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714|回复: 0

“徽学”泰斗张脉贤先生为《徽菜与营养》作序

[复制链接]

351

主题

1287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放弃健康获取财富时,命可以换钱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0
QQ
发表于 2006-10-19 2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徽菜与营养》作序

    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以其“味正平和”、“药食并重”、“崇尚自然”三大特点,成为我国著名的、以绿色食品为主体的主要菜系,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徽菜的“三重”:重油以调味,重色以调胃口,重火功以调质的基本理念,成为餐饮业的共同关注。当我们完成了安徽省省政府主持出版的全国社科确定的重点项目“徽州文化大全”中的“徽菜”之后,同仁们深深感到人需要营养,就象人们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徽菜已形成体系,形成系列,尚缺徽菜的营养分析。正在此时,汪黎鸣先生经过八年的努力,不仅有了更完善的徽菜菜谱,还同时完成了徽菜的营养分析。近400页厚厚的一本书稿,送到了面前,我喜出望外。
    汪黎鸣先生是对徽菜作全面营养分析的第一人。他的努力,为徽菜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即人们已经从单纯的口味“好吃”向“营养”要求发展,为徽菜更好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切切实实地完成了一项现代餐饮业的基础工作。
    孙思邈引扁鹊语:“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身”。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饮食者,人之命脉”。《黄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指出“饮食得当,则可养人五脏;失节则可伤人五脏”。可见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而合理均衡的饮食调理,是养生、长寿的根本环节。所以才有“民以食为天”。大家都在吃,吃得如此认真、如此热烈、如此深情。但还有一些人强调的只是“好吃”。要“好吃”的办法很多,如可加味精,可多调几次油,可添点香料。大鱼大肉,海鲜、野味,异国异味也都好吃。殊不知在一次次单纯的“好吃”中,一个个病倒了!宣统皇帝自己写道:一家六口人,一个月要3960斤各种肉,鸡鸭388只。而据统计,明代皇帝十六个,平均寿命只有39.5岁;清代有86个公主,平均寿命只有32岁。只有忙于征战,忙于治国,又讲究清淡、讲究从俗的康熙、乾隆才高寿。他们的经验却是“节饮食,慎起居”,吃得科学,顺乎自然。医学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把吃的主要要求,要放在合理营养上。徽菜,产生在有八百多位医学家,七百多部医学专著的徽州;现在全国十本中医巨著中,也有三本是徽州人写的;明代组织的世界上第一次医学专家研讨会的,是徽州人御医徐春圃;而今全世界都在强调以提高免疫力为主要健体防病手段的理念,实质上是又回到了明代徽州名医汪机提出来的“固本培元”。而且,徽州是山区,又处于北纬30度,适宜万物生长。在这个人文地理的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徽菜,才具有前面写到的“三大特点”。而具有三大特点的徽菜,也是帮助人们达到应有寿命的一个条件。专家们几乎共同认定,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岁,那么人的寿命就应该是100-175岁。可是现在能达到这个寿命底线的人还太少太少,不能不说与过去人们吃不饱,眼下“不会吃”有一定关系。徽州人创造的徽菜,就是以会吃为前提的。比如他们历来喜欢吃草,吃树苗,因为它们不但好吃,有营养,而且还有很好的疗效;他们挖树根磨粉来吃,吃野果,因为它们有非常明显的健体强身作用。食以农业为本。这些,通过汪黎鸣先生的这本书,我们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我毋须作累赘的重述。这里只提示一下:如似乎被人们遗忘的黄精、苜蓿菜、野菊苗、鱼腥草、枸杞叶、马齿苋等的重新提出,并同时展示了他们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这是对徽菜的重要补充。而他为完成此书,亲自掌勺三年。他在挖掘徽菜上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包括复原了徽菜的高档菜如八补八珍汤、火腿扒鱼肚、荠菜干贝羹、百年好合等等,这既是他对徽菜的合理充实,也是一种新的奉献。
    我热烈祝贺《徽菜与营养》的出版。读了这本书,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徽菜;读了这本书,才能更懂得弘扬徽菜的必要;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推广徽菜是对人们的一个不小的贡献。因此,这本书是立志弘扬徽菜的人们必备的书,更是从事徽菜烹调人员与餐饮经营人员的必备,也是家庭饮食营养服务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仅识如此。

                                                         张脉贤

                                                    2006年10月于黄山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调节心态、保证睡眠、保护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