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380|回复: 0

西溪与郑村的风水传说

[复制链接]

44

主题

48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380
发表于 2006-11-24 15: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今之郑村由早年郑村、西溪两个自然村在建国初期合并而成,两村同位于丰乐河北岸,郑村在上,西溪在下,中间仅隔一小径。郑村姓郑,北宋天禧中期(1020年)有讳球者由歙北律村迁入。而西溪汪姓稍晚,是在至元廿八年(1291年)有讳人鉴(人称九七宣教先生)者由歙城古关迁入,并继娶了郑村十世祖郑安之女为妻。郑氏有许多之事必请“九七姑夫”至也,相互之间一直亲密无暇。历经三百余年后,衍至明末清初,西溪人丁特别兴旺,据族谱所载,汪氏里外祠男丁同一辈份者就有六百余人,致使郑氏大为骇然。旧时的地理先生最善于察言观色、钻空子,认为有机可,遂在郑氏族人中极力煽风点火说:“郑氏之宝地的龙脉(指赤坎山)被汪氏遮挡,必须造一楼阁,让郑氏族人站在村中,除能放眼赤坎山外,还能监视汪氏的一举一动,方能消灾,镇住汪氏。”
        重金酬谢地理先生后,郑村人便在村口建了一楼,命名“文昌阁”(师山书院对面东首)。凑巧的是,那一年适逢大旱,气候异常干燥,西溪接连发生好几起火灾,弄得乡民人心惶惶。这可又乐坏了地理先生,于是乎地理先生又削尖脑袋到西溪散布流言蜚语说:“郑氏造了文昌阁,汪氏就要火烧屋,长此以往那汪氏到底还要不要过日子呀?”在地理先生的挑拨下,汪氏族人觉得不无道理,就又不惜重金求赐消灾之法。地理先生故弄玄地说:“要想破法除非毁去文昌阁不可,但又不切合实际。只有在文昌阁附近挖一水塘,将文昌阁倒映在水中,这样人们走到塘边便能看见倒映入水中的文昌阁,心中不是认为文昌阁已倒而心安理得了吗?”汪氏族人听了点头称是,即刻破土动工在离文昌阁不远的东北角(汪氏地界)挖了一口长方形的水塘,名曰“新塘”,站在塘北向西南看,便能看到入水中的文昌阁。文昌阁和新塘相辅相成,今日看来倒成了一风景名胜。可惜的是如今也拆了,塘也填去了一半,昔日之风采今日全荡然。
        以上便是郑村的文昌阁和西溪之新塘的经历。值得借鉴的是,相信迷信,造了阁,挖了塘,不但无法消灾,反而劳命伤财,最终导致郑、汪两性淡薄了亲情,老死不相往来。几百年来直到解放并村后才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隔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