔,就在四明地区活动啦!直到大约北宋中期汪大猷家族的加入!才使得四明汪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门四进士何等荣耀!岁月的光阴就这样过渡到了南宋!然而此时活动与四明地区的建公和爽公后裔发现,大家虽然彼此源出新安行派,然而行派字辈确即将断代。续修字辈表!别说古代的南宋,就当今的社会来说也是一项重大家族事件!四明各地汪氏宗亲经过商榷。公推当时名望最高,资历最老的庄靖公---汪大猷。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他老人家接下这份订单的轻重。故而也就有了当时的北大教授----“朱老夫子”的闪亮登场,帮助汪大猷续修汪氏字辈表。依据汪大猷外甥((楼钥传))记载:当时字辈表修订完族内也进行了一翻争论!最后也是在庄靖公提议下称呼汪氏((四明行派))!已区别于老的---新安行派!至此四明行派形成!!!但由于漫长的历史发展,可能有各自家谱的误载和以及错代等众多原因。也就有了如今四明行派字辈虽统一,派系却是各异的怪象。当然有宗亲会提问汪大猷家族这边情况,到底是建公还是爽公派系呢???这个答案在我宁波大隐章山村已经有了明确。我村大隐章山历史称呼慈溪水磨!09年章山村修建宁波双溪口水库,对我村鼻祖汪大猷墓道考古((墓碑证实))其老人家乃大畈支系-------始高祖惟谨!曾祖元吉!祖父汪洙!父思温!!为各处宗亲的爽建争论之分画上圆满句号!!!!!!!                                  宁波大隐章山宗亲汪东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9

帖子

149

积分

侠客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6-3-15 2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大猷祖上依据他老人家外甥楼钥关于((汪氏报本庵))的记载:始祖墓道宁波城南长春门!!!!虽没说明居住地,但这与婺源大畈支系记载大致无误。元吉墓道我章山村族人一说在宁波鄞州区横街蛟山,一说也是在南门。汪洙墓道在西山(鄞州区集士港)思温和庄靖公墓道都在我大隐章山村。遗憾的是我村族谱和祖宗画像,以及祖先牌位都葬送在文革破四旧的年代-----千古痛心!!!!!!!!各处宗亲想进一步探寻汪大猷墓道,尽可前来实际拜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9

帖子

149

积分

侠客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6-3-15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秋宗亲!九华宗亲!有机会也欢迎来我村,互相探讨四明行派。特别是的秋宗亲,虽然文物出土他老人家不是建公派系,但大家还是爽公后裔。汪氏一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16-3-16 08: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猜测,四明行派并不是同一始祖,大隐、大雷、棠云等地汪氏虽然排行统一,但大家世代可能会不一。我估计大隐是爽公后代,而奉化棠云是建公后代的可能性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