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393|回复: 0

我家谱内发现丁丑科状元李蟠的文章

[复制链接]

53

主题

399

帖子

590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908
发表于 2013-6-1 2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砀山发现状元李蟠的一篇序文


砀山县在明、清、民国期间隶属徐州管辖,时间570多年。现属安徽宿州。该县文史学者在《汪氏宗谱》第七卷中发现李蟠撰写的《祝汪母吴太孺人百寿序》一篇。序文系竖排版,长25cm,宽18cm;每页9行,计29行,行前有题目,下印“丁丑状元李蟠撰”,约800余言,无句逗。经汪本强先生点断后全文如下:
扶舆灵秀,泰华渭汭间,佳气郁葱磅礴,夹辅大河而下,安阳介其冲,土厚水深,不独多懿人杰士,即良媛亦笃生焉。盖乾德必合,坤顺而成,名贤亦籍姆教而立。醴泉万斛汇自璇源;美玉千重生由琼圃。从古皆然,于今为烈。

如我太母者,画雉名闺,珥貂上姓。溯其世系则根荄新都;叙厥芳踪则跃跹金斗。虎帐铺来徐国,夙呼将相之门。露狐射入房心,竟目公侯之器。援暨择居砀邑,爱其风尚淳朴,人物敦庞,遂永籍焉。嗣是瓜瓞绵绵,汪氏之繁衍于砀者甲一邑,历圣朝三百年,代有伟人簪缨络绎。

惟艮吉先生之支派,尤卓然为汪氏翘楚。尔高尔曾尔祖三世俱蜚声黉序,且以孝行显于县乘,迄今啧啧人口,窃常景仰。艮吉先生天才超逸,善读书,工翰墨,较先代五岁能文、七岁能诗之应辰公未之或逊。是以佳儿鹊起,拟凤毛于五彩,映星汉为五宿。今列校庠、食邑饩者已过半矣。况诸孙济济,一户而萃;王谢阮稽之颖异,盈庭而汇。顾蹰俊之英贤,诚他族之所罕觏者。然鬻钗截发,佐夫子以成名,画荻和熊,凛后昆以严训,太母之力居多云。金寿臻期颐矣,设帨之期恰在中明之候。诸子以孝继孝,谋斑斓于膝下。长君湄滨驰书与予,需一言以慰母心。夫阐幽发微,彰潜德之隐沦,史职也。虽微,长君命亦宜表而出之。矧捧读瑶函,何敢以不敏辞。然箕裘既属,虚文慄悚,亦供常职。雍容井臼,未足徵其缱绻之诚;敬芼频繁,犹难馨其坚真之性。请扬扢其大节可乎。

吾闻妇德、妇言、妇功、妇容,美备多端而莫大于孝。忆尊嫜中年,二竖缠身,染疴患痿,群讶扁鹊苍公,几难措手。太母曰:“进乳哺之。”夫恒情莫不爱怜其子,襁褓孩提惟乳是赖,而太母移铺子以铺,姑汁饮可当。粒食茹苦,竟以尝甘十四年,绝无倦色。此姑姊妯娌所其能而皆不能,即偶能之亦不能久,而太母独能之,又如此具久。视崔妇之登堂乳姑,姜妻之馈跃鲜鲤,宁有异哉?虽孝非欲以市名,而积厚者流光,根深者膏茂,则远迩歌之咏之,有口如旋也固宜。

盖太母自靖者孝也,苍天报效者寿也。寿居五福之先,孝为百行之源,总可操券验尔。予也素附通门,新承把袂。跻堂介寿,知鸠杖之携扶;搴绛观型,聆隔纱之让论。在今犹私,祝之他日,报简辐辏,上达宸聪,伫见恩纶颁降,玉轴辉煌;官诰飞来,牙签稠叠。尔时树华表而焕里门,勒彩笺而贻彤管。蕃祉并集,正未有艾也。兹先言其略,以侑南山之杯。




这是砀山86世的汪硕炳等人在嘉庆壬戌年(1802)三修家谱时收录的一篇李蟠的序文,距今200多年了。


李蟠(16551728),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的状元,殿试后授翰林院修撰,成为修史的官员。他是今江苏徐州丰县人,与砀山相邻,有地理渊源,“素附通门”。当时的“长君湄滨驰书与予,需一言以慰母心。”李蟠认为“阐幽发微,彰潜德之隐沦,史职也。”但是,“箕裘即属”,自己写篇文章也是寻常之事,如果只是写些打水舂米的小事,难以表达对老年人尊敬的诚意。于是,便写下这篇“扬扢其大节”的祝寿序文。从上述两个理由可知,李蟠的这篇序文写于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即康熙三十七年(1698),那时,他正在同史馆中篡修《一统志》;从文章的风格上看,也极似状元之笔。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就忙于顺天府的乡试以及后来的入狱、遣戍了。由此说来,这篇序文距今3000多年了。

文中的“艮吉先生”名叫汪则艮,是砀山汪氏的83世,其父治民,祖名知新,曾祖汪韶,字龙华,形成龙华公孙五支。后裔大多住在今砀城东南的汪屯、汪窦楼、原口、汪庄、汪集等自然村。

“长君湄滨”是84世的汪方涵,也是汪则艮的长子,曾在国子监读过书,尽管是资历较低的附贡生,但却与状元李蟠非常熟悉,或许有亲朋之谊。

李蟠的这篇序文盛赞艮老先生支派,根核新安,由袭职的74世汪斌迁到徐州,再由77世的汪澄迁到砀山,并由78世的汪蛮迁到丰县的汪洼,“历圣朝三百年”。这和《汪氏宗谱》的记载是一致的。

序文还赞扬了吴太孺人十四年间以乳哺育婆婆的孝迹,与清版《砀山县志》和《徐州府志》的补记也是一致的:“癝生汪则艮妻吴氏,姑病不能食,氏守榻前,乳姑十四年始殇,事翁亦孝”。

吴太孺人“自靖者孝也,苍天报孝者寿也。寿居五福之先,孝为五行之源”。这在汪母一百大寿时得到了验证。

“生使赵苞非孝子,死令徐庶作完臣”。李蟠序文的发现,在血脉文化的今天,意义非同一般。



状元李蟠
李蟠,丰县黄楼乡人。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五月二十九日,卒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四月初一日,享年73岁。祖籍河北正定,元朝至正年问迁来徐州,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有的—名状元。 李蟠出身于书香门第,诗礼世家。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问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很早就显露出过人天赋,旧志载:“李蟠幼年聪慧,读书可一目十行,写文章,洋洋数干言,一气呵成、不涂改一字。”28岁入泮为博士弟子;36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举;43岁(康熙三十六年)钦点状元,其殿试答卷《廷对制策》,与康熙皇帝的《策问》一问一答,遥为对应,满篇2000余字,文笔雄劲,气势磅礴,陈述治国要略,精深之至。其内容对军政、吏治、河防、靖务均有涉猎,且答对贴切,符合事理,条理清晰,切中时弊,不乏真知灼见,并有独到见解。康熙皇帝大为赏识,钦点李蟠为一甲一名(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人国史馆,篆修《大清—统志》,并为侍渎,有“天朝第一人物”之美誉。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命他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李蟠主持顺天考试时,正直不阿,坚持以才取人,不徇私情,做了一次名副其实的“伯乐”,挑选出了如鄂尔泰、史贻、杜讷等后来的清朝名臣,其中鄂尔泰还做了乾隆的总理大臣。但是,由于李蟠不循私贿,任才为贤,遭到一些落弟举子的中伤和嫉恨。又由于他清高亮节,不谙逢迎权贵,便有人蜚语中伤,散播谣言,说他在主考乡试中营私舞弊。此事传到康熙耳里,于是将他在乡试中点中的举人,内朝廷大臣主考,重新复试。复试结果,无一落榜,洗清污点。但孔尚任据闻写了《通天榜传奇》一剧,在京城宣播,—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李蟠终因与此事脱不了干系,被流放沈阳,3年后赐归故里,此后终生未再做官,大约在李蟠死后80多年,曾任江苏巡抚、后任两广和两江总督的蒋攸铦在为李蟠写的传中为李蟠澄史正名。 李蟠返乡后,终日吟诗作赋,自寻乐趣,直至善终。但是,空有一腔热血和宏伟抱负,枉费满腹经纶和绝世才华,只因一时不白之冤而断送太好前程,渐渐消匿于政治舞台,虽然冤情昭雪。却已清白受污。无从转折。无奈之下,只有在诗词歌赋中小做文章。表达自己壮志末酬的惆怅。这种思想时常表现在他所写诗文的字里行间中,如《户部山探梅》:“空山多伴已多年,独有寒梅伴我妍。疏影偏宜闲散地,幽香不到艳阳天。含苞带雨未相问,露蕊临风倍可怜。纸账夜深还入梦,罗浮只在一灯前。”又有《白燕十首》,有句为“历尽红尘惊独白,冰操不改玉为依”;“千里奇毛夹雪来, —双款语问梅开”;“只缘羞作雷同相,遂尔翻成雪下吟”。作者借喻梅花州白燕,抒发自己积蓄已久的哀怨之情。
李蟠的文章和墨迹非常出名,在当时倍受推祟,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偶然集》已经失传。其后人辑录的《殿撰公诗文稿》亦毁于劫火。现流传诗文百余篇,今人有《李蟠诗文集》印行。所书《东坡放鹤亭记》、《金刚经》,世人视为珍宝,惜已散失。遗墨《白燕十首》已镌成诗碑,嵌于徐州市彭园碑廊中。
寻找同宗同门宗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