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02:35
钱江源头的文化瑰宝——霞山汪氏宗祠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413&keyword=%BB%B1%C0%EF%CC%C3
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04:26
<p align=\"center\"><b><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2px; LINE-HEIGHT: 35px; FONT-FAMILY: 宋体\">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span></b><br /><br /><a href=\"http://www.zjol.com.cn/\" target=\"_blank\"><font face=\"Tahoma, Arial\">www.zjol.com.cn</font></a> <!--function pub_date(yyyy年MM月dd日) parse begin-->2007年08月21日 <!--function: pub_date(yyyy年MM月dd日) parse end0ms cost! --> <font color=\"#333333\">浙江在线新闻网站</font></p><!--function content() parse begin--><p><strong>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r />年 代:清、民国 <br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strong>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zjol.com.cn/pic/0/01/39/27/1392747_906090.jpg\" /></p><p> 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戏台、厢房,总面积842.12平方米。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 <br /> 启瑞堂,民居建筑。坐南朝北,主轴线上为正厅、后厅、花园水榭、花厅。轴线东侧有别院、落轿厅、书斋等建筑。总面积3339平方米。整体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木雕装饰题材类型丰富,工艺精湛,题材品种多样,是我省一处特性较强的住宅建筑。 <br /><br /><br /><br /></p><!--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function: content() parse end16ms cost! --><p><b>来源:</b> <!--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begin-->浙江文物网 <!--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end0ms cost! --> <b>作者:</b> <!--function att_varchar_clob(author) parse begin--><!--function: att_varchar_clob(author) parse end0ms cost! --> <b>编辑:</b> <!--function init_editor() parse begin-->童丽莉 <!--function: init_editor() parse end0ms cost! --></p>
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05:54
主题:[风光拍摄]古镇霞山 .[批注]
作者:毛毛虫 时间:2007-06-08 15:10:57
收藏 精华 删除 修改 批注 删除投票 偶尔的机会看到有霞山这么一个地方,似乎很少人去,就想去看看。
鹅卵石堆砌的千年古村--霞山
霞山乡是钱江源头第一乡,古称九都。祖先由歙尾之道经丹山迁入,已有1300余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曾是浙西开化县至安徽黄山、江西婺源.淳安的古道驿站, 三省交界,文化飞驰! 境内有一条十华里的唐代古栈道,连串361幢明清古民居,古街300余米,古埠头2座。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砖雕、木雕形象栩栩如生,花格窗棂玲珑剔透,令人叹绝。而且该地人口众多,经过多年的变迁,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古街老巷阡陌纵横的大村落,外人进村东转西踅,如入迷宫,不易走出. 域内有霞山、霞田、石柱、石川四大景点,自然景观20余处。从石撞岭起,步入青云庙、越过213级台阶,踏步便可看到 汪氏宗祠、爱敬堂、古钟楼。郑松如故居,将军宅,中将宅等重点保护文物。霞山乡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区。
霞山古建筑群以“木雕”、“砖雕”和“石雕”最具特色。霞山自古盛产木材,木雕工艺自然在三雕中最有名。吴越文化与古徽州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大到屋柱梁架,小到掌拱铆钉,其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民居木雕大多取自“三国”中的故事,如“关公救皇嫂”、“草船借箭”、“击鼓骂曹”等,雕刻精细,形象逼真。(霞山的郑氏祖先是三国水军孙权的衢州太守郑平所故!)霞山木雕大都用在梁柱、匾联、回廊、戏台、门窗等建筑上。
霞山砖雕、石雕以其材资牢固,保存长久著称。看似一个普通、简单的雕刻,往往蕴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先人的生活信息。霞山石雕包括从唐朝至民国各个时期的作品。据《开化县志》记载:“城北四十五里崇化乡九都(今霞山)包山北麓古为采石场,民以采石为生,多出能工巧匠……”
霞山三雕从雕刻工艺和艺术品位上说已趋向成熟,特别是木雕,其历史之悠久、手法之纯熟、工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汇聚了中国古建筑雕刻的精华。
霞山是个原汁原味、没有被隔离保护也没有被重新修的古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文化飞驰,受益于衢州南孔和当年朱熹和吕祖迁在包山书院的霞山分社的驯化!交通便利,205国道村边绕过,区位优势, 它西北与风光秀丽的黄山接壤,东北与碧波荡漾的千岛湖相邻,西南往道教圣地三青山,距离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12公里。
该村与其他古民居不同的是,因地处钱江源头,几乎所有的房子都用鹅卵石堆砌而成,非常别致精巧!
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07:03
走进源头古民居
上一篇 / 下一篇2006-10-22 08:53:00
查看( 96 ) / 评论( 2 ) / 评分( 0 / 0 )
到马金办事,一切妥帖后,带队的叶师傅提议去霞山古居民走走,同行的林阿姨和詹师傅笑着点头,我也终于千年等一回!
早就听说霞山古民居是个迷宫样的古建筑群,置身期间有种穿越时空般的淡泊,固心向往之,今日有幸得访自是满心欢喜。
这座古民居距今1300余年历史,古称九都,拥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361幢,古街300余米,古埠头2座,曾是浙西开化县至安徽黄山、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的古道驿站。一路上,叶师傅勤快地解说着,为初来乍到的我们当起了导游。叶师傅曾在此工作十余载,自是对这里的概况了如指掌。
霞山古民居,一座原汁原味的徽派古建筑群,无论是建筑最早的爱敬堂,建筑面积最大的1000平方的汪氏宗祠,还是仍住有居民的普通老宅,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墙体均由卵石、青砖垒砌,木雕、砖雕和石雕是其间的三大特写,以木雕为最。霞山自古盛产木材。这些雕刻,大到屋柱梁架,小到掌拱铆钉,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人物、山水均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梁柱、匾联、回廊、戏台、门窗等建筑上的大雕故事大多取自“三国”,关公救皇嫂、草船借箭、击鼓骂曹、火烧赤壁等。一幅雕刻一段历史故事,这些绝美的雕刻即见证了老宅的历史,也见证了曾经主人家族曾经的辉煌,在领略先人文化精髓的同时,一种故事里面观故事的深邃与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访老宅,穿古巷,叶师傅又将众人引至村前的钟楼。钟楼是这群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四方型三层木结构,面积108平方米。叶师傅说,登钟楼最高层眺望是一件十分宁静致远的事情,果然,登高望远,那成片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在眼前铺开去,卵石满卧的马金溪在脚下如歌潺湲,河对岸满目苍翠的当年朱熹讲学的包山书院与之俩俩相望……
走进霞山古民居,不容错过的还有老街。300余米的老街,当年的古驿道,如今深巷两旁的店铺依然林立。整齐的店铺木榫式结构,高二、三层,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店前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特色。店铺墙体上当年粉刷的石灰已显斑驳,但毛笔书写的店名却依稀可辨,街头古埠头的铁钩、铁链、巨石,也依然见证着此地曾经商贸业的繁荣昌盛。
钱江源头,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古建筑群,穿梭于盘根错节又绵绵贯通的幽长古巷,东转西踅的不分彼此,她的古老、精细、内涵,使人留恋,令人遐思。游历于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宅大院的庄严,感受到深长古巷的幽深,感受到当年这片土地的繁盛,但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属于那个时代的青石板的温馨,再也听不到足叩其间的清脆回响,因为属于历史的当年的青石板路已不见丁点了。
叩访接近尾声了,一直阴郁的天也初霁了,朗朗的阳光将整个村落照亮,连墙角青砖上那星星点点的碧绿的苔藓也未曾遗忘。阳光下,这位矗立千年的老者更显矍铄,一如小巷里、弄堂口享受阳光的老人,只是缺失了青石板巷的她颇失几许古雅的韵致,这不仅是游客的遗憾,更是这位千年老者的悲哀。
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09:02
霞山古民居似乎可以看看
霞山古村落位于开化县城以北,包括霞田村一部分及霞山村全部,居民以郑、汪两大姓氏为主。据《郑氏宗谱》载,元丰癸亥(1083)年,郑律公始迁居丹山对岸,因见霞蒸丹山、紫气氤氲,故名霞山,迄今有951年的历史;另据《汪氏会修宗谱》载,唐越国公汪华后裔六一公汪菘捕猎经此,因霞峰脚下多肥田,故定居于此,取名霞田,至今已逾千年。
霞山自古就是浙西通往安徽、淳安的咽喉,境内从石撞岭至祝家渡有十华里唐宋古驿道。南宋后成为木材集散地和远近闻名的大埠头,日渐繁华,形成一个以古商埠、古驿道为依托,向四周扇形发射的大村落。清同治年间,霞山古村落基本定形。
霞山古建筑沿马金溪而筑,一条长约 100多米的老街沿溪穿插而过,以老街为界,一边是马金溪,一边是古建筑。街面商店林立,原为青石板路面,80年代浇筑水泥路面。老街两边有40余幢店铺,店面商号清晰可辨,有“花酒发兑”、“酒坊茶馆”、“南北布匹”、“南货贡面”和“南北杂货”等商铺店号字迹。店铺多为二层砖木建筑,一般每户三间门面,店面、作坊、住宅合一。
霞山共有明清、民国建筑 361幢,总面积29342.96平方米,基本集中在霞山村、霞田村和石柱村,其中,霞山村有古建筑212幢,其中保存完整的有108幢;霞田村有古建筑32幢。霞山古民居外观造型优美,多为三合院、四合院,两进二层的砖木结构,布局对称,进深较大,院落较小,门建筑门楼上都有精美的砖雕,有的辅以壁画,内容有花鸟、人物、鱼草等。门框多用青砖或青石条砌成,朴拙古雅。房子正面很少开窗口,屋内梁架、牛腿等木构件雕工精细,形象生动。
主要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敬堂、永锡堂、钟楼、霞山烈士墓四处。霞山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绮丽,周边风景名胜有双柱擎天、千人朝拜等。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多达百余棵。
宋代朱熹、吕祖谦,明代商辂、方豪,清代戴敦元,民国余绍宋、于右任、马一浮等都留下了墨宝。
传统风俗有板龙灯、香草龙、高跷竹马、跳竹马等。传统工艺有贡面(索面、挂面)制作、竹编等。霞山除盛产木材外,主要的土特产有香菇、木耳、龙顶茶,当地的豆腐干、蕃薯干也驰名省内外。
鹅卵石堆砌的千年古村--霞山
霞山乡是钱江源头第一乡,古称九都。祖先由歙尾之道经丹山迁入,已有1300余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曾是浙西开化县至安徽黄山、江西婺源.淳安的古道驿站, 三省交界,文化飞驰! 境内有一条十华里的唐代古栈道,连串361幢明清古民居,古街300余米,古埠头2座。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砖雕、木雕形象栩栩如生,花格窗棂玲珑剔透,令人叹绝。而且该地人口众多,经过多年的变迁,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古街老巷阡陌纵横的大村落,外人进村东转西踅,如入迷宫,不易走出. 域内有霞山、霞田、石柱、石川四大景点,自然景观20余处。从石撞岭起,步入青云庙、越过213级台阶,踏步便可看到 汪氏宗祠、爱敬堂、古钟楼。郑松如故居,将军宅,中将宅等重点保护文物。霞山乡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区。
霞山古建筑群以“木雕”、“砖雕”和“石雕”最具特色。霞山自古盛产木材,木雕工艺自然在三雕中最有名。吴越文化与古徽州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大到屋柱梁架,小到掌拱铆钉,其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民居木雕大多取自“三国”中的故事,如“关公救皇嫂”、“草船借箭”、“击鼓骂曹”等,雕刻精细,形象逼真。(霞山的郑氏祖先是三国水军孙权的衢州太守郑平所故!)霞山木雕大都用在梁柱、匾联、回廊、戏台、门窗等建筑上。
霞山砖雕、石雕以其材资牢固,保存长久著称。看似一个普通、简单的雕刻,往往蕴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先人的生活信息。霞山石雕包括从唐朝至民国各个时期的作品。据《开化县志》记载:“城北四十五里崇化乡九都(今霞山)包山北麓古为采石场,民以采石为生,多出能工巧匠……”
霞山三雕从雕刻工艺和艺术品位上说已趋向成熟,特别是木雕,其历史之悠久、手法之纯熟、工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汇聚了中国古建筑雕刻的精华。
霞山是个原汁原味、没有被隔离保护也没有被重新修的古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文化飞驰,受益于衢州南孔和当年朱熹和吕祖迁在包山书院的霞山分社的驯化!交通便利,205国道村边绕过,区位优势, 它西北与风光秀丽的黄山接壤,东北与碧波荡漾的千岛湖相邻,西南往道教圣地三青山,距离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12公里。
该村与其他古民居不同的是,因地处钱江源头,几乎所有的房子都用鹅卵石堆砌而成,非常别致精巧!
大风
发表于 2007-10-20 03:11:15
浙江图书馆家谱数据库-汪氏家谱(回复)
【题名】霞山汪氏會修宗譜:二十卷,首一卷
【谱籍】淳安
【责任者】汪海薈主修,汪王臣等編纂
【版本】1940年槐里堂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淳安縣中洲鎮霞山頭村汪陳貴
【详细内容】
序号:1634
[淳安]霞山汪氏會修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汪海薈主修,汪王臣等編纂.—1940年槐里堂木活字本.—20册.—書名據書名頁題.—5修本
始遷祖:六三,字季卿,明洪武六年(1373)自遂安縣(今屬淳安縣)大川村遷居本邑山亭村(今中洲鎮霞山頭村)。本譜始修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世系修錄至第二十世,排行字爲奇。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世起:良孟世有起吉肇宗海陳奇。卷首:藏譜小引、號目;卷一:八景詩、祠規、堂訓、祭儀;卷二~十五:世系考圖;卷十六:墓圖;卷十七:壽序、贈序、行實、傳文;卷十八:傳文;卷十九:墓志銘、記文、譜跋。
收藏单位:淳安縣中洲鎮霞山頭村汪陳貴
rggwrj
发表于 2007-10-23 10:26:14
我是江苏如皋的,真想去那里看看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7-10-24 09:15:07
槐里堂有哪些典故,为何成就?有哪些名人?
汪兴吾
发表于 2007-10-24 16:58:55
有幸见识了。
汪孝先
发表于 2007-10-24 18:25:33
大饱眼福,感谢光文本家!