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临清汪氏

汪氏宗祠研究及介绍专用贴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6: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石台县横渡镇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为祠堂名,建于明代。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现为石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6: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由福州、永泰、闽清、闽侯等县汪氏宗亲集资兴修。翌年农历八月竣工大吉,遂合族首祀宗祖,订有族规、祠训,并著有《汪氏敦睦堂谱牒》(现存福建省图书馆)。从此,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和八月十八日为其春秋二祀之期。民国十五年(1926年)祠曾重修。20世纪50年代初遭特大洪患,1958年夏末又经各房捐资修复。在过去的岁月里,祠堂还兼具联络中转与信息交流的驿站作用,为汪氏族亲的学习、赴考及驻城办事提供了便利。   该祠坐南朝北,主体为穿斗式木构架,以祠厅为界分前后两进,建筑面积约490平方米。大门后即为天井,一棵老樟树以游龙之姿冲破灰瓦的禁锢,在高空舒枝展叶,抖落一片浓阴,仿佛一段开宗明义的宣言。过天井,进祠厅。厅内正中,一张红木雕花的供案,上承“平阳汪氏宗祖”之香位与2002年7月入编《八闽祠堂大会》之证书。与厅毗连之二层走马楼阁,曰“文昌阁”,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增建。   近年来,“汪氏宗祠”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族亲前来参观探贤、寻根访祖,它已不局限于纪念汪氏先祖,更延伸为爱国思乡、弘扬中华美德之所在。族中代有人才,使汪氏子孙引以为荣且深受激励。自唐迄清,历出文状元5人,武状元1人,榜眼、探花各4人。其中,唐越公汪华、宋大学士汪藻、明兵部侍郎福建巡抚汪道昆等声名尤隆。   天井中立有一块双面镌刻的“名宦碑”,对文韬武略皆备的汪道昆其人作了简介。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又号南溟,歙县(今属安徽)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初授义乌令,即教民习武以备倭寇,人多能投石超距,世称“义乌兵”。后升福建备兵道,与戚继光在福清杨家寨(今江阴)全歼倭寇一万八千余,以功擢按察使、佥都御史等,累官至福建巡抚、兵部左侍郎。万历二年(1574年)致仕归乡。道昆是诗人和杂剧作家,为“新安诗派”创始人、文坛“后五子”之一,与王世贞并称“南北二司马”。曾署名“天都外臣”作《水浒传·序》,赞扬书中英雄“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又称颂此书“纪载有章,烦简有则”,在文艺史上首次给予《水浒传》很高的评价。汪道昆的传世之著有《太函集》120卷、《南溟副墨》24卷、《太函子》1卷,文、史、诗合璧;杂剧《五湖游》、《高唐梦》、《洛水悲》、《远山戏》,合称《大雅堂杂剧》,为万历刻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7: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台县横渡镇琏溪村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石台县横渡镇琏溪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汪氏宗祠。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丁”字形巷道慢慢前行,从脚下那石板的凹凸不平的残缺破损的样子上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历经岁月磨砺的古老村落。“到了,前面就是。”有人指着村子中央一座高大而古老的建筑物说道。
        推开吱呀作响,沉重的大门,展现在面前的竟然是一幅用笔粗犷豪放,布局精巧合理的古画卷:宗祠采用明代最典型的建筑风格,全祠共有99根合抱围的立柱落地。其中正厅之中的四根柱子直径达1.05米,柱子两头较细,中间略粗,像四把巨大的“梭子”直插房顶,因此,又叫做“梭柱”。屋内四周是走马楼,又称“观戏台”,走马楼的四周檐口每间隔1米建有最能代表明代建筑风格的斗拱,似一朵朵祥云在祠内缭绕。地面清一色青石板铺就,尤其是天井部分,构造新颖,科学合理,天井周围的沟渠与全村的进出水渠环环相通,整个祠内长年活水不断,既美化了周围环境,又净化了祠内空气。最为奇特的是全祠木材的选用与搭配,据说全祠一共用了香椿、柏木等10余种上等木料,经过科学搭配,产生一定的驱虫药效,使整个祠内没有一个蜘蛛结网,虽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仍旧干净如初。
       据清道光年间修订的《汪氏宗谱》记载,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142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石琏溪的汪氏旺族合同其14支异地汪姓宗族合修而成,是石台、黟县、祁门等地部分汪氏宗祠的宗祠。文革前,围绕总祠的同时建起的还有八大分祠分布在总祠的八个方位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连总祠在内共有九座,“九”又是数字中最大数,寓总祠至高无上之意。据当地老人介绍,原本总祠内挂有许多金字匾额,可惜在文革期间,连同八大分祠在内统统被红卫兵们毁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64

帖子

8671

积分

认证会员

瓷板要多少钱制作

Rank: 6Rank: 6

积分
8671
发表于 2012-9-9 10: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胡氏宗柌:{颍华堂}建成于清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座落于安徽省(原太湖县}岳西县河图镇凉亭村,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八军重建基地:一九八六年被安微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508

帖子

4万

积分

光明使者

http://www.iwangs.com/bbs/thre

积分
41202
QQ
发表于 2012-9-9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40_2381_35d7b8a7fed734e.jpg    40_2381_73afd0b2bf2c7bf.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508

帖子

4万

积分

光明使者

http://www.iwangs.com/bbs/thre

积分
41202
QQ
发表于 2012-9-9 1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40_2381_557df003bfbd44b.jpg

点评

宗祠的前面没有规划建设好!笃辉本家要努力!  发表于 2014-11-24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5楼(汪笃辉) 的帖子

天工巧夺,壮丽恢弘;堪称宗祠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3楼(wanghushi) 的帖子

汪氏宗祠――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
    “红军中央独立二师旧址”位于岳西县天堂镇东山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汪氏宗祠。“红军中央独立二师旧址”位于岳西县天堂镇东山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汪氏宗祠。
  “红军中央独立二师旧址”位于岳西县天堂镇东山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汪氏宗祠。中国网图片库 王长友摄影
     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坐落于天堂镇东山村汪氏宗祠,位于县城关北2.5公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岳西发生了著名的请水寨暴动,并建立了工农武装――潜山独立师。同年三月在霍山闻家店与六霍方面红三十三师、三十二师会合,改名为潜山工农革命军。四月又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亦称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六月上旬中央军事特派员朱瑞来天堂根据地视察,将红三十四师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就设在这座汪氏祠堂内。省政府于1962年、1981年先后两次公布该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坐东北朝西南,正屋面阔五间,三进两天井院落,外加东、西两侧抱厢,共计52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独立二师旧址是岳西县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安徽省文物局不断安排经费予以保护,岳西县文物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共征集了文物300件(套),在旧址中开辟了“独立二师革命史”、“王步文事迹” 和 “大别山民俗”等三个固定陈列 ,并开设“岳西古建筑展”、“书画展”、“文化遗产宣传展”等多个临时展览,使该旧址成为岳西红色旅游的亮点,从而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越国宗祠,东面靠大岭,西面大坝头(大坝山),北面对上边坦,南对军洋岗,座东南朝西北,共三进,进间有天井。建筑无门墙,用木栅栏隔断,木格扇门。大门上方挂“越国宗祠”匾。
  第一进设戏台,歇山顶,木构件雕梁画栋,戏台上方有藻井,前檐正中有“今古奇观”牌匾,后挂“乐奏升平”牌匾。牛腿文革期间人物头像被劈毁。
  一二进间天井两边回廊有楼,天井用青石块砌筑。
  第二进梁架用材较大,明间为五架抬梁带前卷棚。正堂上方悬挂“溥源堂”牌匾。
  第三进有楼,硬山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地面高出二进1.35米。楼下正堂上方挂“应风宛在”牌匾。二进两边有六级石踏踩通向三进。整座建筑柱砖有八面形、圆形、方形石柱础,三合土地面。
  据《汪氏宗谱》记载为清光绪二十九年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3年修缮(甲申年)
  东面靠大岭,西面大坝头(大坝山),北面对上边坦,南对军洋岗,西坑源从建筑西面流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该村位于齐溪镇北面。无霜期约250天。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3度,湿润多雨,年均降水量1778.8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处开化县北部山区,与安徽龙田乡桃村村就襄。有蓝靛资源,存两个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座落在无为县城后新街(自来水一厂对面),该祠堂原建于乾隆九年(1745年)建筑面积六百多平方米。由于时代久远历史的变迁等原因,汪氏宗祠在相当长的时间变成无户主房产,没有人居住和使用,一直由政府代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