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238|回复: 0

白柳山水毓汪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2

帖子

1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
发表于 2017-9-21 06: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有源,树有根。追本溯源,惜古谈今。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时间演绎了历史,历史存着记忆,所以说记忆是珍贵的,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枞阳白柳历史悠悠。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乃汪氏宗祠(敬睦堂)之故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寺壮祠观,晨钟募鼓呜,“仙人”曾过往,巨舸岸边迎。在记忆的长河里,有寺才有祠。柳子寺兴建於明朝,位于柳子山南麓,香火延绵于民国,传说可保万家之平安。胜地船形也!船头石壁山,船身柳子寺。船尾架船舵,汪祠亦后舱,胜迹感动了上苍。相传隋末唐初,新罗国王子金乔觉(九华佬爷)到此来游,第一脚落于白柳龙城山又曰“龙眠山”惊醒了渊下蛰龙。第二步落于浮山镇浮山,浮山动荡。第三步落于会宫七家岭而后返回九华山。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浮山也好,七家岭也罢,白柳又何差落呢?几干年的风情人间传说,摇曳着后人深邃的记忆和遐想。
枞阳白柳物产丰饶,山川秀丽。民谣所在:“白荡湖苍茫,古今鱼米香;屿滩鸿雁聚,百姓作粮仓”。放眼云;山花烂漫,巍峨耸峙。龙眠山白云间,刺破青天锷未残。柳子山草木繁,李绽桃红柿子黄。在这块富饶的热土上,汪氏先祖耕耘沃野银锄落,出入深山草木扛。或樵或耕、亦官亦商。均谨遵家训:“穷不失志,富不丢书”。以耕耘立命,以诗书传家。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教化者的刻意垂青,人才辈出,才德双馨。今天我们琢磨看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的灵魂,体味到希望者思想之母也!人以文名,地以人名。交相辉映,散发着多姿多彩的迷人魅力。
枞阳白柳镇柳子山乃一方古老神奇之地,是她孕育出汪氏宗祠,是她造化了群峦叠嶂,嶙峋栉比。朝霭随绵山起伏,宛如巨鳌吐气。山脉来龙由此可见:岱鳌山发脉、白马仙蹄接脉、经龙眠山、穿越虎形大地……延伸至柳子山。汪氏列祖列宗以大师之慧眼,将汪氏宗祠定位与此(柳子山西麓)。祠与清道光辛已(1824)年破土开工。工期历经两载,功德圆满。一座蔚为壮观、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的汪氏宗祠落成。联楹柱:“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匾满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之墟。旧时王榭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家姓,兴矣。笔者见证了风水内涵,:龙泉直下祠前过,湖毛方隔把流关。堪舆学文中有:“前有固定之水,家有不散之财”。建筑的概貌,体味了前人富贵的情怀和荣华的畅想。物换星移,古祠经历了清代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兴衰。在那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的时刻,多少爱国将士,身临其境,临危避难,均都安然无恙。如果说宗祠能扶危救困,那么汪氏宗祠(敬睦堂)的前身就是当代文物的遗产。
宗祠千姿百态,三山推倒,人民站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宗祠曾变成乡政府的办公场所。二十年来这里人才云集,物流八方。此时敬睦堂宗祠成了一方不可缺的天趣。异口同歌:装点老宗祠,今朝更好看。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触为一体,人人向往。岂料到:天落狂飙,草木皆兵破四旧宗祠毁于五十年代未。盛世建祠、尧天续谱。2012年汪氏宗亲拉开了重建宗祠的帷幕。是年夏,炎日瞳瞳,柳子山汪氏宗亲从四面八方来到老祠故地,参加宗祠重建仪式。此时此刻的联尚君不负全体族人重托,担当建祠重任。受海洋、汪英等宗亲率先捐款影响,众贤达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忙不亦乐乎!在领军人无私无畏孝为先的精神感召下,亦农、联昇(七桥)方胜(何庄)、付友、方胜(街道)方明、贻胜……众宗亲心心相印,群策群力投入建祠之中。历经五个多月日夜奋战,宗祠于该年腊月圆满竣工。后辈复兴前辈业,新祠胜过旧祠荣。吾以诗贺之:柳子山前敬睦堂,地灵人杰白湖汪。相承一脉平阳种,兄博芳名弟也香。
宁静的白柳山水给记忆者带来历史的遐想,旷美的大地令编撰者拓宽视野。郁郁的峦峰赋予人们志向恢宏。耐人寻味的记忆报到了已过的时空,前人的艰辛与荣耀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根脉。久久幢憬,就是眼前的欣欣向荣。美好的记忆来源于汪联尚先生的积累,令执笔者受益匪浅也!
记忆中的丝丝缕缕,唯见青山绿水依旧在,而那些散落在白柳民间歌谣、谚语,老祠的雕梁画栋、古训名画,古刹里的香炉生紫烟与祷告声都已灰飞烟灭。幸有清晰的记忆透露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今天整理先生的记忆,不仅是对历史的追踪与尊重,更重要的是敞开了历史的大门。这一帧帧记忆谨供人们观瞻,让人走进白柳,了解汪家,留存美好的记忆!
作者:汪国立先生系枞阳官桥人,《中华诗词范例宝典》特邀顾问、原中国产业日报记者、池州市诗联学会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