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于 发表于 2009-2-2 00:01:01

我是忠字辈,祖父从桐城迁到江西彭泽,父亲贤字辈,下面恕字辈,有机会会到桐城拜祖

汪稳安 发表于 2009-2-2 13:02:10

只是我岳西来榜汪氏(故潜山上青)乾隆年间迁陕西的多支,至今音信没有,又有谁知呢?
谱碟世系岳西爽公支系中,有我惟厚公世系资料,请宗亲看哦。

汪步君 发表于 2009-8-30 02:16:28

我也是商南的听我爷爷说是安徽歙县迁的,我爷爷的爷爷是先字辈    后边是光前玉厚坤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9-28 19:31:56

一、安庆地区

01、望出平阳,安庆汪氏望出平阳,渡江南迁会稽,元末居安庆,清初迁居陕南。

02、赣北源流,太湖余氏宋时居皖,乾隆初西迁豫西,陕南。

03、义门支裔,太湖陈氏乾隆间迁徙陕西紫阳,播迁安康牛蹄等地。

04、颖川世家,潜山汪氏乾隆咸丰年间,其族人先后两度迁居陕南镇安县。

05、琅玡脉裔,潜山王氏系出琅玡,源出山东;蔓延于皖,清初迁居陕南。

06、福六衍派潜山刘氏原籍江西,明初迁皖,乾隆间族人六支300人迁居陕南。

07、中原客家,怀宁丁氏康熙年间迁入陕南,族裔散居在安康、镇安、宁陕等地。

08、三义衍派,怀宁张氏祖籍鄱阳,元末迁居安庆,乾隆年间迁居陕南。

09、庐江世家,怀宁何氏明清安徽何氏迁陕多达313支次,怀宁一县占 198支次。

10、炎帝裔脉,怀宁查氏源出姜氏,始于山东,聚居安徽,乾隆年间迁居陕南。

11、安庆流移,怀宁李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平利。

12、江南稀姓,宿松祝方氏乾隆二十一年迁湖北郧西与陕西旬阳接壤之地。

13、义门支派,宿松陈氏源出九江,乾隆间迁居陕南,播迁关中。

14、江南流移,宿松傅氏乾隆四十八年迁居陕西商州之商南县。

15、江南流移,太湖朱氏乾隆中叶迁居陕南紫阳县和平乡。

16、江南望族,太湖张氏同治年间迁陕,定居陕西旬阳县北部山区龙家河。

17、安庆衍派,太湖詹氏乾隆二十四年迁居陕西平利县洛河镇铜钱河。

18、延陵衍派,岳西储氏源出延陵,南宋迁皖,析居鄂东,乾隆间迁陕南及四川等地。

19、鄱阳望族,桐城吕氏世居鄱阳,卜居皖桐,乾隆间迁居陕南。

20、长安衍派,桐城邱氏明洪武三年由安庆府桐城县迁入陕西商南县。

21、黎南世第,桐城璩氏世居鄱阳,洪武初迁皖桐,乾隆初迁居陕南。

22、江南流移,桐城雷氏乾隆十九年迁居陕西商州商南县,至今衍传十代。

23、江南巨族,贵池汪氏咸丰初年避乱迁居陕南。

二、徽州地区

24、新安世家,徽州詹氏随末卜隐徽州婺源,乾隆初迁居川东,复迁陕西紫阳。

25、清华望族,休宁胡氏望出安定郡,唐末徙居婺北,咸丰年间迁居陕南。

26、三槐衍派,休宁王氏同治七年流徙至陕西商州。

二、皖中地区

27、江南巨族,寿州钱氏江南巨族,乾隆年间迁居陕南,辛亥中钱氏三杰即出该族。

28、三槐世家,霍山王氏乾隆初迁鄂西,乾隆中迁居陕南。

29、金陵名门,庐江何氏唐初自金陵徙庐江,明初三支分迁川东、鄂西、陕南。

30、彭城衍派,金寨刘氏世居滁州,唐迁宣州,乾隆间迁居陕南及湖北陨西。

31、皖湘流移,六安汤氏洪武江南六安百户,崇祯时迁湘,清初迁居陕南。

32、黄泛流移,六安卢氏乾隆间迁居陕西镇安。

汪新哲 发表于 2010-2-2 10:45:18

寻祖

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地区有一支汪氏家族,其迁始祖汪洪于明朝永乐末年从徽州歙县避难于此.碑文记载:"贤散湖广书隐陕西洪散河南 碎釜各储悲泣分离志在旺存."说明汪贤逃到湖北,汪书逃到陕西,汪洪来到河南新野.因"碎釜各储",所以,这支汪氏家族称为"锅片汪".
  希望能联系逃到湖北,陕西的,汪贤汪书的本家后人. 64851139@QQ.COM

汪明才 发表于 2010-2-2 22:58:35

把堂号字辈及相关内容发到宗亲网上!

汪根林 发表于 2011-4-10 14:43:37

安徽安庆,枞阳项铺镇汪氏是白杨汪氏,都是第73世万六公的后裔。万六公生子二:富一、富二。太湖的继生公支、胜六公支是富一公的后裔,我们是富二公的后裔。我们的世系是:第73世万六公——次子富二——浩然——文二——通一(为一世)——受二——才三、才四、才五、才六、才七

wxg197501 发表于 2012-2-9 18:54:41

回 1楼(龙眠久子) 的帖子

我是安徽芜湖南陵人,孔字辈,从忠字辈由桐城迁过来的

wxg197501 发表于 2012-2-9 19:43:28

家谱上弟兄们名字都有,就我的名字没上,现在失去联系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桐城汪氏后人在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