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nywjg 发表于 2006-5-24 17:25:30

春秋时鲁国的两个“平阳邑”

一、平阳邑(即南平阳)。    春秋邾地,后为鲁邑。战国入齐为南阳邑。秦置平阳县。属薛郡。治春秋鲁平阳邑。遗址即今邹县城关镇邹县城(现今邹城市)。汉改平阳县为南平阳县。刘宋改南平阳复为平阳县。属高平郡。仍治平阳邑。后魏平阳县治所西迁。遗址在今邹县城关镇西13公里,泗河与白马河之间平阳寺镇。

二、平阳邑(即东平阳)。    春秋鲁邑。《春秋•宣公八年》:“城平阳”即此邑。汉置东平阳县。遗址即今新泰市市中办事处新泰城。

这里的“城平阳”,一直就是鲁国的领地,而南平阳先属“邾国”,后为鲁邑。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5-24 21:14:14

请考证一下,到底哪个平阳为汪姓郡望。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4 21:32:49

平阳郡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六桂郡: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闽县,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代景云年间改武荣州置县。



我觉得上述的平阳郡址不大可靠,新安郡和六桂郡倒是没有问题的!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4 21:47:25

中华本《宋书•州郡志》校点献疑

1121页:“南义阳太守,……平阳本为郡,江左侨立。魏世分河东为平阳郡,晋末省为县。”1160页校勘记“魏世分河东为平阳郡晋末省为县”条:“洪亮吉《东晋疆域志》云:‘平阳本平春,晋太元中,避郑太后讳乃改,与河东郡之平阳迥别,沈志合以为一,非是。’”
  按:平阳郡,《晋志》司州领郡,治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东晋侨立,后省为县,隶此。据本志荆州刺史南义阳太守条,平阳郡侨地当在南义阳郡内,今湖南安乡县西南一带。又据本志荆州刺史南河东太守条,颇疑平阳侨郡领有永安、临汾等县,及平阳侨郡省为县,永安、临汾二县遂度属河东郡。又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四荆州南义阳郡平阳县条:“汉县名。《史记正义》:故城即晋州城西面,今平阳故城东面也。沈志:平阳本为郡,江左侨立。魏世分河东为平阳郡,晋末省为县。”据此,本志不误,所谓“晋末省为县”者,指“江左侨立”之平阳郡,而标点应作“魏世分河东为平阳郡。晋末省为县。

hnnywjg 发表于 2006-5-24 22:16:22



去年以来对这讨论的很多了,资料都在论坛里。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4 22:38:13

大概我们都是新进的本家,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宗亲网的内容哦,不好意思,哈哈哈.

江右书生 发表于 2006-5-25 13:35:50

是啊   这以前讨论过了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5-25 21:04:50

没关系。

汪氏家族人 发表于 2006-6-29 15:49:01

我们都是新进的本家,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宗亲网的内容哦,不好意思

亮翁 发表于 2006-6-29 16:38:03

没关系,先到的给后来的当"导游".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春秋时鲁国的两个“平阳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