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6-5-13 11:12:28

关于黃巾军乱年份和汪文和史料修改建议

      在第31世祖汪文和的史料中,关于黄巾军乱的年份很杂,各族版本有多种记录,我族两套不同时期(光绪、民国)的老谱也不一致,有汉献帝中平年间、汉献帝兴平年间、汉献帝初平年间三种。其中问题明显,使人生疑,肯定有错,应予统一!

       《辞海》详载:黃巾起义大规模暴发是中平元年,各地主力与汉政府军的激战共经历九个月,到全面败溃。之前发起及秘密发展过程有十余年,之后残余势力坚持斗争有二十多年。

      中平共6年,前5年是灵帝,后1年是献帝;初平共4年,是献帝;兴平仅2年,也是献帝。都明确是──献帝,但中平末年至兴平末年共7年时间。

      可以肯定,汪文和参战的不是大规模激战,而是后来的残余战。若是前者应为灵帝中平元年,是后者则可能是纵跨三个年号时段。作为史料具体年份不一致,现无法准确细分,建议改为──汉献帝初平至兴平年间(公元190──195年)。

      而29世祖汪广参战的正是黄巾军乱的大规模暴发性激战(公元184年) 。

皖中汪 发表于 2006-5-13 20:18:59

有道理。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5-13 23:29:43

请行家考证一下。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6-5-23 13:32:01

关于黄巾军乱及参战祖的再讨论

      又一个同样的问题,摆出来请大家思考,以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

      32世祖--汪轸,也面临黄巾军乱年份的更大疑问,一谱(光绪版)曰吴中平六年乙巳,一谱(民国版)曰汉中平六年己巳(与茂和谱相同)。

      前者肯定是错的。三国时期的吴国自公元221年算起,而黃巾军乱的残余斗争,最迟在210年之前就已结束。

      后者似乎也应该有问题。29世祖--汪广,在黄巾军大规模暴乱时期,参战于汉中平元年甲子(公元184年);31世祖--汪文和,在黃巾军乱的残余时期,参战于汉中平六年己巳(公元189年)及以后;32世祖--汪轸,又怎么可能参于汉中平六年己巳(公元189年)的战斗呢?

      不妨让我们作一个以最大限度地、集四代人于一时期的推算,假设每代人相距为20年,再假设29世以65岁高龄于184年参战,31世以30岁适龄于189年参战,32世怎么可能才10岁就能于189年参战,还获封将军呢?

      南方最末期的残余性黃巾军乱应该在204--209年之间,又假设32世也以25--30岁的较适年龄参战,倒也牵强,那应该是汉献帝建安九年甲申至十四年己丑年间。

      以上拙见,请各位宗亲讨论,更希望茂和前辈赐教!

                                                                           -----九华星云--92世--汪长富----2006年05月23日--九华山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5-23 15:32:28

1、吴没有“中平”。
2、黄巾起义前后共30年左右,29世广公参与此战争,其孙文和公则不可能在献帝时参与。
3、自29世至32世不可能都参与剿灭黄巾军的战争,我所见到的谱书只载32世为汉弥寇将军,
   没提到参与剿灭黄巾军的战争。
4、据我初步推测,文和公迁徽的时间应推迟。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6-5-23 17:57:55

      我族民国二十年续修的宗谱,这一节的记载与汪茂和本家公布的内容完全一致:

      三十二世,轸公字公车,行一,汉中平六年己巳,破黃巾军贼于故鄣,为弭寇将军,故鄣县令,妣历阳李氏期公女,生子四--彻、远、徐、万春。公歿葬新都郡前都督山,其碑铭曰:帝喾之胤,姬旦之苗;股肱周室,羽翼鲁朝;源长派远,金声玉条;文波浩瀚,笔海迢遥;烹鲜驯雉,制锦沉巫;既宰他邑,亦赞松榆;燕辞城郭,雁至衔庐;屡华廷槿,匝固荒芜;十年迅速,七尺斯须;茔来元武,兆示青乌;宗支不昧,万载无渝。

      这里看似详实,但深入分析就发现问题严重。其一,祖裔四代参于六年(184-189)内的同一场战争,是绝不可能的!即使参于三十年(175-204)内的同一场战争,也很牵强。其二,故鄣这个古地名,在辞海中怎么都找不到一点影子,而其他县府所在古地名几乎都有。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3 21:01:34

新华词典上关于黄巾起义的记载是这样的: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张角创立太平道,组织民众,进行活动.公元184年发动起义,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余部仍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领袖张角在起义过程中病逝.大规模起义只进行几个月而已.

东汉末期的纪元表:灵帝      建宁168---172
                                                   熹平172---178
                                                   光和178---184
                                                   中平184---190
                                 献帝   初平190---194
                                                   兴平194---196
                                                   建安196---220
                                                   延康220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6-10-30 20:50:01

此主题,期盼茂和、大风、聚贵、振亮等诸位本家评阅和指教!

汪先进 发表于 2006-11-7 23:08:32

确实值得考证,按我谱说:

廿九广公 为中郎将 破黄巾贼 功业高尚
。。。。。。。。。。。。。。。。。
卅二轸公 弭寇将军 辅相东吴 奋扬威声
新开吴氏 扫荡黄巾 内助李氏 四子超庭


三代讨黄巾,如是卅二轸公15岁能征战,那也至少讨伐了35年吧???

wangyan 发表于 2006-12-2 18:42:24

我谱载:
二九世广公字元洪,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破黄巾有功,为中郎将。娶贺氏,生子一 平
三十世平公(下略)
三一世文和公字君睦,为人多智略,膂力绝人。汉献帝初平三年为护武军司马,大破黄巾军,后为龙骧将军。
               建安二年,中原大乱,乃渡江,孙策表为会稽令,封淮安侯。(下略)
三二世轸公   字公车,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壬辰破黄巾于故鄣,为弭寇将军,鄣县令。(下略)
我看法:广公破黄巾时间正确(184),文和公破黄巾时间为192年,轸公破黄巾时间为212年。这样三代人破黄巾时间就不矛盾。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黃巾军乱年份和汪文和史料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