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067|回复: 1

望江仓储冷藏集散中心项目计划书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6-3-12 23: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江仓储冷藏集散中心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望江仓储冷藏集散中心
二、项目建设地址:望江工业园区
三、项目建设理由和配套条件:
  (一)建设理由
  近年来,由于流通领域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分割、统购统销的传统流通体制,使商品仓储等环节在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虽然促进了市场化,但也同时形成了仓储领域在低水平、小规模上激烈而无序的竞争。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已显示出仓储冷藏领域在应用技术以及产业结构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同时预示着仓储及冷藏产业基于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产业重组。就望江而言,有着丰富的渔、米及农副产品资源,由于没有良好的仓储保鲜,资源浪费特别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望江作为长三角经济带的一员,面对东部这庞大的市场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融合的交点,有条件在这片后花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仓储及冷藏企业已成为带动我县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
(二)配套条件
  地理位置:望江有渔米之乡著称,贮藏着丰富的农牧渔资源,南临长江黄金水道,北倚大别山南麓丘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近几年来已经有大量的客商投资望江,且这些企业也需要一定的专业仓储及冷藏空间,承建仓储与冷藏市场最理想的时机已经迫在眉睫。拟选址望江工业园区内,该区现属望江城市发展的重要拓展带。
交通条件:交通便捷,外部环境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 距安庆航空港、火车站仅六十公里,距全国最大的支农港华阳港仅十公里。公路运输濒临沪蓉高速,到上海市仅需八小时。规划中的贯通我国南北的东营至香港高速跨望江大桥而过,到时望江到香港也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
水电配套设施:工业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
  电力:电力供应有保证。
四、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仓储冷藏中心,将应用先进仓储技术、管理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仓储及农副产品保鲜服务,逐步形成面向近长江三角带的区域性仓储及冷藏中心。
根据仓储及冷藏中心的功能定位、地理位置和交通特性,总体上分为两大功能组,即仓储集散组和农副产品保鲜及食品冷藏组。特别是在农牧渔产品保鲜方面实行订单生产,将我县丰富的农牧渔业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
五、项目投资规模及效益
总投资1000万元。拟征地2万平方米,建设仓储仓库1万平方米,实现仓储2万吨,冷藏库5000立方米,实现冷藏3000吨,停车场5000平方米,可停靠车辆200台,以及商务信息服务中心等,解决就业岗位近千人。农牧渔产品实行订单生产,可带动望江及周边就业岗位近万人,将优质的农牧渔产品奉献给社会,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升值财富。该项目投资运行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两亿元,年利税近千万元。
首期投资300万元,主要用于仓储及冷藏设备、征地、厂房建设以及车辆等。带动望江及周边地区蔬菜、野藕、牛奶、银鱼、蟹类等农牧渔产品的反季节保鲜,提高和规范望江的冷藏水平。规范仓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将县内重点冷藏企业及食品保鲜企业吸收到集团化管理,启动我县冷藏食品专业批发市场。
二期投资300万元,主要用于仓储及物流中心的资源整合,农牧渔产品保鲜及深加工,以及需要冷藏的食品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仓储冷藏产业链的规模及社会效益。农牧渔产品实行订单生产,可带动望江及周边就业岗位近万人。
三期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真空预冷库、气调保鲜库和车载式冷藏箱,整合系统现有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运输资源,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

项目联系人:汪先生
    联系电话:0556-7175904
                           2006年2月26日
[s:1]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7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13 09: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通领域的本家不少的。。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