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054|回复: 1

平江私塾的最后“香火”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0-5 21: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原新闻网 2005-01-14 10:45:47来源:太原日报
在中国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佛家有寺庙为基地;道家有道观为依存;而儒家则是以私塾和书院作为载体,一代一代传递下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私塾——这种古老的教育机构的解构

、消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伤感其所包含的文化经典——唯优雅如故,触动的是那潜藏于我们血液深处难以言表的那份眷恋在湖南平江,经过数十年的绵绵传承,传统的私塾在这里却以另一种方式顽强地延续着在那渐次消解的私塾背后,依旧留存着缕缕令人欣慰的遗韵和风雅——

湖南平江地处湘鄂赣交界处,古老的汨罗江穿境而过,风景秀美。在平江,私塾教育被称为“教老书”。

“教老书”的朱执中家,坐落在平江县西北约45公里的南江镇。房前坝子,房后青山,坝子里是稻田、鱼塘密布,青山上翠竹片片、松林环绕。

“教老书”的先生多为言行正统,德高望重,辈分较高的族中长者,今年80岁的老塾师朱执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朱老先生中等身材,背微驼,戴一顶普通单帽,披一件旧棉衣,清瘦的脸庞上有一双自信且敏锐的目光,鼻梁上端长有一颗红痣。老人家知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学过的古文至今都能通篇背诵。

“到今年,我的私塾断断续续办了50多年了,收的学生多的时候每年十来个,少的每年四五个。办学堂几十年,我的学生大概有数百人了吧。”朱老先生神情淡然地说。

老先生生活简单清贫,卧室内除一张双人床和一个用了几十年的破立柜之外,连一台黑白电视和收音机也没有,可谓家徒四壁。唯独的现代化是戴在手上的一块8元钱买来的电子表。

最后的“关门弟子”

朱老先生的私塾封馆后,现在身边惟一的“关门弟子”是欧阳满意。

满意说:“我们自己从家里带纸张来,在先生的指导下临摹字帖。”书法是私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脑海中经常会出现在私塾里“打板子、罚站”的场面。朱执中老人说:“从前,私塾对学生体罚,因为那时候社会上基本都认可那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他们体罚比较有效果。现在不一样了,要是体罚,家长和教育部门会管,重了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何况现在的学生年龄大,讲道理他们明白,不用体罚了。”

在平江,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学生都会给老师送一两斤猪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平江,师生之间形成了一道古朴独特的乡村风景。

私塾培养的“应酬先生”

“应酬先生”何英站在灵柩的后侧,手里拿着一个装着黑灰的小碗,一边念祭词,一边把黑灰撒向空中,这是一种驱鬼的仪式。

当地人讲,南江人对红白喜事很讲究。整个葬礼期间吊唁者川流不息,哀乐声、鞭炮声连成一片。这时,“应酬先生”是少不了的。何英就是这个葬礼的“应酬先生”,负责写悼文、对联。主持行礼、驱鬼等仪式。报酬大约是一两百元钱。

平江私塾主要成果就是培养了一批像何英这样的“应酬先生”。所谓“应酬先生”,就是在村里人办红白喜事或者祭祀时唱礼,主持仪式,撰写所有挽联、文账和讣告。

“应酬先生”是一个非常风雅、令人羡慕的职业。

对对子是私塾必修的课程。开笔作文,就是从对对子开始,一般要从一字、二字、三字对上去,一直对到七字。用鲁迅的话来说,叫做“对课”。

至于学应酬,即在村里人婚丧嫁娶和祭祀时的唱礼,主持仪式还包括办各种联、账、文告的书写张挂。分为祭祖礼仪、丧礼礼仪、

婚礼礼仪等等。

有的功夫深的先生还教祭神礼仪。学应酬关键是背熟各种仪式过程,懂得书格式。老师还时常带学生实习——参加各种礼仪活动。私塾学生年龄十三四岁的居多,个别大的20岁出头,绝大多数是初中没毕业或小学文化程度。

私塾的遗韵风雅

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数字时代,为什么在平江至今还存在私塾?为什么还会有人去读老书和教老书?

平江虽然地处较偏,却一直是一个文风很盛的地方,清末以来尤甚。湘军中著名的儒将、平江籍的李元度,在成名发迹之后,将精力全投到了家乡的文化教育上,不仅使得小小的平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转型中出了不少人才,而且蕴酿了此地浓烈的文化氛围。

走在平江的农村,无论到什么地方,什么人家,都能看到各种书法都相当漂亮的联与匾,即使在一个泥屋农舍,也能看到几幅挂在墙上、跟主人的身份很对景甚至嵌着主人名字的对联。比如这样一联,是贺人新婚的,男主人名俩铭,女主人名逑梅,联曰:“意绵绵,佳偶俩铭迨吉夜;情脉脉,好逑互投标梅时。”

在平江,各家各户稍微有点值得庆祝的事情,包括从一个一星期的短训班归来,都会有人给你送对子表示祝贺。老乡们说,每到过年,各种各样的对联多得数也数不清,不仅家里家外几道门上贴满了春联,就连牛棚、猪舍、谷仓也都落不下。如果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人缘又特好,那么各种喜联和挽联就只能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了。

现在的平江,每逢红白喜事,祭祀礼神,都要按古礼行事。平江农村这种古雅的风俗,就是私塾得以存在的土壤。反过来,如果没有私塾,平江这种古雅的风俗也难以为继。

现在的正规教育,只成就了一部分升入高考阶梯的农家子弟,大多数农民孩子达不到这个教育要求的基础知识和素质水准。

但是,恰恰就是他们中间比较差那一部分,在读了两三年甚至一年的私塾后,不仅可以对对子,还可以流畅地做作文了。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6-10-7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错了位就一事无成啊!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