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6-4-23 16:56:19

碧血丹心映古祠 岳西『紅色古祠』探尋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
<HR SIZE=1>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font9>
<DIV align=center><!--function pub_date(yyyy-MM-dd HH:mm) parse begin-->2005-09-23 09:16 <!--function: pub_date(yyyy-MM-dd HH:mm) parse end0ms cost! -->  <!--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begin--><A href="http://www&#46;big5&#46;anhuinews&#46;com/system/2005/09/22/0_20050922&#46;shtml">中安網</A> <!--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end0ms cost! --> <FONT color=#cc3300> <!--function att_varchar_clob(author) parse begin--><!--function: att_varchar_clob(author) parse end0ms cost! --></FONT></DIV></TD></TR>
<TR>
<TD height=9></TD></TR>
<TR>
<TD>
<DIV class=font11 align=center color="navy"><!--function topic() parse begin--><!--function: topic() parse end0ms cost! --><BR></DIV></TD></TR>
<TR>
<TD class=font10><!--function content() parse begin-->
<P>  安徽日報9月23日訊 大別山腹地的岳西縣是著名革命老區縣、烈士縣,曾有近4萬英雄兒女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生命。安徽省首任省委書記王步文、紅28軍政委高敬亭、清水寨暴動的主要領導人王效亭、陳履謙、凌霄等都在岳西戰斗和生活過。在岳西縣山山水水間,現保存著家族宗祠50餘座。由於特殊的歷史和地理機緣,這些代表封建宗法文化的古建築,卻有許多在革命戰爭時期成為革命者活動聚會之所,成為紅色革命遺址。走進這些古祠,仿佛走進已遠去的烽火歲月,走進岳西的革命史。</P>
<P>  『紅色古祠』見證烽火歲月</P><!--advertisement code begin-->
<SCRIPT src="http://www&#46;big5&#46;anhuinews&#46;com/js/adv_6000000&#46;js"></SCRIPT>
<!--advertisement code end-->
<P>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岳西縣城北的汪氏宗祠,今年以來,已接待近千慕名前來的參觀者。</P>
<P>  汪氏宗祠位於岳西縣城北三公裡處,建於上世紀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大小廳房52間,磚木結構。該祠曾是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有著重要的革命紀念價值。上世紀30年代,岳西天堂地區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清水寨暴動,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潛山獨立師,後更名為紅軍中央獨立二師。這座宗祠由於地處要塞,保存完好,成了二師的司令部。清水寨暴動開闢的革命根據地,是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的潛山革命委員會,是大別山南北湧現出的17個最早的紅色政權之一。近年來,岳西縣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入資金對舊址進行了維修。並在舊址內部,恢復紅軍獨立二師司令部歷史場景,舉辦『獨立二師革命史跡展』和『王步文生平事跡展』。</P>
<P>  像汪氏宗祠這樣曾被用作革命指揮所的宗祠,在岳西還有好多處。</P>
<P>  青天鄉青天村境內的汪氏宗祠,建於清乾隆41(1776)年,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至今保存較完好。此祠是鄂豫皖邊區國共和談舊址。1937年,堅持鄂豫皖邊區游擊戰爭的高敬亭率領的紅28軍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與國民黨鄂豫皖『剿共』指揮部進行和談,7月22日至27日,雙方代表在此祠堂內經過艱難的談判,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議。這次談判,繼西安事變後,首開國共地方合作之先河,史稱『岳西談判』。此祠是岳西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在國家級森林公園妙道山腳下,有座建於1821年的蔣氏宗祠,建築面積1420平方米,氣勢宏偉。高敬亭也曾多次在此主持召開會議,將士們多次在此休整。</P>
<P>  中關鄉儲氏宗祠,1939年在此創辦『安徽省私立南岳中學』。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二野三縱在此基礎上創辦二野軍政大學皖西分校,培訓革命乾部。</P>
<P>  河圖鎮涼亭坳的汪胡氏宗祠,是中國工農紅軍第28軍重建會議舊址。1935年,重建紅28軍會議在此召開,從此,以高敬亭為首的紅28軍在岳西這片土地上展開了艱苦卓絕的3年游擊戰,為中國革命史寫下了光輝一頁。</P>
<P>  還有中關鄉兩處劉氏祠是中共潛北縣委、潛山縣委舊址,頭陀胡氏祠是頭陀暴動舊址,土門胡氏祠是中共皖鄂邊特委會議舊址,白帽南莊祝氏祠是中共皖西區委班乾部會議舊址……</P>
<P>  『紅色古祠』亟需保護</P>
<P>  岳西雖然有不少這樣的『紅色古祠』,但由於缺乏資金,不少都已經破落得十分厲害。前不久,一個專家組對岳西古祠進行了考查,他們認為,這些『紅色古祠』不但有著重要的革命教育意義,其中有相當多的都是研究明清時期古建築的實物標本和研究宗法文化的鮮活史料,是可貴的歷史遺存。岳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儲誠發介紹,據統計,岳西現存古祠50多處,但保存完整的卻只佔60%%,雖然在這些『紅色古祠』中,有十幾處被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對象,但由於地方財力、人力有限,不少古建築因無錢維修而倒塌、被人為拆除、以及古建築構件和附屬文物被盜賣的現象時有發生,亟需搶救和保護。(簫寒)</P><!--function: content() parse end0ms cost! --></TD></TR></TBODY></TABLE>

皖中汪 发表于 2006-4-23 21:06:42

这可是我们的家乡啊,看到家乡的消息,很亲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碧血丹心映古祠 岳西『紅色古祠』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